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康王府的第一晚,陈冬月终于又拥有了一间独立的房间。
君澜原是要跟她一起睡的,可闵尚宫却派了两个跟君澜差不多年岁的小丫鬟来伺候她。
小姑娘在一起,哪怕是主仆之间,那也是叽叽喳喳话多得不行。
女孩儿们聊得欢畅起来,连陈冬月偷偷溜了都没人知道。
于是,已经有两日没联系小尤的陈冬月,先是从空间里拿出了小尤的书信瞧看。
书信上说,打从上回青山手作在汉服文化节上大放异彩,拿到了服装秀的第一名之后,订单就已经排到了年后去了。
这些天,她正在看地方,准备自己在那头也搞个工作室,手搓汉服。
要不然,就按照陈冬月这里的生产情况,那订单估计排到三年后都不一定做得完。
另外,小尤还说,他们当地的文旅部门,想要让小尤牵头,在十月的旅游节期间,搞一个大型的古风实景剧本杀活动。
这对带动他们那里的文化旅游,和几个着名景点的开发,都会有很很大的促进作用。
剧本杀的本子,文旅部门已经给了小尤,她现在主要得负责组织汉服爱好者报名参加活动,和给参与者提供一部分的服装饰品,另外再给大家普及一下汉服的各种制式和穿戴的方法。
对此,小尤已经焦虑了好几天了。
她说自己虽然参加过不少cosplay,但是之前自己只是个coser,现在成了主办方.......她一下子就惶恐了。
一会儿担心组织不起来人,一会儿又担心组织了太多人。
而且因为自己太忙了,小尤都很久没有跟白瑞正经约会过了。
再加上白警官在刑侦队,本来也挺忙的,所以两个人约会时间,基本都要在晚上十点之后。
结果几乎每次压马路,要不就遇到变态尾随独自晚归的女性,要不就遇到吃多了酒,吵架打架寻衅滋事的。
最夸张的一次,他们还遇到了十点之后,广场舞大叔大妈还在广场上跳舞,然后被人泼粪的事儿。
每次白瑞都会忍不住去管这些事儿。
于是乎,两个人的深夜约会,就成了治安巡逻。
对此,小尤也不能有什么抱怨。
毕竟晚上十点之后才能有时间约会,也是因为她自己白天实在是太忙了。
她跟陈冬月说,人生真是好烦恼哦。
所以,陈冬月给她写回信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这算什么烦恼?我们现在的生活,才叫有一点点刺激。
然后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把事儿跟小尤交代了。
为了以防万一,陈冬月还给小尤写了份单子,让她准备妥当她需要的东西。
单子上的东西,有些需要去厂商定制,有些还得去找源头供应商。
半夜。
小尤拿到了迟来了两天的信,吓得连忙打开了手机App,定下了去往福南留阳的高铁票。
姐现在有钱了,订的还是商务座。
不管心里多慌,小尤也知道不能亏待自己。
两小时后,她就出现在了高铁站。
冬月,等着姐,姐这就去撒钱去!!!
...........
与此同时。
都城里的大小官员,这两天,也一直处于一种,迷茫,焦虑,无措的状态中。
皇帝丢了。
皇帝,居然丢了!!
深居内宫,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完全不能自理的皇帝,居然丢了。
怎么搞的?!
谁都不知道,具体的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毕竟皇帝丢的那天晚上,朝臣们正急着跟底下的幕僚门客,和同门师兄弟,同僚等等商量各自的站队。
他们那个时候,能选择的,只有齐王和宁王。
毕竟那俩货不知怎么搞的,居然会在宫门口带着自己的亲兵,大打出手。
可谁能想得到.......两方打着打着,已经明显占了优势的齐王,突然就撤了。
宁王的人说,他们看到有人从宫里匆匆出来,跟齐王说了什么,齐王才突然带人走的。
于是,有路子的人,就开始打听,宫里到底出了什么事儿,让野心勃勃的齐王突然连皇位都不争了。
当时有人猜想,可能皇上突然下诏,禅位给齐王了。
所以齐王就不用再跟宁王拼个你死我活,去夺取皇位了。
可让大臣们万万没想到的是,齐王在走后不久,便派了一队人马,匆匆出了都城。
而且,宫里的消息,也在天亮之前传了出来。
那就是,皇帝,不见了。
至于怎么不见的,被谁偷的,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
淑妃此时作为后宫位份最高的妃嫔,也顾不上什么规矩不规矩了。
她连夜,不,准确来说,是在天色将亮未亮之际,就召了左相右相,外加兵部尚书程奇。
为什么淑妃只叫了这三个人?
左右相,不用多说,毕竟人家是相爷,皇帝丢了这种事,瞒着谁,都不能瞒着这两位。
要不然这么大的锅,淑妃一个人也背不起。
至于说同知兵部尚书嘛.......一来淑妃也姓程,虽然和程奇不是亲兄妹,却也是堂亲。
淑妃稳坐中宫这些年,除了自己的手段之外,也离不开亲族的帮忙。
所以此时,她自然是要仰仗程奇的。
于是乎,三位朝堂高官,匆匆赶到了皇帝日常召见大臣用的御书房。
这三人其实早就已经打听到了,皇帝失踪的消息。
可他们心里头也有无数的问号。
皇帝,到底是怎么丢的?!
淑妃揉着太阳穴,说自己也不知道。
此时此刻,她只知道,皇帝不见了,连带着伺候皇帝的汤公公和被留在皇帝寝宫内的四个大夫,也一并消失了。
面对这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情况,三位大臣,也一下子慌了神色。
程奇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调了正在都城远郊的禁军来,封锁全城,仔细搜查。
孟相有些犹豫,他怕万一有人劫持了皇帝,动静再闹的那么大,绑匪一慌,再撕票了怎么办?
不是说连带着汤公公和御医都不见了吗?那这会儿皇帝应该还活着的吧?
一听孟相反对禁军入城,伊相想也不想,便站了程奇这一边。
他倒也不是专门为了跟孟相作对。
主要他是站宁王的。
这回皇帝突然不见了,第一手消息就是淑妃他们放出来的,第一个跑的,也是齐王。
就这情况,是个人都会猜测,皇帝是齐王和淑妃里应外合偷出去的吧?!
虽然搜查全城这件事儿,是程奇提出来的,有点奇怪,但是.......奇怪就奇怪吧,反正伊相能确定,人肯定不是宁王偷的就是了。
而淑妃听孟相说,万一宣布全城搜查,皇帝就极有可能被撕票。
她便立刻同意了搜查的提议。
皇帝在她眼里,其实早就该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平日里千年山参吃多了,人都已经那样了,最后一口气,居然还吊了一个多月没死。
快死。
死地越快越好。
只要皇帝死了,她和齐王就有一百种办法,弄死宁王。
于是乎,三票对一票,孟相也只能接受调禁军来搜查全城的提议。
不过想要调动禁军,首先必须要有圣旨。
好在皇帝虽然丢了,但是左右两相都在。
大荣朝除了皇帝之外,皇帝亲信的两位丞相,包括皇帝信任的老师和大学士,都是可以代替皇帝,草拟圣旨的。
两位相爷草拟好了圣旨,再交由枢密院审核,通过之后,再交由六部评定,都没问题之后,掌印太监便可以加盖玉玺,颁布天下。
现在这种要紧关头,伊相爷顾不得什么规矩不规矩了,他让人立刻叫了枢密院和六部的人来御书房,自己则开始草拟圣旨的文书。
淑妃也差人去喊了掌印太监,让他准备好玉玺,等圣旨拟定好了,直接就盖章送出去。
可被差遣出去的小太监,足足找了半个时辰,都没找到掌印太监。
众人瞬间就觉得此事不妙。
于是在淑妃的带领下,一群人冲进了平时存放玉玺的御书房内厢房。
此时,内厢房里头的大柜橱上,还上着大锁。
伊相立刻让圣卫军的人,把大锁砸开。
橱柜里,存放玉玺的盒子.......丢了。
玉玺,大荣朝一共有两个。
一个是开国皇帝留下的。
另一个,则是这任皇帝的。
他们大荣朝的规矩是,传国玉玺,代代相传。
但是每任皇帝,都有自己的玉玺。
皇帝自己的玉玺,在皇帝驾崩的时候,会随皇帝一起埋藏在陵寝中。
所以哪怕这代皇帝的玉玺不在,只要传国玉玺在,那圣旨都可以盖章认真。
可现在......两个盒子都没了。
连传国玉玺都丢了。
淑妃当场就晕了过去。
皇帝丢了,还则罢了。
现在连传国玉玺都丢了.......那下一任的皇帝,可就名不正言不顺了啊!!
要知道,太祖皇帝在驾崩前,可是有口谕的。
这传国玉玺,必须由每一任皇帝代代相传。
哪代要是没有传国玉玺,那这皇位,就算是名不正,言不顺。
此时,看到空空如也的柜橱,孟相和伊相,只觉脑袋都要裂开了。
这玩意儿.......就说了不能让太监保管吧!!
这下好了,皇帝丢了,玉玺丢了,老祖宗的江山基业,估计也快了。
完犊子。
一起死了算了。
哎。
孟相在心里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