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议事堂内。
“不知王爷命世子前来有何吩咐。”
高延优对公孙康十分恭敬。
公孙康肃然道:“我们收到消息,唐军海军已经到达倭岛,根据我们的判断,他们很有可能在百济登陆。”
“他们有多少船只?”
听公孙康这么说,高延优已经猜出对方找他的意图。
“约莫二三百条船,不过其中有三十多艘福船!”
公孙康得到的消息还是基本准确的。
海上的渔民很多,这些事情根本瞒不住,而且通过船只的数量,就能推算出唐军的兵力。
“小王手里倒是有些船只,但那些福船个头太大,恐怕我们不是对手。”高延优有些担忧。
“大王放心!”
公孙康摆摆手不以为然:“到时我们也会出动五百多艘战船协助,到时我们两家千余战船,我就不信挡不住他们!”
“太好了! 有贵军相助,必能击败唐军!”
高延优一听辽军也会出动舰船不由信心大增。
两人和一众大臣又聊了一些细节后,高延优为公孙康准备了酒宴。
酒宴十分丰盛,而且还有高句丽的舞姬作陪,但公孙康却提不起一点兴致。
没办法,这些舞姬的长相连辽王府的婢女都赶不上。
酒宴结束时已是傍晚时分,高延优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扶着回了寝宫,而公孙康则在侍卫的簇拥下前往高延优给他安排的住处。
“你们在这儿等着!”
公孙康对侍卫说了一句,便向一处幽静昏暗的角落走去。
侍卫们会意,加强了对周围的戒备,禁制一切人员靠近。
“世子!”
公孙康刚走入角落,一个满身香气得娇躯便扑到了他怀里。他也不客气,立刻便抱住了对方的腰身。
“嘿嘿,婵儿,想我了吗?”
公孙康抱着这具弹软火热的娇躯,手已经将裙摆撩了起来。
“世子,奴家每天都在想你,盼着你来,世子肯定已经把我忘了!”
杜婵娇嗔道。
“婵儿这么美,我怎么会忘了你!”
他说着用手一摸,愣了一下,“你这狐媚子,是不是已经等不及了!”
“世子,你坏死了!”
“诶呦,别这么猴急!”
“呼——”
很快,两人便纠缠在了一起。
……
慰礼城是百济的国都。
经过上一次高句丽的进攻后,这座城更加破败了。
城内,满是泥泞的街道上鲜有路人。
沿街破败的商铺门可罗雀,街边满是一脸菜色衣不蔽体的乞丐。
此时,一名身穿黑色长裙头戴帷帽的女子,在四名壮硕男子的护卫下走向路边一家饭馆。
由于生意太过冷清,掌柜正靠在桌子上支着下巴打着瞌睡。
“掌柜!”
女子唤了一声,掌柜似乎没有听到,依然鼾声如雷。
“掌柜!”
女子提高了嗓门。
“诶呦!”
掌柜被吓得一哆嗦,险些一个趔趄栽到桌下。
“喊啥,吓死老夫了!”
他稳了稳心神没好气地瞪着眼前几人。
不过,当他看清对方的衣着,微微一愣:“你们是汉人?”
“不错!”
女子点了点头。
“诶呦,我也是汉人,咱们一家人呀!”
掌柜大喜,赶紧招呼几人进店里坐。
自从该死的高句丽入侵百济后,在百济做生意的汉人和倭人跑了大半,而且生意一落千丈。
已经十几天了,除了乞丐上门讨饭,几乎没什么客人。因为赚不到钱,他把跑堂的都辞退了。
再过几天,如果还没有客人,他便打算关门歇业。
没想到,今天终于有买卖上门了。
看这几人的服饰,应该来自官宦人家,今天他可得好好宰一刀。
几人进店坐下,女子摘下了帷帽。
看到女子娇媚的容貌,掌柜眼睛有些发直。
此女不是别人,正是改名裴蔓的来莺儿。
诸葛瑾带着使团乘船前往百济,随行人员有三百多人。
这些人中,除了书吏、护卫外还有“承影”秘谍。
在这些秘谍中就有裴蔓。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她很快就接到了任务,而且表现突出。也正因如此,她很快便被提升为百户。
王三也没想到裴蔓在“承影”居然混得如鱼得水。
不得不说,美女到了哪里都受欢迎。
这次卫宁出海,裴蔓作为“承影”秘谍也一同跟随。只是,他们并不和卫宁在一条船上,卫宁更不知道她跟着来了。
几天前,诸葛瑾出使百济,需要“承影”秘谍跟随,而\"承影\"也需要在百济布点。裴蔓得知此事,便自告奋勇跟随前往。
“不知几位想吃点什么?”
掌柜回过神来,满脸堆笑地介绍自家菜品,说得唾沫横飞。
不等掌柜说完,裴蔓摆摆手:“我们不是来吃饭的!”
“啥?”
掌柜眉头一皱,立刻拉下脸来。
他嘚啵了半天说得嘴都干了,敢情都白说了。
裴蔓看掌柜的表情,不以为意,淡淡地道:“我们想买下你的店!”
“买店!”
掌柜闻言一愣,有些难以置信:“你是说,要买我的店?”
“对!”
裴蔓秀眉一挑:“说个价?”
掌柜又打量了对方一眼,这些“汉人”是不是脑子有病。
最近生意这么差,他这店都快关门了,对方居然还要买下来。
不过,有人买店他求之不得。
“几位,我这店开了多年,有不少老顾客,本来是不想卖的。”
他叹口气道:“不过,我岁数大了,也做不动了,如果你们诚心要,看在大家都是汉人的份上!”
他想了想试探着伸出三个指头:“三十万钱如何?”
其实,他这店现在根本没人买,就算生意好的时候也不值三十万钱。
“好!”
裴蔓答应得十分爽快:“写契书吧!”
掌柜闻言心想,坏了,要少了!
双方很快便进行了交割。
裴蔓付的都是唐国“金元”。
看到她拿出“金元”,掌柜眼睛亮。
这可是好东西,今天他可真遇上“冤大头”。
“金元”是唐国在两年前推出的。
一开始只是投入了少量的“金元”和“银元”,没想到因为工艺高,成色足,携带方便,立刻就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在黄河以北,“金元”和“银元”已经成了硬通货。
不仅如此,“金元”和“银元”还随着商人流到了倭国和朝鲜半岛,同样受到了欢迎。
尤其是“金元”最受青睐。
而且,由于“金元”供应量实在跟不上,之前还是一“金元”兑换一万钱,现在已经暴涨到了一“金元”兑换三万钱。
所以,裴蔓只付了十个“金元”便搞定了买卖。
掌柜收好钱正要满心欢喜地准备离开,这时一名十五六岁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女孩,摇摇晃晃地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