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我和闺蜜交换物资成富婆 > 第480章 人力资源,不可浪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0章 人力资源,不可浪费

府城施粥三日后,效率总算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老百姓们习惯了按照定量取粥,倒也没再闹出什么乱子来。

而在这三天里,麻经承抓的人,也不下百人。

这些人总不能关着他们,让他们白吃白喝吧?

孙大人说,按照大荣朝律例,轻犯一般关上个半年一年的,也就放了。

不过他念在被抓的人,大部分都只是初犯,且很多也没造成衙门的实际损失,故而~~~~~这些人可以不收监,但是得替衙门干三个月的活。

具体什么活呢?

很简单。

有体力的,就真的被拉去了南北城门的军队里。

即便现在城里城外正僵持着,还不需要有人上战场打仗,但是喂马挑水,劈柴烧火,这些总得有人干吧?

被拉去的壮丁,倒是正好能帮忙干些杂活。

另外一些妇孺老弱,则被孙大人拉去了城北荒地里,挖野菜,晒菜干,顺便还能开个荒。

至于种粮种菜啥的,孙大人说还是歇着吧。

一会儿别皇帝都换上了,种粮都只有半寸高!

关键种粮还需有粮种,对于目前只想熬过两三个月,坚持走不可持续道路来说的孙大人来说,可真不愿意掏这么多粮种出来。

所以,还是挖野菜吧。

无本的买卖,怎么都不会亏的。

虽然这会儿已经是秋日,野菜肯定没有春日里那么多。

但是开了花的蒲公英,嚼不烂的马齿笕,能当柴烧的野荠菜,菜比命还苦的苦麻菜,这些拉拉杂杂的大颗老野菜,比春日里的嫩头,可占分量多了~

虽说老野菜大多不怎么好吃,还有点儿苦哈哈的,但是万一闹起了灾荒来,这些不都能煮粥里吗?!

大部分野菜,还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万一真要饿死了,也能走得不上火。

不是挺好吗?

做个清凉的鬼,总比做个上火起一嘴燎泡的鬼要好多了。

关键是,城北的荒地开垦出来,来年还能种南瓜。

陈冬月说了,别的她没有,南瓜种,管够~~

就按照陈冬月种的南瓜的产量,孙大人觉得几顷的荒地,大概就能养活全大荣朝的人了。

于是乎,在之后的日子里,聊城的百姓们,不单单能吃到南瓜粥,薯蓣粥,南瓜薯蓣粥。

还能吃到清热解毒的各种野菜粥。

为了让野菜粥显得不那么单调,乏味,只要是发野菜粥的日子,每户人家还能免费分一小份的茄子干,或者萝卜干。

别说,还真别说,那茄子干特别的耐嚼。

老的小的,一条茄子干能嚼一下午。

时间过了三天。

三天。

又三天。

城内渐渐也有了解除宵禁的时候。

不过时间比较短,就是每日放粥的一个时辰,大家可以在指定区域内走动走动。

有趁着这个时候去看个病,抓个药的,也有趁着一个时辰的时间,回个娘家,去个婆家的。

总之因为有了放风时间,老百姓对衙门的抱怨,也少了不少。

甚至还有人觉得,要是日子一直这么过下去,倒也不错。

毕竟有人管吃管喝,也不用争不用抢。

虽然每天都只能混个半饱吧~~~~但好歹可以躺在家里,啥都不干啊。

这多好啊。

当然,有人满意,自然就会有人不满意。

特别是那些行商之人,每天都会趁着放风的时间,跑去府衙打探情况,问问聊城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解封。

这个时候,孙大人就会把城外的形势说得特别的紧张。

什么叛军把人头当成球来踢啊,什么路过的商队皆被洗劫一空啊,什么路过叛军的老母猪都会晚节不保,等等诸如此类的吧。

这把商户们听得,都一愣一愣的。

然后出了衙门,一个个都回头吐口水。

说这孙大人还真把他们当成二傻子了。

撒谎都不愿意走心。

还真当他们不知道,外头太平着呢!

只是几个王爷想要夺权,康王这老六选择做缩头乌龟而已。

还老母猪都晚节不保.......听听,这是读书人能说的话吗?!

“这倒也没有胡说,我听说啊~~~~~~”

商户里头有人突然卖起了关子。

其余几人呼啦啦全围住了他,要他把听说的,详细编一编。

哦不是,是详细说一说~~~

这八卦一说,众人哄笑一场,回家除了骂几句天王老子,别的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聊城的日子,在内外对峙中,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陈冬月说,聊城现在就是风暴中心,所以一切都看着风平浪静。

但是,聊城之外,应该已是腥风血雨,混乱不堪了。

这说法,没毛病。

没有皇帝的都城,表面上看着还算平稳,但在平静的表面下,却是暗潮~~~~~涌动吗?

不不不。

实际上,少了皇帝,朝臣也好,勋贵也罢,面上看着都急得不成人样了。

有听说了皇帝目前在聊城之后,就喊着要去给皇帝送药、送大夫的王孙贵族。

更有哭天抢地,说一天见不到皇帝就活不了,这就要去聊城见皇帝的朝中大臣。

被人从眼皮子底下偷走了皇帝的淑妃,更是茶不思,饭不想,半个月的功夫,活活饿瘦了半斤。

吓死。

皇帝要再不回来,淑妃饿瘦的半斤体重,怕是又要涨回来了。

另外,还有不少传言,说康王为了谋权篡位,把皇帝给掳走了的。

也有说是齐王和宁王二人逼宫,是康王把皇帝救出都城,避免了一场父子间的屠杀的。

面对这样的传言,康王倒是无所谓,毕竟他人在聊城,这样的传言,压根到不了他耳朵里。

可齐王和宁王二人,却因为要及时掌握朝中态势,所以人都在都城啊!

听闻了这样的传言,怎能让他们不恼火?!

于是乎,两位王爷开始着手调查,到底是哪个杀千刀的,胆敢把事实都给说出来了!?

结果查来查去,居然查到了永定禅寺的释能方丈身上。

两个王爷即刻就让大理寺,去把那破和尚给逮了起来。

他们倒是想看看,没了皇帝的支持,这个破和尚还能掀出什么风浪来。

如果和尚认了自己说实话,不是,是造谣的罪名,那齐王就说,赏和尚个痛快,一刀了解就行了。

但他要是不认~~~~~那就给他十刀八刀,再让他死。

反正总归是一死,就看他是要死得痛快点,还是死得痛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