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1960,带着亿万食品仓库 > 第400章 年代的第一辆国产电瓶车,问世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0章 年代的第一辆国产电瓶车,问世啦

电池已经生产好了。

一切都按林正辉给的标准规格生产,72V,四个加起300V了。

充满电开300公里左右不是问题。

“不错,不错,就是这样子。”林正辉看着这些四四方方的电池说。

然后对几个工人们说:“你们把推板车弄过来,给我送到钢铁厂那边去。”

“好的!”

现在钢铁厂,除了生产各种零件之外,也开始生产大小精铜电线。

县城附近一些村庄,已经开始通电了。

县书向林正辉保诺,半年之内,让县城下面的村庄,全都通电,免电费。

如此一来,可以替农民省下许多电费钱。

要知道,几十年之后,农民的退休养老金,才一百多块钱,夏天开空调的电费都交不起呢。

别说养老金,就说农村医保吧。

大家都知道农医保从20元到380元,然后报销的金额,不见提升多少,而且一年比一年多交几十元以上。

一个农民380元,两个老农民760元,相当他们领了半年退休金了。

林正辉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提前几十年贡献在自己家乡上罢了。

钢铁厂里。

现在分了三个部门,生产量非常可观,每一天大量的精铜电线,运往全国各地去。

还有一些出口到香江,再从香江那边出口到英格兰等国家去。

“厂长,这个玩意漂亮是漂亮,问题是说电池能循环使用吗?有开得多远?”几个副厂长,看着仓房里面几辆漂亮的电瓶车问。

要知道,这年代的摩托车,非常丑,也很高。

似乎专为男士打造那一种。

而林正辉设计的电瓶车,男女都可以用,高度不到一米左右,轮子小。

马达式的轮子,他们都试验过了,通上电之后,转起来的速度非常快。

最高可以开到50公里时速。

现在装上这红色的电瓶车之后,就差电池了。

“林同志说行,就行。”厂长认为这理论上可行的。

因为县城里推出一种中小型的电池,可以充电,循环使用。

照明非常亮,比起矿灯还要亮得多。

“来了,来了,说曹操,曹操到了。”几个副厂长,看到林正辉出来了。

后面一个工作,用手推板车,把新电池拉了过来。

不过在没有安装之前。

林正辉先检查一下。

“林同志,我们的人员检查过几次了,没什么问题,只要装上电池就可以走动了。”厂长对林正辉说。

“好的,你们把这些电池装上去,一辆装四块大电池,每一块72V。”

“真的能开动吗?”

“可以的,快装上去吧。”

这电瓶车的造型很漂亮。

不过前面两个大灯,是圆的,像手电筒般。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技术非常落后,能弄两个像手电筒般的车头大灯已经不错了。

在这年代的审美方面,不受影响,反而觉得它很漂亮。

当装上电池之后。

林正辉第一个开始试车了。

把它推出外面的公路去,坐上面的,一个扭动加油。

慢慢开起来……

“真的开动了……”他们十分激动地说。

要知道,如果这一种电能电瓶车推出后,绝对受欢迎。

而且价格也不是很贵。

如果说二百大杠自行车180元一辆,那么它280元可以买到了。

别忘记了,几十年之后。

还有一些电瓶车480元一辆呢。

280元的大团结,在这个年代里,相当2800元了。

林正辉开了一圈之后,非常满意。

然后给他们自己开去。

当然,这种电瓶车也要上牌。

别说电瓶车要上牌,在这年代里,自行车也要上牌,一年要交10块钱。

几个厂长,越开越喜欢,都舍不得停下来。

如果林正辉不是说有事和他们谈的话,他们还想回村子里,再开回来呢。

“林同志,你是说,大量生产这种电动车?”他们问。

“是的,虽然咱们国内经济不怎么样,没有多少人能买得起,但我们把目标放在外国去,赚大钱,给国家赚外币。”林正辉说。

电池方面,不用操作。

上一次林正辉带回来的电源黑泥土,足够全球电车的产量了。

而且这一次,他回来无数的雷电液,可以回收电池,循环利用。

只要在电池内,滴上几滴雷液,那么它和新电池没有什么区别。

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环境能源是未来企业家抢破头脑的资源。

“你等一下,我打电话给县书,让他过来开会。”厂长说。

要知道,现在的工厂,公司什么的,全都是国家企业,私人不能参与。

再过一二年,无资本家活动开始,国内所有的资本家,全都被清空,到移民到外国做生意去。

可以说,这一场活动,让国家的经济再一次落后十年以上的。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往往都是与政策方针有关。

那些资本家也是走投无路,才出发展去。

不然的话,所有的资本被充公掉。

因为一些大城市里,存在许多资本家,如这个年轻的魔都城市。

把县书叫过来,让他签字,分红支配等问题。

林正辉以技术,资源投入,生产一切由国企厂长操作。

但不得插手管理的问题,工厂赚不赚钱,都不能插手管理。

而且企业还有权把他踢除。

没办法,某些人思想非常保守,固执。

硬生生把国企吃到破产为止,反正亏空的,不是他们的钱,而是国家的。

上班下班,一个个磨洋工,坐等发工资,不见生产多少出来。

也是因此,未来十年后,国家不得不私有化,把一些年年亏损的工厂卖出去,或是合并等等。

把身上包袱扔掉,轻装上阵,才硬生生把国家的经济带动起来。

不然的话,会被那些蛀虫们,啃吃到破去。

“说好,虽然我不插手管理,但生产量一定要跟上去,月产多少,质怎么样,一定要抓好一点,如果月产量不足,就加班加点。”林正对他们说:“我可不想拿闲钱养闲人。”

“放心吧,咱们县城的产量,是全国排名第一,我们说第二,没有地方敢说第一。”县书拍胸膛保证说。

“公司的名,以英文名字,叫特拉期林分工厂。”林正辉想到这个时代,国内的人都是崇洋媚外。

别说这个年代,几十年后都是一样,以为外国人很吃香,实际还不如国内收入一半呢。

“成,没有问题,签字,我马上让人开搞,然后带你过去看看炼油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