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流华录 > 第七十九章 大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鼎站在自己的帐中,静静地凝视着桌上的地图,心中早已做出了决定。孙原意图在冀州扎根,建立起强有力的新军,这份责任不仅仅是兵员的补充,更需要一批能够披坚执锐、所向披靡的将领来指挥。张鼎深知,只有这些将领才能在乱世中为孙原赢得先机,稳固冀州的大业。思虑间,他的目光微微闪烁,最终锁定了那三员猛将,心中的计划已然成型。

然而,眼下并非时机。他必须悄然离开,带着手下精锐悄无声息地返回邺城,为孙原推荐这三位猛将,同时,务必保持自己在虎贲军中的假象。张鼎深知,一旦行踪暴露,便会引起不必要的怀疑,甚至影响整个计划的顺利进行。

天色尚未完全亮起,清晨的薄雾已笼罩大地。营地依旧寂静,偶尔传来几声低沉的鼾声。张鼎在帐内静默片刻,听着外面的晨风轻拂,深吸一口气,决定动身。帐外,二十名虎贲精锐已经整齐列队,静候命令。队伍的装备一丝不苟,盔甲铮亮,马匹蹲伏在一旁,准备随时出发。张鼎的目光扫过这些忠诚的战士,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从桌旁站起,披上厚重的战甲,手指在甲胄上轻轻划过,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重量。此时的他,浑身散发着冷静与决然。轻轻推开帐门,张鼎走出了营地,脚步轻盈而坚定。营地里依然是一片寂静,几名士兵站在巡逻哨岗上,眼皮微抬,看见张鼎时,依旧以往的礼貌性点头,未曾有任何惊疑。张鼎不紧不慢地向自己的马匹走去,心中却已早作打算。

马匹在一旁安静地低头啃食草料,见主人靠近,立刻站起。张鼎一跃而上,整个人与战马融为一体,仿佛早已习惯这般默契。队伍紧随其后,二十名虎贲精锐也纷纷骑上战马,迅速汇聚成一行列队,沉默而有序。张鼎不做多言,轻轻拍了拍战马,带着队伍绕过营地的外围,开始了悄无声息的行程。

一路上,张鼎的目光始终保持警觉,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走得越远,营地的喧嚣渐行渐远,四周只剩下沉默的自然景象和偶尔的风声。队伍没有人言语,彼此间的配合如同一台运转自如的机器。张鼎目光所及之处,一切依旧保持正常——营地的哨兵依旧在各自岗位上巡逻,帐篷的火堆也没有熄灭。假象,依然没有被打破。

渐渐地,营地的轮廓在薄雾中消失,张鼎带领队伍向着冀州的方向进发。行进的速度不快,也不急躁,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抵达邺城后,张鼎并未在城门外停留片刻,而是直接带领队伍疾步前往孙原的府邸。他心急如焚,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个关乎冀州命运的大计快速交付给孙原。行至府门前,他停下脚步,整理了下衣袍,略微深吸了一口气,方才推开了那扇庄重的木门。

门“吱呀”一声轻响,张鼎轻轻步入府中,步伐稳重却并不拖沓。他的目光很快锁定了坐在案前的孙原。此刻的孙原,紫衣高冠,端坐于书案之前,神色沉稳而略带疲惫,双手支撑着下巴,目光紧盯着案上摊开的文书,仿佛陷入了深思。那细微的眉头间不时浮现一丝忧虑,显然,他正在为军中的事务而烦忧。

张鼎站在门口片刻,见孙原未曾察觉到自己,轻轻将门合上,脚步无声地走近。他眼中闪过一抹关切之色,低声道:“使君。”

孙原的眉头微微舒展,眼神未曾抬起,但已然认出了声音,嘴角扬起一丝淡淡的微笑。“伯盛,辛苦了。”

张鼎略微欠身,随即直视孙原,语气中充满了深意。“使君,事急从权,冀州已非昔日,建军之事,刻不容缓。”

孙原终于放下手中的文书,缓缓抬头,目光如剑般锐利,注视着张鼎。“你可有计策?”他问道,声音清冷而沉稳,仿佛早已预见到张鼎来访的目的。

张鼎深吸一口气,轻轻一挥手,示意身后的精锐们稍作休息。他迈步走向书案,恭敬地站定,稍作停顿后,沉声道:“使君,若欲建新军,兵员之事固然重要,但更关键者,是能带领兵士披坚执锐、所向披靡的将领。冀州地多豪杰,而今我已物色出三员猛将,皆可担重任。”

孙原微微皱眉,似在思索张鼎所言,眼中隐约透出一丝兴趣。“谁人可担此大任?”他目光清澈,神情中带着一丝期待,却也有几分怀疑。

张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手指点了点案上的一封奏折,沉声道:“使君,若欲建立一支强军,光靠兵员的数量是不足够的。必须挑选出那些可以带领兵士冲锋陷阵,统领百军千军的将领,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而这三员猛将,颜良、文丑、张合,皆是冀州中出类拔萃之人,且忠勇之心,岂是泛泛之辈。”

孙原听到这三人的名字,微微一愣,眉头又不自觉地皱了起来,似乎在深思他们的优劣。他没有立即作出反应,而是用手指轻轻敲击案面,沉默片刻后,才抬头看向张鼎:“这三人,能担此重任,是否能适应新军的调教?”

张鼎面色坚定,略微一笑:“使君,颜良乃勇猛之将,性格刚烈,若能驾驭其勇,必能破敌千里;文丑性情稳重,指挥若定,适合担当大军之幕僚;张合则智谋超群,适合统兵指挥,调兵遣将,能以智克敌。三人各有所长,互为补充,正是组建新军的最佳人选。”

孙原凝视张鼎,眼神渐渐变得柔和,他略微后靠,靠在凭几上,显得有些病态:“好,晚些时候我让正南先生(审配)安排。”

他对张鼎的信任自然不必多说,张鼎放下军务连夜过来,恐怕也知道了董卓的事情。

张鼎坚定地点了点头,抬手轻轻拂过大袍,沉声道:“使君,若此三人能得你的信任,冀州新军定能日渐强盛,所向披靡。”

孙原若有所思,目光在张鼎身上扫过,似乎是在衡量他的忠诚与智慧。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伯盛,你的眼光我信得过。这三人,你立刻去召集,命令他们即刻随我准备新军。”

张鼎心中一喜,忙行礼道:“是,谨遵使君之命。”

三人步履整齐,铠甲沉重,沉稳的步伐回响在空旷的营地上,如同沉闷的雷霆在远方低吟。颜良、文丑、张合并肩而行,各自身形各异,却都显露出一种异于常人的气度,仿佛三种不同的风暴汇聚一处,令人心生敬畏。

颜良身形高大,筋骨如铁,肌肉线条刚劲有力,仿佛一块尚未雕琢的磐石。他的面庞如刀刻般冷峻,五官分明,犹如刀锋划过千年沉积的岩石,凌厉中带着几分肃杀之气。那双深邃的眼睛,如同山间深潭,波澜不惊,却又深藏无尽的风暴与力量。眉如远山,目光却能穿透万里尘霾,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站在那里,他气场冷冽,犹如战场上的刀枪锋芒,无声地宣告着自己的主权——那是来自岁月与血战的威压,是不容亵渎的存在。无论谁与他对视,都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一种来自深渊的威胁,仿佛一切的风云变化,都将在他的目光之下得以决定。

文丑则与颜良截然不同。他身材魁梧,肌肤黝黑,犹如古老的铜器,沉稳而坚硬。他的五官粗犷,鼻梁高挺,唇角常带着一丝冷冽的微笑,似乎对世事的纷争早已不以为意。那双眼睛深邃如夜,眼神中透着一股沉稳的气度,仿佛天地间的一切波动都无法撼动他的心神。无论战场如何翻涌,他都能如泰山般稳立,毫不动摇。尽管体格庞大,步伐却依然稳健有力,每一步踏出,地面似乎都会随着震动,给人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感。他的身躯犹如大山,固若磐石,沉默中暗藏着不可撼动的坚定。

张合则在两人之间,身形中等,却难掩其卓然独立的气质。那张面容清秀,眼眸澄澈如水,眉宇间隐隐透出几分书卷气,仿佛是久负盛名的文士。然而,细看之下,又不难发现其中暗藏的英武之气。眉如刀刻,唇线分明,清冷中透着几分锋锐,仿佛一柄锋利的剑,随时准备出鞘。那双眼睛,清明而深邃,似是能洞察万象,波澜不惊的目光中藏着智慧的光芒。与颜良的雄浑与文丑的稳重不同,张合身上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深沉与睿智,仿佛整个世界的变幻,都在他的一念之间。他的气质从不张扬,却总能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折服。步伐轻盈而坚定,每一步都像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云,暗藏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三人站定,齐齐行礼,铠甲微微碰撞,发出轻微的响声,却在这一刻凝成了沉默的力量。阳光下,他们的身影挺拔如松,目光坚定,仿佛无论何种风雨,亦能泰然自若。颜良如剑,文丑如山,张合如水,三者并立,各自散发着无法忽视的气势。

“使君。”三人异口同声,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与大地共鸣,回荡在四野之间。

孙原凝视着他们,目光如剑,透过三人的外表,似乎在探寻着他们心中的志向与决心。片刻后,他缓缓开口,语气沉稳且有力:“今命尔等为‘假司马’,统兵千人,随我组建新军,随时准备迎战黄巾贼。尔等当心存国士之志,勇敢果敢,忠心耿耿,方能担此重任。”

颜良的眼神愈加深沉,那种威严的气势更加明显,仿佛连空气也被他压缩得有些沉重。他沉声应道:“使君放心,颜良必当捧心事国,誓死扞卫冀州疆土。”他的声音平静,却如同高山般稳固,不容置疑。

文丑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一种沉稳与自信:“文丑虽年长,但心如铁石,愿随使君征战四方,力保家国。”他那沉稳的语气,仿佛整个世界的动荡都无法撼动他的决心,他是那座历经风雨的山岳,始终屹立不倒。

张合微微拱手,清冷的声音透着无比坚定:“使君命,我必竭尽全力,策马前行,无悔所托。”他的话语简洁,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仿佛他已经洞悉未来的风云,无论前方如何,心中早有决断。

孙原看着三人,沉默片刻,似有所感。他知道,三位将领从军不过三月,便一跃从屯长、假军候晋升为假司马,事迹非凡,早已超出常人想象。

张鼎摆了摆手,三人躬身告退。厅堂之中,便仅剩两人。

孙原望着张鼎,眼前的少年多日不见,胡须也多了些,面目更加冷峻,显然是经历了不少战场风霜。

“有话就直说。”孙原笑了笑,指了指旁边的坐席,“跟我你还藏什么。”

“事关重大,鼎不得不谨慎。”

张鼎叹息一声,缓缓走到孙原身边坐下,孙原抬手倒了一盏茶,推到他面前:“喝点热的。”

张鼎迟疑了一下,端起茶杯,到了嘴边却停下,道:“公子,董卓为人跋扈,寻常太守、县令并不能与他分庭抗礼,董卓在凉州、并州横行无忌,地方长吏往往唯命是从。董卓此刻由担当大任,只怕魏郡亦要被他指使。”

张鼎的担忧不无道理,孙原笑了笑,道:“这些日子我和奉孝他们议了几次,董卓来则来矣,挡是挡不住了。和卢植中郎比,自然不会那么好说话。见机行事罢。”

张鼎点点头,饮了口茶,又道:“董卓速度本来行军速度极慢,不过这几日突然加快了速度,依我看,恐怕三日内便可抵达魏郡。”

“三日?”孙原有些诧异,坐直了身子,“我接到董卓信函,以为还有时间。”

张鼎苦笑一声:“他不想给喘口气的机会,他这一来恐怕要兵要粮,贪得无厌。”

孙原点头:“是,他跟我要流民大营。”

张鼎的眼睛陡然瞪大了,急速道:“不能给。”

孙原望着他模样,张鼎可罕见如此慌忙,想起他是司空张济的孙子,有几分猜测,怕是朝廷单独给了张鼎一些消息,甚至是命令。

“是不是朝廷让你限制董卓?”孙原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他的性格显然不会藏着掖着。

“有几分这个意思。”张鼎苦笑不已,“董卓势大难制,中常侍先是将卢植中郎贬了回去,又将董卓提拔出来,显然不愿意让外朝推荐的皇甫、朱、卢三位中郎将独占平定黄巾军的功绩。”

又是争权,孙原叹了一口气,缓缓靠在凭几上,“算来算去,还是这些事情。”

“董卓私下给中常侍送了不少钱财和田宅。”张鼎低声道,“十常侍不是蠢猪笨牛,若没有外人掌兵权,怎么敢诬蔑卢中郎。”

左丰向卢植索贿不成,这件事在民间早已传遍了,但是朝堂上的人可不会以流言处事。

“好,我小心在意一些。”孙原点点头,“流民大营事关冀州百姓安危,我不会让董卓乱来。”

张鼎点点头,又道:“实在不行,我率虎贲营回来。”

孙原摇头:“你的位置不能动,好不容易封住了黄巾军的出路,你一后撤,黄巾军会借着机会再出来。董卓再借机弹劾你,就更难说了。”

张鼎却是摇了摇头,低声道:“我到底是陛下提拔的人,十常侍想动我,也需掂量张家的影响力。毕竟祖父还在,他们尚不敢造次。”

孙原哑然一笑,在朝中无依无靠的自己,确实比张鼎更容易被人抓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