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山有清风 > 第176章 或是山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灾时一药难求,阿浩如今可算是体会到这话的意思了。

他奉了段鸿许的命去找郎中,底下的人几乎把整座城的医馆都跑了一遍,却连个郎中的影子都没瞧见。

直到问了一个医馆附近铺子的掌柜他才知道,原来医馆里那些但凡是通些医术的,一早就被城里的有钱人给“请”过去了,那些大户人家里更是一下子扣了好几个。

就为着这大雨天里,家里人一不小心生个病啥的不好请大夫。

听到这话阿浩直想骂人。

这一个两个的是家里有皇帝吗?一下子要好几个郎中蹲在他们家伺候?

好歹也给他们留一些啊!

他现在都有一种想去踹门抢人的冲动。

眼下其他地方有没有人生病还不知道,但是地牢里的那个小孩身上起的疹子却是他亲眼见到了的。

虽然只看到了脸上和脖子上的,离得远也看得不是特别真切。

可是那症状确实跟府里的老人说过的时疫的症状很相似。

听说这玩意儿传人极快,地牢里面少说也有几百人,万一……

阿浩不敢继续往下想,只好一边派人到那些世家里面交涉,看看能不能先借几个郎中出来,一边又派人出城到附近的村庄里找找看有没有其他的郎中。

-

今日的雨比之前的小了一点,宋山山趁着雨小,拿了礼物和书稿往梁家去了一趟。

虽然她话里说着相信爹爹,但是心里总是忍不住担心他。

昨天她一直想着流民劫粮的事情,翻来覆去一整夜,怎么也睡不踏实。

以至于天还没亮,她算了一下大概的时辰就直接起床了。

“怎么忽然想在这会儿去梁家了?”

阿添手执着缰绳小心地驾着马车行走在长街上,冷不丁问道。

马车经过宋山山的提议改良,将车厢的顶棚从前面延长,平时驾车时也能避免日晒和淋雨。

只是今天这雨虽然是小了点,但却起了风,那雨水就像是长了眼似的歪着往他脸上飘。

“啊?”

宋山山刚神游回来,没听清他说的话,只愣愣的看着他。

阿添有些无奈,只好把话又重复了一遍,随后又问道:“我说你今天怎么了?怎么感觉你总是走神呢?”

“在担心你爹?”

“嗯。”宋山山这会儿破天荒的没有跟他怼上几句,直接承认了下来。

“昨晚我仔细想了想,那些劫咱们粮食的人如果真的只是灾区的流民,是饿急了才会抢吃的,按理说那时的他们饥肠辘辘,只怕是连走路的力气都要没有了,是怎么能将咱们一个车队的大汉给打伤的?我更怕那些是一些想趁乱生事的。”

宋山山一对弯眉似蹙非蹙,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半晌才接着道:“段二郎君去了江南办事,除了段家本家,梁家兴许也知道一些消息,我先去梁家探探口风,就辛苦你雨天行车了。”

“辛苦”二字她说得极为认真,惹得阿添极不适应。

“呵,这才哪到哪就辛苦了。”

阿添依旧是一副吊儿郎当的口吻,满不在意地把马车驾得稍微快了一点点。

然而抛下这一句后,宋山山不再说话。

以前在昭元山脚下住着的时候就常听爹爹说世道不安稳。

所以她除了在家附近放牛时,其余时候都不会一个人出门。

搬来凌州后,因为就住在城南附近,治安这一块管理严格,后来又因为酒肆繁忙,她渐渐的就忘记了这个世界并不像21世纪的华夏那么安全。

也忘记了这个世道上还有一种叫做山匪的东西。

山匪横行,他们不敢到凌州来作乱,并不代表着他们不敢到别处行恶。

尤其是如今江南水灾,人人自顾不暇,各地的官员们忙着救灾也没有太多精力管控。

他昨晚仔细回想了抱夏转述的话,越想越觉得这更像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抢劫。

而他们只伤人不杀人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为了能故技重施。

毕竟如果有大量人员伤亡的话,必定会引起当地官府的重视,不好再次下手。

所以……

宋山山眼神一暗。

这群人是要发国难财啊!

虽然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品节高尚的人,但是想到这个可能未免也觉得有些不齿。

更何况那些人抢的还是她们家的救灾粮!

而且她爹爹已经南下处理了,会不会碰上这样的事情还未可知,她怎么能不担心呢?

她们家才刚刚过上好日子不久,好不容易才从泥潭里面拔出来的,可经受不起什么损失了。

宋山山神思飞扬,只觉得还没过去多久,就被阿添点醒说梁府已经到了。

这几年常来梁家做客,梁府看门的小哥一看见这马车就知道是她来,连忙打了伞出来迎她。

“宋三娘子今日来得可巧。”

小哥打着伞站在马车旁,刚见宋山山就笑着说出了这么一句。

“哦?这话怎么说?”

宋山山小心的提起裙摆,就着他伸出来的手扶着下了马车。

小哥将她扶稳后,把伞往她那边偏了几寸,笑道:“我们家大老爷大夫人前些时候到家时,二娘子就说等这雨小了就请您过府一叙,不曾想三娘子您与我们家二娘子姐妹同心,送帖子的人正准备去呢您就来了,可不是巧么?”

“伯父伯母已经回来啦?”

宋山山闻言怔愣了一下,表情复杂地看向车厢呀了一声,“那我今日带的礼怕是不够了。”

梁姝与的父母常年不在家,平日里她上门时通常就是老夫人那边送一份,二夫人那边送一份,再就是梁姝与这里一份,梁臻与偶尔给他带一份。

虽然送的都不是什么奇珍异宝等珍贵物品,但也都是按着她们的喜好来的。

这么多年来她都习惯这么一套公式了。

没预料到这一个多月大雨连绵的,他们会选择这个时候归家。

现在尴尬了不是?

宋山山一向吃得开的厚脸皮这会儿竟难得浮出一层赧然来。

“三娘子这话就见外了,我们夫人平日不常在家,您平日里与我们二娘子交好,又常来探望老夫人,我们夫人谢您还来不及呢,怎会在意这些?您快进去吧,方才已经有人进去报了,这会儿二娘子只怕就等着您呢。”

门房小哥完全不给她尴尬的机会,一边说着一边将她请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