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元卿看了眼准提,再盯着老师接引言道,
“老师,听过因果吗?”
接引满眼疑惑,不明白舒元卿为何会问起这个?
于是,接引就把自己对因果之理解讲了出来。
只因因果是道祖第三次讲道时才提的,接引记得不多,理解亦不够透彻。
而一旁之准提,对此竟是一片茫然。
此时舒元卿才明白,因为自己出现,让洪荒世界发生了微妙变化。
西方佛教理念竟需要自己来指引,才能让他俩顿悟成圣。
于是,舒元卿把因果之理慢慢讲述出来。
因果,看不见摸不着,但冥冥中就真实存在。
因果关系是循环往复,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在时间上,因果存在于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空间上,一切事物皆受因果循环所支配。
世间万物皆存在善恶之分,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善恶只在于一念之差。
因果者,杀戮越多,身上背负恶果就越多。
恶果一多,则无形中会消耗自身之气运。
一旦气运消耗殆尽,再有恶果发生,轻者修为停滞不前,重者则身消道陨。
所以,善人之善,生于心,随于身,贵在恒,善始善终,善其一生。
而恶人之善,生于悔,随于转,贵在变,弃恶从善,善莫大焉也。
两人闻之,满脸诧异,皆用一种不可置信之眼神望着舒元卿。
此刻,两人已不明白,到底谁是老师,谁是弟子?
没想到,舒元卿对因果循环理解比老师还透彻。
两人听完舒元卿关于因果之论述,突然,元神顿感一片清明。
头顶现出一片庆云,庆云之上三花俱现,梵音阵阵,佛光闪耀。
此时,两人皆闭上眼,开始顿悟起来。
体内鸿蒙紫气与元神正以肉眼可见之速度加速融合,修为亦在不断提升。
只一瞬间,两人又睁开眼,眼神通透明悟。
此刻,舒元卿告知两人身上散出浩瀚之气势,离成圣就差一步之遥。
“恭喜老师与师伯,修为大增。”
接引与准提闻之,忙体内一查,惊讶不已,发现体内鸿蒙紫气与元神已完全融合,忙暗叹道,
“惭愧!”
“老师、师伯,弟子刚才所言之因果乃二老成圣之机缘,二老是否已理解?”
两人互看一眼,又似懂非懂。
舒元卿明白,两人佛性已现,其实离成圣已不远矣。
“二老若要成圣,就得向洪荒大地发下大宏愿,就言甘愿为西方谋福,只有这样成圣才有一线生机。但需明白,一旦发下宏愿,因果自然而成,以后若有违背,则必遭天道所弃。”
接引和准提听完,面面相觑,随即眼神又变得坚毅。
突然,两道洪亮之音,从西方传出。
“吾西方接引、吾西方准提,有感洪荒众生疾苦,特发下大宏愿,立誓引导天下苍生向善。吾俩将于西方创立西方教,建西天极乐之地,与众生共享西方极乐。以先天十二品金莲镇压西方气运,天道为证,西方教立!”
接着,洪荒众生又听两人,把一道道宏愿发下,
“第一愿,吾成圣后,度众生可度之人,启向善之心,入功德之门;
第二愿,吾成圣后,结众生之缘,来西方世界,共享极乐;
第三愿,吾成圣后,八宝功德灵山现,万邦高僧渡佛缘;
…
第四十七愿,吾成圣后,宝刹菩萨香幡盖,金刚罗汉守灵山;
第四十八愿,吾成圣后,大千世界知吾名,大慈大悲诸法传。
话音刚落,整个洪荒又一片沸腾。
待俩人大愿发完,就见虚空中雷鸣声不断。
随即,一道道金光,伴随阵阵梵音落下。
漫天金光洒向大地,一股大慈大悲之气息顿时席卷整个洪荒。
让此刻正在争斗之生灵,不自觉得放下心中怨恨,目光流露出慈悲。
无意中让很多生灵生出善念,让部分洪荒大能修出善尸。
顷刻间,一道天量功德之力夹杂着玄黄之气倾泻而下。
一分为四,巨量功德之力与玄黄之气,射入接引与准提体内,其他两份分别射向舒元卿元神与十二品金莲中。
此时,金莲金光万道,功德之力四溢。
自此,十二品金莲正式成为十二品功德金莲,作为镇压西方气运。
紧接着,一股浩瀚之威压涌向洪荒大地。
洪荒生灵震惊不已,直觉此时之威压,比之三清成圣时,更甚一筹。
万物生灵不自觉得跪地叩首,齐声呼喊,
“西方二圣,万寿无疆。”
三清与女娲冷眼看着这一切,他们明白,西方二圣成圣乃是定数。
只是比较诧异,两人能成圣,皆因其弟子舒元卿之功。
在太上眼里,舒元卿此人太过神秘,一直怀疑此人就是道祖所言修习以力证道之人,然有天道助其遮掩,其他人亦无法探寻真实情况。
自西方二圣诞生起,预示着洪荒大地正式开启圣人时代。
舒元卿见两人头顶已现出佛光,慈悲气息,久久不散。
此时,只见接引大手一挥,面前八宝莲池顿现金光一片,湖上隐隐有功德之气溢出。
“从此,此湖名曰八宝功德池。”
言罢,就见池中金莲绽放,熠熠生辉,金鱼游曳其中,自得其乐。
自此,此池水因功德之力加持,有净化污秽、明心净神、重塑肉身之妙用。
与西王母之瑶池之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紧接着,两人又使出无量大法,慢慢修复西方受损之灵脉,让西方重新焕发生机。
只见,四周突兀黯淡之山峰,慢慢又披上绿装。
远处又现出一座座奇峰峻崖,谷壑云海。
一座座佛光宝刹立,灵宫宝阙涌现。
顷刻间,佛光普照,霞光万千。
在功德之力加持下,地上不断涌出奇花异草、奇禽异兽。
又有苍涧水瀑,古柏苍藤点缀其中,一派仙乐融融之景。
有诗为证,
灵山西天多秀色,雷音仙阙天地远。
钟磬音长听经文,玄猴幽鸟声斗艳。
紫芝仙果年年秀,异宝奇珍日日感。
罗汉宝刹胜福地,只待佛渡有缘来。
“从此,此山名曰灵山,乃西方极乐之地。”
“好一座灵山仙境,极乐之地。”
舒元卿见之,忍不住感叹道。
心中,不由念起一首心经诗,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就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话说,首阳山上之人族,见太上成圣时模样,只觉其法力无穷、浩瀚无边,个个都欲拜太上为师。
太上端坐云席,俯身望向玄都。
“玄都,此刻愿意拜吾为师否?”
玄都还沉静在太上成圣异像中,见太上如此问,哪里还有不愿意之理。
赶紧双手伏地,跪地而拜道曰,
“弟子,玄都,叩见老师,愿老师圣寿无疆。”
太上见之,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其他人族见此,纷纷跪地祈求亦收他们为徒。
“前辈慈悲、前辈慈悲。”
只闻,呼声不绝。
太上望着众人言道,
“吾太上只收玄都一人,其他尔等与吾无师徒之缘,尽皆回去吧。”
但听太上如此说,其他人族只能满怀失落而归不提。
等其他人族散去,太上才与玄都说起他妻子与孩子之事。
玄都一听,满脸泪水,呆呆望向自己部落之方向。
“玄都,无需过多悲伤,此乃汝之定数。放下执念,一心向道,方能达到修真之最高境界。”
“多谢老师教诲,弟子谨记。”
自此,玄都就跟随太上,一心修道不提。
再说,在昆仑玉虚宫中。
原始端坐云床,此时的他,浑身散出阵阵道韵之气,其气势浩瀚无垠。
此时南极等人,皆还未从原始成圣之异像中缓过来。
成圣气势如此宏大,给每人心里之冲击太过震撼,大家久久皆不能平静。
原始慢慢睁开眼,看着众人,然后对着南极缓缓言道,
“南极,尔与吾无师徒缘分,可愿意做吾之记名弟子?”
南极一听,内心顿觉失落。
心道,但能做圣人记名弟子亦好,只要能经常在圣人周围,对于修行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
想到此,忙伏地叩首道,
“弟子拜见原始圣人。”
原始大袖一挥,两件宝物瞬间飞向南极。
南极定睛一看,一件是五火七翎扇,另一件是蟠龙杖。
“此蟠龙杖就让汝用于日常行走之用吧。”
南极闻之,脸瞬间一红,随即又恢复如初。
其他众人见之,内心暗笑不已。
蟠龙杖乃是给老人使用的,听闻原始之意,是把他当老人看待了。
原始之所以没收南极为徒,一方面对其面相有嫌弃之意,另一方面原始现已成圣,已知其出身与来历,知其来自于太阴星。
但见其资质、悟性及慧根俱佳,又舍不得放弃这么好一个人才。
只能以记名弟子,让其继续留在玉虚宫。
见原始不收南极为徒,其他众人,内心比较心虚。
只因南极在众人中修为最高,他都只能做记名弟子,那自己修为比他低,原始圣人能愿意收自己为徒吗?众人内心皆忐忑不安。
原始一看众人表情,内心已明了,开口言道。
“尔等可愿意做吾之弟子?”
众人闻之,尽皆惊愕,随即是兴奋不已。
本来想着拜师可能没戏,现在听闻圣人之言,能做圣人弟子,这是何等风光。
但众人满眼疑惑,好似在问,修为最高者南极只能做记名弟子,而他们这些修为低者反而能成为真正弟子,貌似有点不合常理。
原始不理会众人目光,转头对着广成子言道,
“广成子,汝是否愿意做吾之大徒弟?”
广成子闻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竟能做圣人大弟子。
不容多想,赶紧伏地向原始叩首曰,
“弟子广成子,拜见老师,愿老师圣寿无疆。”
原始闻之,朝其点点头,大手一挥。
还没等广成子反应过来,就见四道流光瞬间射入广成子元神。
忙体内一查,原来是落魂钟、雌雄剑、八卦紫寿仙衣与扫霞衣四件宝贝。
广成子见之,满脸狂喜,忙叩首曰,
“多谢老师赏赐。”
其他众人一见,不等原始言语,赶起身学广成子模样,齐声叩首道,
“弟子赤精子、清虚、太乙、玉鼎、灵宝、普贤、慈航、惧留孙、道行、文殊拜见原始老师,愿老师万寿无疆。”
看着众人之表现,原始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只一挥手,几十道流光分别射入各人体内。
当每人看清自己收到之宝物时,个个脸上皆是眉开眼笑。
赤精子得了阴阳镜、水火铎;
清虚得了五火七禽扇、莫邪宝剑等宝物;
太乙得了九龙神火罩、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火尖枪等;
玉鼎得到了斩仙剑;
灵宝得了龙虎印、降妖剑等;
普贤得了吴钩剑、三法金莲、长虹锁、太极符印等;
慈航得了玉净瓶;
惧留孙得了捆仙绳;
道行得了降魔杵等;
文殊得了遁龙柱等;
“多谢老师恩赐。”
一旁南极见之,沉默不语,内心满是失落。
但他懂得自我安慰与调节,毕竟从小就在歧视中长大。
他明白,要让别人对自己尊重,就得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