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绝色美人她好孕连连 > 第114章 帝王祂亵渎神女(11)二合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帝王祂亵渎神女(11)二合一

温溪瑜又回想起了系统那句【只有将好感度刷到白色以上,才有机会诞下子嗣】

若李道隆真的与神明有关联,那系统所说的话就大有深意了。

那尊神明分明藏在神女宫的神像之中,况且祂还在神女选拔仪式上帮过她。

或许李道隆与神明只是有所关联,又或许李道隆与神明干脆就是一人。

毕竟温溪瑜未曾忘记过在系统空间内,李道隆的名字后面还有(**)的符号。

而寻找神明也是她的任务之一,若是弄明白神明与李道隆之间的关系,想必这个任务也能够迎刃而解了。

还有那两个系统推荐她买的道具,那可是花掉了她所有积分的红色道具。

【息壤】和【时空镜】

息壤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神土,经中记载“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传闻中女娲抟土造人,用的便是此土。

而系统出品的【息壤】作用也大抵类似。

【捏成人偶,滴入使用者血液,便可承载使用者亡后的灵魂,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

也就是说,系统觉得她会在任务中死去一次吗?

莫非是与祈雨有关?

温溪瑜摸了摸下巴,又看向了背包中的【时空镜】

【时空镜】:可跨越时空,使用者需注意,若改变太多因果,则会导致再也无法返回原本所在的时间

这两个道具的效果都大有深意啊。

死而复生?

穿越时空?

看来这次的任务怕是不会太顺利了。

“温姑娘,主帅的午膳已经装盒了。”军中的伙夫对着温溪瑜恭敬道。

温溪瑜点了点头,她身后的阿乐很自然地接过了那食盒。

温溪瑜在前,阿乐提着食盒,两人朝着李道隆的军帐而去。

亲兵见是温溪瑜,深知这位温姑娘如今是主帅身边的红人,并未阻拦。

而军帐中已经站了几个将领和一名儒生模样打扮的中年男人。

温溪瑜见李道隆与手下在议事,便让阿乐将食盒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无需再议了,登基大典就定在一月后,一切从简。”李道隆的声音清润低醇。

“主帅,还有一事。汉中大旱,天旱民饥,再加之前朝赋税苛重,当地百姓无以为生,多流移他境,这些流民听闻洛安初定,恐怕会聚集起来往洛安而来。”

“派出斥候去盯着这些流民,时刻注意他们的动向,一日一报。”

李道隆将放在桌旁的洛安舆图展开,眉头紧蹙。

聚集的流民一事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变成流寇。

流寇与盗匪无异,会组织起来去烧杀抢掠。

李道隆的起义军刚开始便是吸纳了许多流寇。不过他手下的流寇多是一些还未作过恶的良善之人。

若非他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恐怕手下早就乱得不成样子。

“汉中离洛安不过半月的脚程。”李道隆将舆图展到桌子上,众人一起围看。

“年年大旱,洛安城的粮仓也没多少粮食,好不容易将粮价平抑下来,流民一至,恐怕动荡又起。”

“春耕将至,这是当前最为重要之事,决计不能误了春耕。“

“而汉中乃是重要关隘,若是将这帮流民安顿好,汉中便可兵不血刃的拿下。”

李道隆沉思片刻:“去从南边的城市调粮来,洛安中的富户也让他们吐点钱粮出来赈灾。”

“是!”几人领命而去。

李周天刚才便注意到有两个女子进入了帐中,想必就是崔姑娘口中的漂亮女子了。

他出去之前便偷偷的瞄了一眼,果真是生得漂亮极了,就像画上的仙女一样,看上去也是个好生养的。

嗯,娘知道了估计会开心坏了,他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娘去。

在那几人走出军帐后,温溪瑜才出声询问:“午膳已经好了,您是否现在用膳。”

“呈上来吧。”

李道隆将桌上的舆图收起,淡淡道。

温溪瑜挥了挥手,阿乐便提着食盒上前。

她打开食盒,将盒中的饭菜一一端了出来。

虽然李道隆已经是一方霸主,但他平日里吃得也颇为节俭。

桌上不过寥寥三道菜,一碟卤牛肉,一碟炒青菜和一碟小饼。

温溪瑜拿出一双银筷,为李道隆一一试毒。

银筷未曾变色,她放下筷子看向了李道隆。

“你可曾用过午膳?”李道隆拿起筷子,突然问了一句。

温溪瑜摇了摇头。

李道隆将那一碟小饼推到了她面前:“莫要让天下人以为我苛待了神女。这个你拿去吃吧,这儿不用你服侍了。”

李道隆身边并无婢女,先前这些活路都是交给亲兵去做的。

如今温溪瑜跟在他身边。名为伺候笔墨,实则一人身兼数职。几乎操持着李道隆的方方面面。

温溪瑜接过那碟小饼,她在神女宫中待了多年,每日茹素。就连这等粗糙的小饼也是未曾吃过的。

李道隆看着温溪瑜牵着阿乐离开的背影,夹起一片牛肉慢慢咀嚼。

在第二次踏入神女宫前,他便令人去查了一番这位神女的身世。

查来查去并没有发现什么疑点,他才将她留在了身边。

如今看来,她的确做的很好。

待他有朝一日将纳神教神女为贵妃的事昭告天下,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而帝王和神女的结合,想必也能驯化一部分神教的信徒。

至于剩下的顽固分子……

侍奉神明的圣洁神女,如今却在侍奉人间的帝王。不知道到时候神教那帮死忠信徒们,会是怎样一副难堪的脸色呢?

李道隆唇角勾了勾,就连心情也愉悦了几分。

————

十几个城池的春耕之事,关乎到百姓生计与税收大事,也关系到国家财政。

李道隆下令取消了徭役,实行摊丁入亩,趁着新朝初立,大权在握,将赋税摊到了士绅阶层头上。

李道隆手下那帮子起义军中猛将众多,可论治国安邦,大多都是两眼一摸瞎。一问三不知。

幸得前朝还有得用的官员,李道隆与暂负责民生这块的官员在这段日子里事必躬亲,

幸得洛安还算雨水充沛,随着春耕如火如荼的进行,第一批难民也逐渐靠近了洛安城。

李道隆站在城楼之上,他似乎喜着白衣。今日仍穿着身玉白色云纹纱袍。

他身姿挺拔英武,如芝兰玉树,光风霁月,不像个手掌生杀大权的未来皇帝,倒像个话本子里能被公主看上的俊俏状元郎。

“这贼老天,不知害得多少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站在他身侧儒生打扮的幕僚明先生摇了摇头。

他也是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对这一幕深有感触。

温溪瑜朝城楼下望去,负责施粥的官员已经命一众民工搭起了粥棚。

粥棚外还有着诸多士兵维持着秩序。

好多难民都是拖家带口,饿得脸都瘦脱了相,活脱脱像一具骷髅架子。

他们端着那满是缺口的碗眼巴巴看着锅里沸腾的粥,哈喇子都快流下来了。

而不少难民更是连碗都没有,饿得路都走不稳,瘫坐在地上,鼻子抽动着,嗅着空气里传来的食物香气。

再一联想到史书上对于菜人,易子而食之类的记载,温溪瑜也未免深深叹了口气。

人在天灾面前着实太过脆弱。

“在城外搭设施粥铺,不可放难民们进城,命城内的医馆,做好防治瘟疫的准备。”

李道隆倒是神色如常。他一路上走来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惨状。

大旱刚开始的时候,百姓们尚能靠余粮自济。待到河流干涸,生灵死绝,甚至连河床都裸露出来的时候,便只能靠着挖树根树皮为生。

偏偏是这种时候,朝廷的税吏又至。

如果说皇帝下令只多征十文税,那么这个金额经过层层关卡的手,便会变成十倍百倍。

况且前朝竟还伙同神教搞了个’香火税’。这可给那些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找到了机会。

他们一边高高树立起那鎏金的巨大神像,一边在百姓身上疯狂盘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李道隆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反的。

身为位高权重者,昏庸无能,便是其最大的罪过。

李道隆神色平静地走下城楼,温溪瑜紧跟其后。

这么一直施粥下去,并不是长久之策。

难民数量会一直增加,如此坐吃山空下去,他手中的粮食本就不甚充裕,更何况还供养着三十万大军。

军粮才是重中之重,若士兵们吃不饱,轻则战力下降。

毕竟肚子都吃不饱,又有谁还肯替他李道隆卖命呢?

而重,则是军队哗变。

那是根基薄弱的李道隆绝对承受不住的。

所以现在如何处理这帮难民,乃是最令他头疼的。

若是置之不理,迟早会引起暴动。到时候难民变成暴民。

虽然汉中难民人数不多,李道隆哪怕仅凭洛安的军队都能将其镇压下去,可他也不愿将屠刀对准这帮同样苦命之人。

汉中干旱,百姓们没有地种,这才四处流窜。

可这是天灾引起的人祸。纵使李道隆机关算尽,又怎管得了这老天爷下不下雨呢。

他看向天,轻笑了一声。

此刻他倒是希望真的能有所谓的神明,能为汉中降下一场大雨,以解他的燃眉之急。

温溪瑜将李道隆脸上的每一个微表情都看在眼中。

她垂眸,却是想到了祈雨之事。

她已将悦神之舞的前面那一段跳得炉火纯青,可后面的部分,她却未曾尝试过。

她每每跳至中段,心中总会升起奇怪的预感。

仿佛若她再这么跳下去会,就会有不好的事即将发生。

那预感告诉她,这种不好的事仅仅是针对于她自身。

或许祈雨本就是逆天而行。

既然是逆天而行,那么这逆天之人,必有灾殃。

每日粥棚所施的粥并不算多,勉勉强强能让难民们活下去而已。

斗米恩,升米仇。哪怕是鼎盛王朝也养不起这么多吃白饭的人。更何况是缺钱缺粮的李道隆。

而洛安在施粥一事,却是一传十,十传百般的传播开来。

不少离洛安近的难民们都是动身朝着洛安而来。

反正他们已经背井离乡了,去哪儿不是去呢。

若是去了繁华的地方,说不定还有机会活下来。

而洛安下面的难民是越聚越多,已经达到了数万人次。

每天都有几万张嘴巴等着吃饭,这让本就不富裕的粮仓如今更是捉襟见底。

就连负责赈灾的官员最近都是焦头烂额,头发都急白了几根。

那可是难民,人吃不饱肚子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若不是李道隆派了士兵每日拿着刀巡岗,不知要出多少乱子。

“主帅,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们的存粮已经不多了,春耕播下去的庄稼,要等到夏天才能收获。”

被众人尊称为明先生的幕僚一边说着一边焦急地在军帐中踱步,他身旁是同样一筹莫展的李周天。

“总……总不可能让他们活生生的饿死在洛安城脚下吧。”

李周天重重地叹了一声,他本以为打下了洛安便万事大吉。可没想到真正麻烦的还在后面。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

上位者的一个小小决策,可能就关乎到数万人的生死。

这可不比他们最开始造反在县城的那些小打小闹。

难民赈灾与存粮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是出了问题,搞不好他们打下的整个版图都会在刹那间崩溃,前功尽弃。

“这些难民们已经吃了几天的粥,不似先前那般虚弱了。那这粥确实不能这么无止境的施下去了,”

“城中百姓尚不能温饱,若一直施粥下去,恐引得大家怨声载道。所以我决定以工代赈,不知各位觉得如何。”

李道隆将早已准备好的几张书纸拿了出来,让在场的近臣们传看。

“道隆,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除了老弱妇孺,确实不能再给壮劳力白白施粥下去了。”

“若是这些人被有心人煽动,不知要闹出多大的乱子。”

李周天作为李道隆的忠实拥趸,第一个就率先表了态。

其余几个武将们也是纷纷点头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