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 第五百零六章 破烂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公司刚好赶上午饭,二楼餐厅,李唐刚打好饭坐到他经常坐的角落那里准备大快朵颐,杨建昌就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

“李董”

“嗯,老杨啊,坐!”

八零年秦山制药第一次改制,杨建昌是老药厂那十几位厂领导里最边缘化的一位,也是建新厂后唯一留下来的一个,当年也才四十左右,一晃就过去了十二年,如今也已经两鬓斑白,但在公司里依然还是那位从来都不争不抢的中年男人,一直都是踏踏实实的干活,任劳任怨。

“老杨,晓波还在三厂干设备维护员呢?”

杨晓波,老杨的大儿子,那阵没好好上学,初中毕业后上了个技校,学的机械维修,毕业以后就进公司分到三厂干的设备维护员,妻子也是三厂职工,后勤的仓库管理员,俩人也都快三十了,有一个儿子五岁,被奶奶带着住在市里的家属院,在子校上幼儿园。

老杨还有个小儿子叫杨晓明,小的比他哥好的多,大专毕业,现在是一厂的技术科副科长,找的老婆是他以前的小学同学,不是厂里的人,在已经由秦山县改成临秦区的区政府里某部门工作,也有个儿子才两岁,也是老杨的爱人在帮着带。

老杨现在一个人在省城,在总部家属院也买了一套房,平时可怜巴巴的一个人住,大孙子放暑假了,才让车过去把爱人和两个孙子一起接过来,算是暂时有了伴,家里也时常能传出来欢声笑语。

“嗯”听到李唐问起大儿子,杨建昌点了点头。

他家老大随了他的性格,随遇而安,不争不抢,就算自家老爹是公司高层,也从来没想着要靠这个身份给自己争取一点什么,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找的老婆也是如此,孩子有婆婆帮忙带,平日里也是休假才去看看孩子,小两口一天天的小日子过得是怡然自得。

“把他们两口子调到四厂来吧,住的离你近点,平时也能有个照应。”

“别别别。”刚吃了一口饭的老杨连忙放下手中的筷子,连嘴里饭都顾不得咽下去就一边摆手一边拒绝。

“李董,你是不清楚,我这俩儿子跟我啊是水火不容,少见面还能多稀罕,这要是经常见,肯定又是生不完的气,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看到老杨那仿佛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的反应,李唐差点没笑喷了。

“哈哈哈……我说老杨同志啊,你至于反应这么大么?”

“唉,李董你是不了解我那俩儿子,不看到他们我还能省点心。”

“父母总是喜欢放大自己孩子身上的缺点,却忽略了他们的优点,老杨,晓波和晓明兄弟二人如果真的不好,你觉得他俩会不仗势欺人吗?”

“呃……”

“呵呵,老杨同志啊,别总用老眼光看孩子,我可是听说了,三厂那边原本有意提拔晓波,是你不同意,还给增庆同志打电话,怎么?你这个副总是打算直接插手下面厂里的人事安排吗?”

这话听上去都有点诛心了,让杨建昌直接愣在那里,不过很快他就想明白李唐说这话并没有敲打的意思,苦笑着摇了摇头。

“我只是觉得不能因为我是公司高层,我的孩子就都被提拔到管理层。”

“你啊,古人都说举贤不避亲,晓波在三厂干了这么多年,他的口碑和技术到底怎么样,你有去三厂实地调查了解过吗?你就这么确定他这次被提拔,是因为增庆同志看你的面子照顾吗?

建昌同志,即便你是晓波的父亲,可也不能太专权了是吧?怎么就因为你是公司高层,孩子们就不能被提拔吗?你这样做也难怪孩子们都不待见你。”

这番话说的杨建昌更是苦笑连连。

“李董,这是谁告状都告到您这儿来了?”

“杜总,你去找她麻烦吧。”

“算了算了,我觉得您说的也对,可能我对孩子们管的确实太宽了。”

一听是杜娟,杨建昌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这个女人性子那么泼辣,啥话都敢说,他可不想去自找麻烦,况且人家也是为他儿子鸣不平,又不是打什么小报告。

李唐也没再继续念叨下去,各家有各家的活法,他这个领导也不好真把手伸到人家家里去。

“老杨,你过来是有事儿要说吧?”

“呃……”被这么一问,杨建昌才想起来自己刚才端着饭过来的目的,让这么一打岔差点就给忘了。

“确实有事儿,是这样的,我这几天一直在研究三门市药厂的资料,也派人过去实地走访了一下,说实话,问题很多,这里边有很多猫腻,我的意思是暂且不要收购,回头我会交一份报告上来。”

“你说的猫腻具体是指什么?”

“其他先不提,就拿银行贷款来说,三年总共四笔七百万的贷款,说是更新生产线和给工人们发工资用了,但是……据实地走访的人回来说,根据和他们厂工人私下聊天得知,他们厂里的机器只是他们自己给机器更换了一张铭牌,然后又保养了一下,总共花费不超过二十万,为的就是应付上边派来的检查组,至于贷款的那么多钱……呵呵,工人们完全就不知道还有这事儿。”

“完全不知道?”

李唐放下手中的筷子,从口袋里掏出烟给老杨丢了一根过去,然后给自己点上了一根。

要说厂里贷款,工人完全不知道,他觉得有些夸张了,很有可能是老杨派过去的人,问的工人是那种完全不关心厂里事情的人。

因为这种事情就算工人们刚开始不知道,时间长了以后也会有传言传出来,城市就那么大,不会有什么秘密能隐藏的住。

但药厂的这几笔贷款,就像老杨说的里面肯定有猫腻是没问题的。

那天三门市的领导说的那么诚恳,就差声泪俱下,说什么只要秦药愿意收购,愿意接收工人,愿意接过那些欠款,其他条件他们是通通答应,看样子不止是想甩包袱那么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