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筹粮百户?

詹同心中暗道一声,当下恍然大悟,恭敬回道:

“臣詹同,替犬子谢恩。”

朱标转向宋濂、高启,继续说道:

“宋学士、高夫子,此次恩科士子的考卷,三日内审定完毕。”

“三日后,陛下要设晚宴,殿试士子,宴请百官。”

“臣遵旨,只是国战之事.....”

“退朝!”

不等宋濂说完。

朱标示意退朝后,便同老朱一道朝后宫走去。

也是刚离开奉天殿,老朱便冲随身太监刘和道:

“传秦、晋、燕三王到东宫......”

微微一顿后,老朱当即改口:

“将年满十岁的皇子、皇女,一并传到东宫!”

“是!”

刘和离开,朱标笑着调侃道:

“爹,您训诫弟弟、妹妹,为何不去谨身殿,再不然也能去坤宁宫啊。”

“混小子!”

听朱标提及坤宁宫,老朱抬手便要教训。

可一想到朱标屁股有伤,最终还是将手给放了下来。

“你娘本就想赖掉你亲征的事。”

“可她还未开口,咱爷俩今天便在朝会说,要大兴国战。”

“咱还当着百官的面,同意你随军出征。”

“你说说,这坤宁宫,咱还回的去吗!”

见朱标轻笑一声,脸上满是事不关己,甚至还有种作壁上观的得意模样。

老朱面色微沉,真想再揍朱标一顿。

现如今朱标身上有伤,马皇后心疼之下,绝不会对他怎么样。

可是自己.....

念及至此,老朱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还是等马皇后打到东宫,让朱标开口解释吧。

“标儿,你娘是通情理的。”

“你出征之事已成定局,她自然也不会再多说什么。”

“只是一旦你娘以为,你仅是为了出征,便提出国战,累及全境百姓。”

“恐怕就连咱也要跟着遭殃.....”

老朱说的没错。

马皇后从来都不是个胡搅蛮缠的人。

或者说。

马皇后有时稍微有些泼辣,但心思细腻,绝非无理强辩之人。

若马皇后真的以为。

自己为了出征,为了提前堵她的嘴便大兴国战。

朱标甚至都不用去想。

自己,还有老朱,肯定免不了一顿鸡毛掸子。

只不过.....

自己这个太子还没有胡闹到为了一己之私,便提出国战二字。

“爹,您应该清楚。”

“儿子此时提出国战,乃是想看看我大明民心如何?”

“凤阳案过后,儿子命御史严查地方,地方官员的贪污乱象有所改观。”

“胡逆一案,朝中、地方的不法官员也杀了个七七八八。”

“再加上您设坛讲学,士子之心抓的牢牢的。”

“所以此时大兴国战,是为了横扫四夷不假。”

“儿子也是想检验一下。”

“看看勋贵案、凤阳案、胡逆案过后,民心提升了多少,我大明的国力又增加了几何。”

若不是提出国战,只是朝廷下令,征讨北元。

那终究只是朝廷的事,也终究只有文臣武将能够参与。

士林百姓中,哪怕有人心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志。

可不在军籍,不事朝堂,终究不能参与进来。

可国战却是不同。

提出国战,有志之人可不顾籍贯,报名投军。

普通百姓可捐粮、运粮,士子可发表言论巩固人心,世家也可出钱劳军。

这样一来,不仅朝中的文臣武将愈发重视。

百姓、士子,还有詹同那些世家都能一并参与进来。

毕竟以国为战。

一旦战败,虽不至于国土沦丧,可国家尊严必然受损。

朱标就是要设立一个全民目标。

让大明境内的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从而进一步提升大明的凝聚力。

朱标很清楚。

对中原大地这些可爱的人来说,越是艰难的时节,大家越是能团结一心。

越是富足,大家越.......不提也罢。

至于眼下大明的境地,当真到了不得不提出国战,才能应对四夷?

当然也是没有。

相反。

如今大明军武正盛,不说此战必胜,但也有八成的胜算。

“标儿,宋濂那些文臣....”

“父皇放心,此时文臣越是不安,三日后的晚宴落罢,他们越是能勠力同心。”

见朱标神情淡然,似胸有成竹一般。

老朱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至于国战落败,危及国朝威严.....

这种情况老朱也不是没有想过。

只不过,那又如何?

眼下大明国力正盛,经得起失败。

他朱重八也从来不怕失败。

再者说了。

儿子不行,那就让他这个当老子的亲自出征。

所谓知耻后勇。

若此次当真落败,下一次军心必然大振。

况且朱标已经开始对世家出手,国库钱粮定然大增,再苦也苦不到百姓身上。

.......

奉天殿上。

朝会落罢,武将个个神采奕奕,率先回府准备迎接国战。

反观文臣却大多都是面露担忧之色。

特别是宋濂。

此时眉头紧皱,呆呆的站在原地,全然没有平时那温和随性的模样。

“宋....宋兄?”

“嗯?”

听到高启的声音,宋濂这才回过神来。

不过不等高启继续开口。

宋濂沉沉叹了口气,悲声说道:

“年少气盛!”

“终究是年少气盛啊!”

“胡逆刚除,吏制方清,太子殿下何必急于一时!”

“何故大兴国战啊!”

语罢,没有理会高启等人甚是惊恐的表情。

宋濂再次叹气,径直朝殿外走去。

而听到宋濂率先非议太子,周围文臣也愈发大胆了起来。

“国战二字,怎可轻提啊!”

“打仗打的便是钱粮,粮饷、军需便足以掏空国库了,一旦不能速胜,恐怕会拖垮我大明的财政!”

“如今百姓正值丰收,偏偏在此时大兴国战,劳民如此,何时方休啊!”

“民间恐怕会怨声载道?”

“一旦落败,我朝......”

“诸位同僚放肆了!”听着众人越说越起劲,越来越没有上下尊卑。

高启瞪了众人一眼,没好气训斥道:

“宋学士唐突,你等也口不择言!”

“可是高夫子......”

“若你等心有疑虑,自可上书陈情,何必与此妄加议论!”

语罢,高启瞥了眼众人便要朝殿外走去。

只不过。

当目光扫视众人时,高启竟发现此时的詹同一脸随意,似乎.....

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一样。

“詹大人,贵公子担任筹粮百户,可喜可贺。”

“嗯?”詹同微微一愣,随即笑着拱手道:

“高夫子所言极是。”

“此乃我詹家的一场大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