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玩具熊是谁买的?”我问读初一下学期的女儿。
“是一个名字叫莎莎的人买的。”女儿回答。
“莎莎姐”我回答说。
“要是我今年在家里过年,莎莎姐可能会给红包我的,以前她就给过红包我和弟弟,以前过年她还给红包给过老爹的。”女儿饶有兴趣的说。
“好像莎莎姐老在送东西我们家小孩。”老婆平静的说。
“之前在云南的那个秋千就是莎莎姐送来的,不知道你拿回来了没有。”我对老婆说。
“没有拿回来。”老婆平静的说。
“莎莎姐以前还带她的父母去日本旅游的。家里的那大盒西梅干就是莎莎姐送的。”女儿平静的说。
“莎莎姐人真好。不仅仅只是因为她送礼物给我们家,她过年给你们发红包,她真的是一个好人。”老婆平静的说。
“我想写一段关于莎莎姐的文字,以此来感谢莎莎姐。”我平静的对老婆和女儿说。
这些年我和老婆一种在云南做点小生意,尽管一直会惦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但是终不能够常常在他们身边陪伴着他们,家里的小孩需要陪伴,但是陪伴他们的有时是我们家的亲戚,于是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我们家就显得极其难能可贵。
今天睡完午觉,我看看手机,手机时间显示14:30。
我打开手机软件,开始写关于莎莎姐的故事来。
长辈给晚辈送礼物意味着什么呢?我想意味着对晚辈的关心与爱护。
我已经不记得初次见到莎莎姐的情景了,也不记得小时候莎莎姐的样子了。二姑妈每次从隔壁城镇会乡看望她的母亲的时候,她都会带上她的大女儿莎莎姐,二女儿丹丹姐,三儿子恒恒弟弟。二姑妈好会带许许多多的好吃的东西。那时父母或许已经远在云南做一点小生意,又或许父母也陪伴着我们,或者说是过了几年之后,父母才去云南做点小生意,这些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在家一直陪伴我慢慢成长的是比我大三岁的哥哥,一直陪伴我和哥哥的慢慢成长的是祖父与祖母。
有一次我问奶奶:“这些桂圆莲子八宝粥和椰果汁是谁买的?”
奶奶说:“这些都是你二北爷(方言读音,是二姑妈的意思)送来的。”
这或许就是我小时候第一次吃桂圆莲子八宝粥和喝椰果果汁,我记住了桂圆莲子八宝粥和椰果果汁的味道我也永远记住了二姑妈的恩情。那个时候在农村生活的小孩,家庭贫穷的小孩,除了吃到饭菜以及学校的小零食以及方便面之外,突然能够吃到城镇里面的美食,那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呀!
吃到了桂圆莲子八宝粥这究竟给我带来了多么大的幸福感呢?足足让我把这段珍贵的记忆在内心深处珍藏了28年左右,我至今不得而知。
在四个姑妈里面只有二姑妈是一名人民教师,如今二姑妈已经退休,二姑妈与二姑爷年龄都开始偏大了,身体已经没有年轻的时候好了。我不知道二姑妈教过多少学生,反正我看见许许多多村里的长辈,他们中许许多多的人都居然曾经是二姑妈的学生。
二姑妈教的是小学的语文。
记得我读三年级的时候,那时我差不多十岁,发生的时间大约在1995年。
莎莎姐那时差不多有14岁还是15岁的样子。算下来那时莎莎姐可能是读初二或许是读初三。
她送个我和哥哥的礼物是故事书,什么《糊涂大王》,《懒惰大王》等等,我能够记住名字的就只有这两本书了。
其中《懒惰大王》,里面好像讲了一个人在锯木头的时候,看见木头里面有一些白白胖胖的虫子住在木头里面,什么事情也不用干,这个人最后也学习木头里面的虫子,什么也不做……。
这些故事书可能是我们除了学校教材之外唯一的课外书籍了,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学上的启蒙吧……!
后来这几本故事书好像是捐赠给了我读书时的小学还是初中,这个我已经记不清楚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大姑妈(方言读大北爷)家玩时,莎莎姐姐是自己骑自行车去的。
有一年莎莎姐姐丹丹姐到外婆家玩的时候,我们在一起抓了很多小龙虾,平时被农村人嫌弃,丢弃的小龙虾,在莎莎姐姐和丹丹姐姐的手上就变成了我们的美食。
在2001年时,我刚刚好读初三,哥哥读高三,这个时候莎莎姐姐可能读大学一年级了了吧!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喜欢晚上跑步锻炼身体起来,有一年寒假,天气比较冷,我还是坚持晚上跑步,屋外飘起了白色的雪花,我跑完步之后咳嗽了几声,然后鼻子里面流出了许许多多鼻涕,我把手放在鼻子上,鼻子用力的吹气,鼻涕从我的手中跑出来了。
这是莎莎姐姐递给了我一包擦鼻涕的纸,这个纸的名字叫心相印,这个纸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就是莎莎姐姐的这个举动一股巨大的暖流从我心中流过,至今仍然温暖着我的心。
2001年中考之后,二姑妈接我和大姑妈的儿子欢欢在二姑妈家住了一个星期,这期间我见到了恒恒表弟和二姑爷,没有见到莎莎姐姐和丹丹姐姐。
在2002到2004我在孝感读高中的这几年很少见到莎莎姐姐了,可能她比较忙吧,这个时候莎莎姐姐可能读到了大三或者说是大学刚刚毕业了吧!这一切我都不得而知。
在2006年我在重庆的三姑妈家帮忙卖了2年半衣服之后,过年之后,我们相聚在二姑妈家,这也是我们结婚之前最后一次大相聚了。
这次相聚的人有莎莎姐,哥哥,表哥欢欢,表弟畅畅,表弟恒恒,还有我,我们一起玩扑克牌揭九点,结果大家的钱都几乎被哥哥赢走了,所以哥哥就请我们吃烧烤。
这也是我人生之中第一次去吃烧烤了。
在吃烧烤期间莎莎姐姐有一些冷,我就把我的淡蓝色条纹西装给莎莎姐姐穿了一下,莎莎姐姐一穿还挺合身的。
莎莎姐姐说:“以后去昆明了,找你们玩。”
我说:“我们在一个偏僻小乡镇。”
莎莎姐姐开玩笑说:“怎么了,不欢迎我吗?”
我刚刚想要说话,可是我急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那时想对莎莎姐姐说:“昆明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城市,希望你随时都来昆明旅游。”
莎莎姐姐说自己现在在移动公司上班工资是800元左右每月。
吃完烧烤之后,我们在莎莎姐姐家住了一晚上,因为床不够,所有搭地铺了。
我们在那天晚上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回忆过去,一起畅享未来。我们真想不眠不休的说它一整夜。
离别的那天早上,我们依依不舍,但是我们还是要分离的。
读书的读书,求学的求学,工作的工作,只是这份亲情永远的留在我们心间。
在2007年,我准备在武汉学修手机的时候,我和莎莎姐姐通了电话,她给我介绍了学修手机的学习。
在2008年5月29日,我从武昌火车站踏上了去昆明的旅程。
后面我结婚生子之后,春节期间遇到过几次莎莎姐姐,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各自的工作,随便的聊了聊天。
听女儿说,有一次女儿生病的时候,二姑妈和二姑爷去武汉医院看望了父亲和女儿,二姑妈和二姑爷还有莎莎姐请父亲与女儿吃了饭。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莎莎姐姐”,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留下我们心中那些美好的记忆,直到永远,直到永远……!
2024年3月14日19:25分写于曾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