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黑山和大黑山两山相距十公里,小黑山在林甸境内,大黑山在泰康境内,当年小黑山和大黑山都归林甸管辖,包括泰康铁路以东的三十里地岗子和珰奈屯都归林甸八区管辖,1954年后才划归泰康管辖。

小黑山也是林甸湿地深处的一户重要人家,七十年代末经有关部门部门批准为林甸县湿地旅游区狩猎场的,小黑山的实际归属为林甸境内的巨浪牧场,是巨浪牧场七十年代初单独设的一个分队牧点。小黑山距县城四十公里,距巨浪牧场总场八公里,在红旗镇先锋村境内。小黑山境内有耕地面积560亩,有完好的牧区和草区,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小黑山坐落在天水之间,苇塘茂密、湖泡连片、草原丰厚、水禽漫野,此地是曾是野狼狐狸出没的“山谷”,也曾是野兔野鸡繁衍的乐园,大雁、野鸭、白天鹅、丹顶鹤,以及缩脖子老等老鹞鹰老牛门儿等数不清叫不出名的水鸟山雀,生生不息,绵绵不绝,是狩猎者们垂涎欲滴的胜地,是偷猎者门梦寐以求的宝地。丰富的野生动物,丰富的野生植物,吸引着众多的开发者们的目光,把心思和梦想寄托在小黑山的身上。

1946年,当时的红旗乡先锋村的一个大户人家叫矫国臣的,率领着矫氏家族踏上了开发小黑山之路,以矫文臣和矫武臣为首的矫家兄弟,是这一带的富户人家和大户人家,他们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修路搭桥,开荒种地,植树造林,建筑房屋,当年栽植了大约上千棵杨树和榆树树林带,并且雇他们矫家的堂兄弟矫忠臣给看守防护林带。为了发展兴旺,求得吉祥如意,矫家在正式盖房之前,特意在垓东吕地房子请了一个当地著名的阴阳先生吕八爷给测的风水,并具体匡定了动土的日期和时辰。矫家为了守护兴旺发达的梦想,等待动土日期和时辰,先在小黑山东南坡就地挖了一个两间房子规模的地窨子,盖了一个临时用的小窝棚,尽管以后按照阴阳先生匡定的时间盖起了一些简易的民房,但是,附近及先锋村的百姓们从此还是把小黑山称之为“矫家窝棚”。当时想到小黑山来发财的还有一个人,叫董会臣,也是先锋村的。1948年春,董会臣领着家人来到小黑上搭窝棚熬碱,并在小黑山矫家开剩下的荒地边上开垦了五亩荒地,除了熬碱,还打一点芦苇,捕一些鱼拿到老村或红旗一带去卖。到1950年时,到此地打鱼养畜种地的人已经达到十几户人家了,岗子的南坡已经盖起了比较象样的住宅民房,岗上北面和西面又开垦了将近250亩耕地。1956年山东移民垦荒建点,在矫家窝棚附近东北七公里外建了一个新村叫19号,小黑山很快就成了19号和附近的18号、17号、16号的移民们打鱼、熬碱、割芦苇的落脚之地。1958年,红旗公社在小黑山建起一个碱场,并且派了一个人任碱场场长,这个人叫杨志良,在他的带领下,红旗碱场每年熬碱大约五万斤左右,能收入一万多元,后移交给先锋村经营管理。1961年,矫家窝棚附近的四个移民新村,变成了巨浪牧场,当时的一个叫曲才的书记到小黑山转了一圈,他一下子就相中矫家窝棚这块宝地,他产生了一个想法,想把小黑山这块宝地划归巨浪垄断过来,成为巨浪的一个分点。但是通过什么办法能够达到目的,实现把小黑山划归巨浪牧场的愿望,他还是费了一番心思和脑筋。后来有人说红旗乡想成立种马站,但没有种马,咱们巨浪有种马,可以用种马跟他们换可不可以。场领导找到当时的红旗乡领导商量了这个办法,果然很凑效。对方提出给两个大种马小黑山就归你们巨浪了。领导的一句话,这个事情就成了。小黑山当时有一些属于红旗的户,多数都是从先进先锋村去的,乡里就把他们安置在先进二屯了。小黑山当地的部分房屋、树木等固定资产归了巨浪。

矫家窝棚为什么后来又叫小黑山,据当年划界的老人回忆,矫家窝棚西南十公里处有一个大岗子叫大黑山,跟矫家窝棚的岗子遥遥相对,岗型跟矫家窝棚脚下的山型一样,大黑山上有一片小树林子,远看象一片黑幽幽的云朵。大黑山羊草资源是最丰富的,据一些畜牧专家们回忆,大黑山小黑山八代泡子三十里地岗子,以及珰奈屯一带,相当年的羊草甸子大约有七万多亩,那些年,人口少,牲畜少,大黑山和小黑山一带的羊草随便打,可劲儿打,挑着打。大黑山羊草全是清塘羊草,没有杂草,没有哑巴苇子,没有碱蓬草,全是格格楞楞的清塘羊草,这种羊草,草叶宽,草叶长,马吃了拉的马粪全是油汪汪的黑色粪蛋儿,当年日本人统治东北的时候,专门用大黑山的清塘羊草喂战马,如果有人欺骗蒙混日本人用别的羊草喂战马,日本人看一看马粪蛋儿的颜色就知道你是不是用大黑山的羊草喂的战马。与大黑山遥遥相望的矫家窝棚也出羊草也有采不尽的清塘羊草,只是草质相对的是草叶窄,草叶短,虽说都是清塘羊草都很纯净,但是就一样,马吃了,拉出的粪蛋儿是黄色的,不是黑色的。站在大黑山往东北瞅,矫家窝棚的山形和颜色是一致的,因此,有人就建议不能总是矫家窝棚矫家窝棚的叫,既然归公了得有个名字,干脆,就叫个小黑山吧。小黑山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1970年,国营巨浪牧场在小黑山单独设队,叫畜牧队,归二分场所管。为了再次实现开发小黑山的梦想,当时的巨浪牧场投了很大的财力和物力,从1970年到1982年,场里几次修筑公路均未修筑成功,期间建筑房屋上百间,接通了高压线路,和通讯电话线路,成立小学校,以养蜂养猪养牛养马制酒打苇草为主要营业,职工最多是达56人,人口发展到243人。由于多中心多重点的无序经营,无论是种植果树还是种植蔬菜,也还是养蜜蜂,养牛羊,养猪马,包括酿造白酒,均都收效甚微,经营屡屡失败。1983年,开发小黑山的梦想再次破灭,巨浪牧场将分队解散,职工调出,房屋拆除,电线电话线路撤消。直到九十年代末,在北大荒的“二次开发、百亿公斤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方针政策鼓舞下,巨浪牧场开发壮志未酬,继续投资数十万元,在小黑山继续开荒打井种水稻,也都没有获得成功。小黑山这块处女地,经过几代人的开发,经过几代人的描绘,那个原始风景不但没有得到改善,相反倒得到了严重的破坏。2001年,正月十五那天,我和我的一个朋友在巨浪草原科长孙长玉的带领下,到小黑山和獾子洞去特意考察了一下,归来后对小黑山的草原的荒废和周围水源环境的污染做了详细地考察和思索,并且写了一篇小文章《正月十五回故乡》,全文发表在黑龙江日报上,对小黑山做了许多的痛苦的思索和无奈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