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日通天见原始离开昆仑山,直奔人族而去。
心道,两位师兄皆已下山,自己亦不能空留大殿,忙唤出多宝,对其言道,
“多宝,为师欲下山,再游历洪荒,寻找成圣机缘,汝亦一起吧。”
多宝一听,满心欢喜。
只因来了昆仑山,一直在三清大殿中静修,内心早就烦腻,又不好明言。
现在听老师之言,焉能不喜?
“老师,吾等何时动身?”
“就在此时。”
“谨遵老师之命。”
言罢,两人身影已消失于三清大殿中。
再说太上那边,经过五百年时间,终于宣告功法大成,取名曰《丹经》。
此功法是根据人族体质,再结合自己修行之大道而创。
太上对炼丹之道颇具心得,此功法亦加入了很多炼丹之术。
据传,后世很多炼丹修真,其炼丹之方皆取自这套功法。
太上体内一查,暗自一惊,发现这些年,元神中之鸿蒙紫气正逐步炼化。
此时,心里更笃定,成圣机缘一定在于人族。
走出山洞,心情大好,识海一片清明,浑身顿时有说不出之舒适。
功法既成,太上已在考虑,如何将《丹经》传授给人族?
突然,灵光一现,暗骂自己糊涂。
何不学道祖与舒元卿之法,向人族讲道,以此来传播自己之功法。
想到此,却发现缺一处讲道之所。
随后,太上驾起祥云,升在空中,慢慢找寻中…
一日,正在行进间。
忽见,眼前出现一座巍峨山峰,高耸入云,郁郁葱葱。
从云端俯视,见山峰峰顶,乃是一处圆形盆地。
盆地中央,有两块巨石,互为萦绕,形成一个阴阳太极形状,前面又天然生出一处平地。
见此,心中暗叹,真乃天然讲道之所。
落得云来,站在巨石之上,四周一望,内心忍不住赞叹。
有诗为证,
雾霭林深青鸾鸣,崖危苍藤猿声啼。
九宵仙鹤排云过,山涧五色彩云壁。
又见石壁,不知谁人刻有首阳山三字。
“原来此山名曰首阳山,将作为吾太上第一次讲道之所。”
见此,太上自言自语道。
于是,太上端坐云团,散出无边气势,向洪荒人族宣告道,
“吾乃昆仑三清之太上,将在百年后,在首阳山讲道三千年,人族有缘人皆可来之。”
话音刚落,伴随一股强大法力散出。
顷刻间,整个人族识海中,生成了一副去首阳山之路线图。
顿时,整个人族沸腾了。
话说,当日人族比武结束,原始现身,鼓励欲拜其师者,可前往昆仑山。
广成子等众人,在得到去昆仑山之路径图后,相约去了昆仑。
而玄都本欲亦去,但想到,太上之语曾曰,“吾俩有师徒之缘。”,于是就选择留了下来。他坚信,太上还会出现,不然作为一名大神通者,不会与自己如此言之。更不会无缘无故现身竹林,且还赐下法宝。
若真能拜太上为师,自然是最佳,毕竟其还是原始师兄呢?
想到此,玄都选择回家,默然守候之。
这时,有人问他为何不去昆仑山修道?他总是笑而不语。
一日,玄都正在家中陪伴妻子,忽闻太上之语,内心激动无比。
于是,告别妻子,欲去首阳山听道。
临行前,望着妻子恋恋不舍之眼神,玄都明白,这一去,两人将分别三千年之久。
但为了人族未来,他毅然踏上了去首阳山之路。
此时,玄都惊讶发现,去首阳山者也是络绎不绝。
原来当初人族从原始口中得知,昆仑三清有三人,分别是大师兄名曰太上,二师兄是原始,还有三师弟通天。
很多人族等比武结束后,纷纷回转自己部落,把原始收徒之事告知部落族人。
此时,有人提出,原始愿意收人族为徒,其师兄自然也会,那何不拜实力更强之太上为师呢?这时,也有人提出,原始已给了去昆仑山之路线图,而其师兄人不知现在何处,是否会收徒,还是个未知数,所以建议去昆仑山修道比较靠谱。
两种人之言语皆是有理,结果是一部分人选择留下,而另一部分人选择去昆仑山修道。
今日,终于等到三清之首太上讲道之语,留下这一波人,激动异常,终于等到了这一天,马上就去了首阳山。
短短百年间,首阳山已聚集了大量人族。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族竟是从昆仑山退回来的。
太上见讲道时间已至,不理会众人,就独立讲起道来。
再说当时原始回了昆仑,发现三清大殿中通天已不在。
掐指一算,已知通天师弟又游历洪荒去了。
神识散开,发现已有人族正往昆仑山赶来,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
原始内心早有想法,不是所有人都能听自己道法。
能听者,皆需机缘与实力。
其理念与后世“宁缺毋滥”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那些披鳞带甲之辈,直接就被挡在道门之外。
一日,原始正在三清大殿中静修。
忽闻太上之语,心头一颤,没想到师兄亦要向人族讲道。
此事,顿时让原始陷入沉思,自己要成圣,是不是得学师兄之途?
此刻,正有人族向昆仑山而来,其中必有自己所收之徒,何不向其进行讲道?
想到此,原始忙散出自身气势,向洪荒宣告说,
“吾乃三清之原始,百年后,将在昆仑山玉虚宫,讲道三千年,人族有缘人皆可来之。”
话音刚落,原始大袖一挥,一座气势宏大之宫殿出现在三清大殿旁,宫殿门口上书“玉虚宫”三字。
洪荒其他众生一听皆很失落,三清太上与原始话里皆很明确,只传道于人族。
此时,有些智者隐隐已觉察出,新生人族之不同。
只因,女娲因人族成圣,舒元卿因人族而得到功德之力,现在又有三清之太上与原始,皆已明确只传道于人族,说明人族未来潜力之无限。
这时有其他种族对新生人族产生忌惮,生怕将来被人族取而代之,其中以妖族为甚。
在妖庭中,帝俊、太一等众皆是满脸凝重,原来太一刚从人族部落回来。
之前,帝俊已派了小妖前去查看,发现人族部落有大阵守护,无法进入。
太一闻之,亲自去了人族地界,一探究竟。
以为凭自己现在之实力,大阵应该能轻易破开,因而是自信满满。
来到人族部落,就见眼前有道若隐若现之气墙。
太一忙借着东皇钟使出五分力道,结果,让其大吃一惊,如泥牛入海,不起一丝波澜。
接着又使出八分力道,心想应该可成。
只是没想到,结果又是失望。
内心惊惧,暗叹,此阵竟如此厉害。
最后,使出全身法力,欲破开大阵。
然大阵似坚不可摧一般,毫无反应。
此刻,太一满脸大惊失色,却又无计可施。
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回了妖庭。
原来此阵是舒元卿特地为巫妖两族布下的,其动用了自身全部法力。
巫妖两族,无论是谁,皆无法破开。
而其他种族,则可轻易进出。
众人一听,尽皆震惊不已,连太一都无法破开大阵,其他人都不用再试。
在整个妖庭中,论修为及实力,太一首推第一。
众人纷纷猜测,此大阵为何人布下,为何如此厉害?
猜得最多者,自然是女娲圣人。
然帝俊与太一两人互看一眼,眼神充满愕然,他俩心中早已猜出此人是谁?
帝俊心里明白,别看此时人族实力弱小,但从女娲成圣、舒元卿为人族讲道及现在三清中太上和原始专为人族传道,就可以看出,未来此族潜力定是不凡,可能是未来妖族之大患。
帝俊内心很想趁着太上、原始为人族讲道之机,对人族痛下杀手,以绝后患。
但一想到三清可是未来圣人,自己又招惹不起,想想只能作罢。
那边盘古大殿中,十二祖巫又集聚一堂。
“大家对三清之太上与原始专为人族讲道这事,有何看法?”
“大哥,这有啥看法的,人族这么点实力,吾祝融完全不放在眼里。”
“祝融,别尽瞎催,有本事你现在去灭了它?”
“共工,你…此刻,吾真欲灭了汝。”
“好呀,长本事了,来呀?”
“好了,尔等两人不斗个死活,是不是就不能消停了?”
见帝江语气严厉,两人不敢再言语,只能坐着互生闷气。
此时,帝江见后土满脸忧容,忙问,
“后土妹子,是否有心事?”
见帝江如此问,众人忙看向后土。
后土见大家都看着自己,脸不觉一红,
“各位大哥,小妹在想,新生人族完全不是尔等看到的这般弱小。之前部落有人来报,说欲进入人族之地,发现有大阵保护,根本无法进入。当时吾不信,特去查看了一番,发现却有此事。当时,吾用尽了全身法力,亦无法撼动之。这说明了什么?等小妹回部落后,细细思之,亦无法找到答案。此刻,又听闻太上与原始专为人族讲道,小妹好似找到了答案。”
“后土妹子,找到了什么答案?”
“大哥,小妹在想,人族乃女娲所创,她因人族而成圣。后西方接引弟子舒元卿给人族讲道,而得功德之力。现在又有三清太上与原始专为人族讲道…吾所料不差的话,待太上与原始讲道完,两人就可成圣了。”
众人闻之,尽皆变色。
后土不理会大家,轻叹一声,继续言道,
“倘若真如小妹所料,那就说明人族将是洪荒之未来。”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后土妹子,此言可不能乱讲,若人族成了洪荒主角,那吾等呢?”
“是呀,后土妹子,此言有点过了,况且人族实力那么弱,怎么能与吾等相比?”
“是呀。”
“是呀。只要有吾等在,人族翻不起大浪。”
“若吾等不在了呢?”
“什么?后土妹子,此言何意?”
其他众人闻之,亦是愕然。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何道祖三番五次偏向妖族?还言十万年内,巫妖两族不许再战?”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皆茫然看向后土。
“巫妖两族十万年内不许再战,表面看是对两族皆有利,实际又是偏袒妖族。”
“后土妹子,为何认为这是在偏袒妖族?”
强良忍不住疑惑道,刚才听了后土之言,内心已隐隐感到不安,有一可怕想法逐渐在脑海生成。
“各位大哥,难道就没有想过,两次大战,双方皆有损失,但论总体实力皆是吾巫族更胜一筹。若无道祖阻扰,吾等早已把妖族打得大伤元气不可。但现在又有道祖十万年限制,妖族正好趁此时机,壮大自己。小妹问一句,到时十万年期限一到,吾等该如何做?”
“这还用想,吾等一定找妖族复仇。”
“是也,祝融大哥之言,估计亦是在座各位大哥之想法,妖族那边亦是如此。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十万年后,妖族之实力已非从前,可能到时两族实力相差无几,若发生大战,会有何结果?”
此言一出,众人瞬间背后发凉。
刚才强良其实已想到此结果,现在被后土讲出,顿时不敢深想。
“到时只有一个结果,巫妖两族相拼,退出历史舞台,如上古龙凤麒麟一般。而最后只剩下人族,将成为洪荒新的主角。”
众人闻言,倒吸一气。
整个大殿,瞬间气氛变得无比凝重。
“后土妹子,如你所言,吾等可有破解之法?”
“无破解之法。”
众人闻之,尽皆默然。
此时,舒元卿正与常羲在白莲中修炼双修功法。
突然,舒元卿自言自语道,
“太上与原始将讲道于人族,再过三千年,将迎来圣人时代。”
常羲闻之,满脸惊讶,忙问,
“元卿,三千年后将迎来圣人时代?这是何意?”
“三千年后,三清、老师与师伯皆将成圣。道祖有言,圣人之下,皆是蝼蚁。”
“那吾等?”
听元卿之言,常羲面露惊慌。
舒元卿见之,忙安慰道,
“哈哈,没事的,一切还有吾在,吾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
常羲一听,心中顿生暖意。
“常羲,按照双修功法,吾俩现已在固元中期之境,汝有何感觉?”
“吾每次运完功法,总觉得浑身畅快淋漓,水渍愈满,似有喷涌之欲。”
言罢,满脸绯红,娇羞不已。
舒元卿闻之,亦有察觉。
近来行双修之法,总觉常羲下生似有异状。
水渍渐多,如入深渊一般,畅快无比。
舒元卿暗叹,此功法真乃奇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