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512章 什么叫老牌投降国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2章 什么叫老牌投降国啊

郑国对于晋国的恐惧空前浓烈,一切只因为晋国去年出动四个军团与楚军爆发旷世大战,历经内乱的晋国又在今年再次出动三个军团,觉得晋国君臣疯了的同时,惊诧晋国的底蕴还真是深厚且舍得。

没搞懂状况?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可能势力范围广袤,人口也是众多,不一定能够将人口与资源利用起来;一个有着众多人口且不缺资源的国家,能够将人口与资源利用起来,即便是屡战屡败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国家。

晋国可没有屡战屡败,他们甚至时不时就爆发一场内乱,结果还能一次次派遣大军出征,怎么可能不令人感到畏惧。

“楚国一样疆域广袤且人口众多,看似对一次次的损失不甚在乎,却是不像晋国表现出来的执行力。”

“楚国答应出兵救援,从答应下来已经过去三个月,征召命令却是没有下达。”

“晋国去年又是大战又是内乱,今年春播结束就有十余万大军南下。”

“从晋国与楚国的执行力来看,在争霸的决心方面,显然是晋国君臣的决心更大!”

讲那些话的人是郑国的公孙侨。

对公孙侨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可以称呼子产。

只不过,子产是公孙侨的“字”,不是像楚国重臣会有一个以“子”为前缀的“号”。

看子产的前缀能够知晓其人的出身,他的祖父正是郑穆公,父亲是公子发。

今年,子产不过才九岁。

公子发看着年幼的儿子侃侃而谈,讲得话还听起来非常有道理,由于早已经习惯的关系,倒是没有感到多么震惊,有得只是高兴后继有人。

“十余万晋军南下,抵达都城之前未历经一战,兵临城下也不着急作战。你觉得他们愿意大打吗?”公子发会经常询问子产的意见,儿子有这种才能,问起来没有觉得羞耻。

子产苦笑说道:“他们是来复仇啊。”

去年,郑国趁晋国内乱实施入侵。

当时的子产就觉得庙堂的老爷们一定是脑子被门夹了!

晋国很强!

楚国也很强。

郑国为了生存一直在晋国与楚国来回投降。

结果怎么回事?郑国竟然敢主动侵略晋国!

脑子没有被门给夹坏,能在实力完全不如人的时候,干出入侵强国的事情?尤其还是用偷袭的方式,并且是趁着对方内乱去偷袭。

简直是太遭人恨了啊!

是的,去年郑国没有对晋国宣战,出兵偷袭了晋国的“虚”和“滑2”两个地方。

到现在,子产面对公子发的提问,脑子里想的是:“父亲看起来也不太聪明的样子。”

讲事实就是,郑国这数十年来干了太多令人窒息的操作,一看就是庙堂皆尽蠢货。

拿一件最简单的事情来评价,一个国家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信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当权才能干出这种事情?偏偏郑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那样干,足足三四代人那样操作了。

结果是什么?郑国拿投降成为习惯之后,不止得不到晋国和楚国的丝毫信任,搞得当今天下没有诸侯瞧得上郑国。

偏偏郑国欺负不敢动真格的宋国能够打赢,搞得郑国君臣还以为自己起码欺负晋国和楚国之外的国家没有问题。

其实,那是楚国给予宋国极大的压力,宋国常年拿出七成以上的兵力在应对楚国,从来没有认真应对过郑国。

郑国因为总是能够从宋国占便宜,导致郑国君臣真心觉得自己不弱。

很矛盾的地方在于,觉得自己不弱的郑国,他们每一次面对晋军或是楚军又总是会被摁在地上摩擦。

“去年,齐国、鲁国等诸侯,他们坐视晋国与楚国大战。”公子发说道。

子产知道公子发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怀疑晋国无法镇压诸侯。

现在知道子产为什么会觉得郑国大臣素质堪忧了吧?

晋国与楚国在“赭丘”一战,晋军取得大胜。

然后,郑国君臣以为晋国内乱了一次,并且晋国的内乱持续不到一年,认为晋国要不行了。

晋国频繁发生内乱,暂时没有因为内乱而无法对外用兵,甚至内乱之后对外用兵得更凶。

“去年,诸侯并未坐视。”子产说道。

晋军与楚军在“赭丘”大战的时候,晋国阵营的诸侯联军正在帮助宋国抵御楚军的入侵,哪能够算是坐视。

别说晋国在“赭丘之战”获得大胜,正是对诸侯最有威胁力的阶段,一个人脑回路正常的话,怎么会出现晋国不行了的错觉。

父子俩正聊着,有家臣前来禀告,说是晋军正在抵近。

“去看看。”公子发提议。

子产自然跟上。

公子发当然是郑国的公族,只是他本人没有太大的权势,家族实力也只能算一般般。

他们随大流上了城墙,对外看去已经看到列阵静立的晋军。

城外不止有晋军。

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的窘境,没有守军会在进行城池保卫战的时候,将所有部队缩回城内,一定会在城外保留相当数量的部队。

因此,郑国都城之外的一个要地,其实是分别驻扎了部队。

那一支逼近“新郑”的晋军,他们摆开阵势,面朝的方向便是郑军在城外的其中一个军营。

“是晋国新军。”

“范氏先主刚刚过世不久,范氏新主就率军出征。晋国是多恨我们啊?”

“晋国与列国不同,时逢国战可以不用守丧。”

说的是守不守丧的问题吗?

多数的郑国贵族心忧楚国的援军怎么还不到。

一些了解晋国的郑国贵族,他们害怕晋国会不愿意接受投降。

没有错,面对晋国出兵报复,郑国君臣根本没有想要硬碰硬。

郑国君臣已经在庙堂上商议完毕,楚国的支援没有到之前,他们会先向晋军投降,等楚军到了再向楚军投降,随后跟楚军一块打晋军。

这是什么操作?

反正就是一些掌权的大聪明不想单独面对晋军,想用投降的方式逃避交战,避免在交战中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

等楚军到了向楚军投降,再与楚军一块对晋军作战?原因是郑国君臣现阶段比较看好楚国。

且不提郑国君臣怎么会在“赭丘之战”有结果后,为什么仍旧看好楚国。

郑国君臣面对晋军的压力,想搞那一系列的操作,是不是很令人窒息?

然而,那种令人窒息的操作,不止一次在郑国身上发生了。

在晋军这一边。

出动的军团是新军,出征的一众卿大夫却是全部到了前沿。

“只等郑国派人来投降了。”士匄不是用疑问句,完全是使用笃定用词。

没有办法的事情,无论是哪一代人掌权,晋人真的搞不懂郑人的脑回路。

尽管晋人搞不懂郑人的脑回路,发生的次数实在是太多,完全是被整得习惯了。

果然,没有等晋军敲响战鼓,有郑国的使者前来。

“我们要投降。”郑国使者看到晋国一众卿大夫,很直接提出来意。

智罃更直接,问道:“愿意交出多少人口和物资?”

郑国使者答道:“一千人以及两千石各类粮食?”

比较诡异的事情还在后续。

智罃现场跟郑国使者讨价还价,晋国这一方要求多一点,郑国那一方要求少一些,互相砍价最终定格在郑国支付两千人和五千石粮食。

“请贵方耐心等待十天?”郑国的使者提出请求。

晋国这边,智罃直接翻白眼,其余卿大夫都有人忍不住笑出声。

为什么发笑?

难道是郑国答应的赔偿,后面不会支付吗?

不是的。

郑国一定会支付赔偿,只是最终的质量取决于接下来发生交战,到底是晋军赢或是输了。

所以,智罃从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回事,愿意接受郑国的投降,根本原因是知道需要等楚军北上,两边看交战情况再为这一场战役来审判郑国的结果。

要是晋军打赢的话,郑国第一次投降答应交付的人口和粮食在质量上会很好,郑国还要支付更大的第二笔战败赔偿。

换作是晋军输了?那可就别怪郑国挑一些歪瓜裂枣来作为第一次投降的赔偿了。

郑国没有交战就进行第一次投降,千万别以为他们糊涂或是傻。

事实是什么?哪怕再怎么自负,郑国君臣真的知道打不过晋军,一旦交战可不是付出两千人口和五千石粮食,没有人可以事先正确预估代价,只是代价一定比付出两千人口和五千石粮食更大!

而晋国一众卿大夫明知道怎么回事还答应下来,更大的因由是想一次性解决,不是贪图那些小便宜。

所谓的一次性解决,当然不是打得郑国灭亡。

晋国已经好久没有攻灭诸侯,并不是办不到,主要是楚国没有屈服。

如果晋国对中原诸侯实施兼并,要对付的绝不是楚国或个别不安分的诸侯,到时候该是诸侯站在楚国那边来征讨晋国。

楚国也是面临着晋国相同的情况,他们近数十年来明明动动手指就能灭掉一些国家,同样是一直在忍耐着。

当然,楚国不是害怕南方诸侯联合起来进行对抗,他们纯粹就是不想刺激中原的列国。

郑国的投降被晋国所接受。

接受了郑国投降的晋军却是没有撤离。

双方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只能说是相同的见怪不怪。

不久之后,得到召唤的齐军、宋军、卫军、鲁军、曹军、邾军先后抵达“新郑”郊外,完成与晋军的会师。

宋国正在面临楚军的入侵,他们怎么还有部队来“新郑”与晋军会师呢?

“我们要向伯国求援,自然需要先为伯国做贡献。”华元给的是这个说法。

讲事实就是,宋国历代君臣都清楚面对着什么样的邦交环境。

清楚自己出身的宋国从不敢大肆扩张,只有真正遇到好机会才敢扩张一波,成不成功都会向周天子以及当世霸主加大进贡份额。

宋国需要求援的时候,他们也不是用理所当然的方式索取,每每会先帮求援对象一把,无论是帮了大忙或是小忙,再谦卑地请求支援。

因为宋国这么懂事的关系,无论是齐国或晋国当霸主,哪怕是出于需要宋国盯住楚国的因素,前后两任中原霸主在支援宋国的速度和力度都很快、很大。

晋国的一众小弟率军抵达。

齐国被要求三军齐出,齐君环很轻易答应了下来,由高固率军前来。

其他诸侯?鲁国只被要求出动一个军团,卫国来了两个军团,曹国和邾国意思意思就各自出动一个“师”,宋国却是来了三个军团。

正在面临楚军入侵的宋国,他们竟然支援了晋国三个军团?这纯粹是依靠“商丘”的城墙高和厚在抵御楚军,再无视“商丘”周边可能出现的损失。

宋国出动三个军团支援晋国,是不是显得很恭顺?

那么,晋国好意思不去支援宋国吗?

今天,智罃特地喊来华元,再将郤至和楼令召唤到场。

几个人闲聊了一小会,马上进入正题。

“贵方的都城已经被楚军围困,不要在这边过多逗留。”智罃先对华元讲话,再看向郤至和楼令,说道:“二位统率下军奔赴宋国,协助宋国打退楚军?”

华元演技很差的露出诧异的表情,喊道:“这怎么能行呢?我们可以等这边战胜楚军和郑军,届时伯国再出兵救援。”

这位华元刻意表演,一来是想让晋国卿大夫们领情,再者就是觉得晋国支援一个军团不太够。

“这边有两个军团以及众多盟友完全足够了。”智罃论演技可不输给谁,一脸关切地说道:“还是先给贵方的都城解围。”

郤至不知道有没有看出两人在刻意表演,说道:“下军独自去,完全有能力给‘商丘’解围,甚至能够暴打楚军。”

同样在场的楼令能怎么样?他自然要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样,说道:“是啊,我们一个军团再加将近四万宋军,完全够了。”

几乎将邦交技能点满的华元,他能够察觉到晋国三位卿大夫的坚决,尽管心里十分不满意,还是满脸感恩戴德地说道:“伯国的恩情,还不完啊!”

在晋国和宋国的交往中,双方其实就是各取所需。

只不过,晋国与宋国的长久交往,相处下来确实都感到很愉快。

翌日的一大早,晋国的下军和宋军就拔营出发。

郑国君臣先是收到楚国令尹子重率军北上的消息,再看到有一支晋军随同全体宋军离开,好些人又觉得自己行了……

。。。。

先来四千字,今天还有六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