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后的弟弟,张克俭,是个一心钻到钱眼里的家伙,可谓是要钱不要命。

无论做什么差事,都想着如何捞上一笔。

可偏生又不知道收敛,只知道捞钱,为了捞钱什么都敢做。

前几年,他就想让皇后帮他在朝阳门那弄个税官的差事。

皇后还记着他把还是太子爷时的皇上多年积蓄弄丢了的事,没敢找皇上要官。

主要是她心里也清楚,即便自己跟皇上要了,涉及到朝堂官员的事,皇上是不会同意的。

于是便去找了朱瞻基,让朱瞻基给想个法子。

朱瞻基又不是傻子,哪里不知道自己这个舅舅不争气?

没答应。

但又碍于皇后的面子,给了他一个捞不到油水的小官当了。

本以为这样总行了吧,捞不到油水你还能干什么坏事?

结果这些时日,正当朱瞻基犹豫着自己去了给老娘还是妻子摄政的权力时。

听到下人来报,说他舅舅张克俭,竟然利用国舅的身份欺压百姓,私下里大肆敛财。

直接把朱瞻基气笑了。

好哇,用小官的身份捞不到油水,就用自己国舅的身份,这谁说不是人才呢?

而此时的朱瞻基,正处于最悲观的地步。

自己即将不久于世,爹又马上要不行了。

一想到这朱瞻基觉得人生都灰暗了,偏生张克俭还往枪口上撞!

朱瞻基气极了,也没跟皇上说,直接让人去把张克俭按律捉起来。

但却被皇后阻拦了。

皇后得知后,立刻跑来求情。

“这可是你亲舅舅啊!”

朱瞻基被气的直翻白眼:“我当他是亲舅舅,他却没把我当亲外甥!”

皇后只能期期艾艾道:“他、他这也是为了我……”

朱瞻基听到这话,顿觉心中不妙,怀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试探的问:“娘,你不会收他好处了吧?”

皇后沉默不语。

一看到她这个模样,朱瞻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顿觉如遭雷劈。

他气的头蒙,险些站立不住。

“娘!你可是皇后,是一国之母啊!你怎么能做这种事?!怎么能与民争利,纵容张克俭做出这种祸事?!”

朱瞻基满眼失望的看着皇后,他不明白,娘为什么突然会变得这么糊涂!

不,不是突然。

一直都是,只不过之前爹是太子,爷爷又一直给朝中人一种摇摆不定的态度,张克俭尚且不是国舅,无法利用身份做什么。

所以闯不出大祸。

朱瞻基心累的摆了摆手:“娘,你走吧,这件事我自有定夺。”

皇后也心里难受的紧,手心手背都是肉。

她就是个扶弟魔,但同时又是以夫为天,听儿子的人。

所以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取舍了。

只能眼泪婆娑的看着儿子:“儿啊,我这也是有苦衷的啊!”

“苦衷?”

朱瞻基苦涩的笑了下:“娘,到底是什么苦衷?你是皇后,是大明的皇后,受天下供养。这宫里,你要什么没有?为什么非要收受不该收的钱,包庇不该包庇的人?”

皇后抹泪:“他到底是你舅舅,况且他这么做,也是心有愧疚。当初他弄没了你爹的积蓄,一直心有不安,才一时想歪了……”

“娘,这话你信吗?”

朱瞻基只觉得头疼,浑身实在没力气和皇后讲理了。

只能强硬的板起了脸,让皇后离开了。

皇后没法子,她拗不过自己的儿子,只能满腹惆怅的离开了。

琢磨着若是朱瞻基实在不愿意放了弟弟,那她大不了就去跟皇上一哭二闹三上吊,豁出去了也要把弟弟给保下来。

只能说,皇后这个人,平日里还好,只要碰到张克俭这个弟弟,就立刻化身为无脑扶弟魔了。

而皇后走后,朱瞻基想了许久。

最后决定最后饶张克俭一命。

谁让张克俭把皇后也牵扯进来了呢?

这件事再追究下去,他娘脸上也不好看。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朱瞻基便下令把张克俭关起来,先关个几年再说。

且要对被害的百姓加倍赔偿。

才算把事办妥。

而也是经过这件事,朱瞻基把他娘从候选人中彻底剔除了。

现在再看,善祥虽然年轻,但她聪明又温婉。

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可扶持的娘家人呐!

唯一需要照顾的,也就剩个胡尚仪。

可胡尚仪家里也没人了。

况且胡尚仪的性子,谁不知晓?

绝对不会做不该做的事。

这么看,善祥才是垂帘听政最合适的人选!

朱瞻基又观察了胡善祥好些时日。

这越观察,越发现自己的妻子不简单。

不但能够把宫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逻辑极为清楚。

且在宫里的威望,已经隐隐超过了他娘这个正经的皇后。

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而且他知道善祥对钰儿的教导一直都非常的好。

从来不会强硬的控制钰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而是极有耐心的去引导钰儿什么是对的事,什么是错的事。

这,已经足够了。

朱瞻基琢磨了许久,才对朱高炽提出让胡善祥旁听的想法。

因为他也怕自己时间不够,来不及教导善祥。

若是能让爹多教导些,没准善祥学会的,就会更多一些。

到时候垂帘听政时,也不至于会出差错。

只要善祥能够安安稳稳的垂帘听政到钰儿亲政,不搞出什么离谱的错事。

有杨士奇、于谦他们在旁边辅佐,大明短时间内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毕竟内阁大臣也不是吃干饭的。

想到杨士奇,朱瞻基就忍不住心中苦涩。

想当初,爷爷在时,杨士奇年龄就已经不小了。

如今爹身子不行了,杨士奇照旧生龙活虎。

看这样子,自己没了,杨士奇照样老当益壮。

还能混个十几二十年不成问题。

等钰儿登基时,杨士奇可真是四朝元老了。

有个好身体,才是最强的。

这是朱瞻基深刻的体会。

直到这时,他才有那么一丝后悔。

不是后悔自己亲自上阵和马哈木对打。

而是后悔自己没能做好完全的防护。

否则,也不会落入如今这个尴尬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