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轮又一轮的思想浪潮中,杜若兰渐渐找到了身为女性的自我。
女人不应该依附男人。
女人也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爱情和婚姻可以是女人的点缀,但不能成为人生的全部。
当杜若兰看到金凤下旨开科,男人女人都可以通过科举入仕做官,就想着来试一试。
结果,她在才华在同城女性中鹤立鸡群,先后通过了院试、乡试,拿到了去首都金陵参加会试的资格。
经过一场失败婚姻的她,对于人生看得更加透彻,文笔也愈发成熟。
再加上写的一手娟秀的簪花小楷,使得她的文章得到了阅卷官的欣赏,位列女榜第六名。
而后,顺利进入殿试,出现在金凤面前。
金凤在看杜若兰的同时,杜若兰也注意到了她。
天子威重,杜若兰不敢抬头直视,只能低头看着金凤穿的五彩缂丝绣的十二章龙袍纹样,却隐隐有一种熟悉之感。
这种感觉刚冒出头,杜若兰迅速回过神来。
女子入殿试,这是千年未有的机缘。
此次参加科举的女学子,不管有没有被录取,都将被载入史册。
从这一点看,殿内的人都已经算人生赢家了。
只是,人都有野心,男人如此,女人亦如此。
好不容易过关斩将来到这里,不拿个进士回去,如何对得起自己?
杜若兰深呼吸一口气,继续集中精神作答。
殿试持续了整整四个时辰,也就是八个小时。
做完答辩,已经是夕阳西下。
男女学子离开皇宫,礼部官员封闭考场,用洒金纸盖住每一篇文章的名字、籍贯,第一时间送到文渊阁。
文渊阁内,一众阅卷官早已等候多时。
不同于会试,殿试的阅卷官数量少,但官职级别更高。
会试的排名,由礼部侍郎拟定,交由礼部尚书审核,之后让金凤加盖玺印,以皇榜形式发出就行。
殿试就不一样,从一品的礼部尚书潘晓明,只有拟定的权力。
最终评阅定下名次,包括状元、榜眼和探花的人选,都必须由金凤亲自指定。
这几个职位都在三品以上的阅卷官,个个都是进士出身,此前在清廷担任重要官职。
被金凤收编,成为大炎王朝的官员后,经过一轮轮思想新浪潮的洗礼,对于文章的评判,更加老辣精准。
他们只需一眼扫过去,只可判断这篇文章的好坏,优点在哪里,不足又有哪些。
阅卷一连持续了三天。
潘晓明身为总阅卷官,从男女学子中,各自选了十份自己看好的试卷作答,与刘墉这个百官之首的中书令商定好后,送到乾清宫的御案上。
参加殿试的学子有上百人,每人的文章超过几千字。
君主不可能一篇篇通读完,都是选几篇代表性的送上去,也好最终决出结果。
不同的是,这次大炎的科举,男女都有参与,金凤阅卷的量是此前皇帝的一倍。
金凤是现代人,又没有经过古代皇帝系统性的教育,对于这些之乎者也的文章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