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老钟打发掉之后,自己拿起相机,拍了一些照片。
“要留念?”言景时不知何时来到她身后。
“不是,我前期没有拍照片,后期是需要补上的。”
虽说现在是电子时代,但不是人人都上网的,报纸跟杂志还是有人看的。
言景时静静的在旁边等着。
杨初月以为他一会就离开了,可是等她连拍了好几张,他都没走,她不由得停下手头的动作:“你不用等我的。”
不然他晚上又要加班了。
“没事,这么点时间还是有的。”言景时目光绵长而悠远。
杨初月害怕沉溺在里面,赶紧移开了目光。
言景时的存在感极强,就算他什么都没做,没说,杨初月还是没法忽略他。
她稍微拍了一些照片之后,就跟他回去了。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吃饭时间还没到,杨初月就跟言景时一头扎进了书房。
她把图片稍微整理下之后再写了篇稿子,弄完发给编辑之后,就下意识的打开网页。
洪灾的视频,依旧在热点上。
她点开来看了看。
视频里的自己,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满脸的雨水,雨衣前面的贴在身上,后面的『乱』舞。
姿态别说优雅,用狼狈来说还是好听的。
下面的评论,有关心灾区群众的,也有同情她的,更多的是佩服她的。
有一条留言,吸引了杨初月的注意。
#此记者以前是当娱记的,有个外号叫拼命三郎,简称三郎,你们不造吗?#
底下有上千的点赞跟评论,把这条留言顶到了最上面。
从此,杨初月的三郎名号,众所周知!
她关掉这个视频,看向下一个。
很快,就到了最后一个视频。
得知无人员伤亡之后,众人的关注点,慢慢的发生变化。
人都是这样的,对一件事,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过了,也就过了。
从最开始的单纯关注灾情,到关注记者,最后,开始关注杨初月后面的人。
原来,最后的采访视频,杨初月背靠着树,头顶却有一把大伞。
大风大雨中,那伞特别的稳,一点都不摇晃,而杨初月双手拿着话筒,根本没有去撑伞。
那只有一个可能:她背后有人。
她还能靠着树,而后面的人,只能站在树后,在那样的情况下,就算单手抱住树,也很容易被水冲走。
下面的评论立即就炸了。
有人说她只顾自己出名,不顾别人的安危。
也有人说她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毕竟作为记者,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播报新闻。
更多的却是指责,说她明明娇气,还要装无惧,自己想死也就罢了,还要拖上别人。
当然,还有一大部分评论是对后面的人的好奇的。
说他傻的,笨的,都有。
杨初月看别人骂自己的评论没多大的感觉,看到后面的那些污蔑言景时的,当即炸了。
她立即登录账号,发了一长段的解释:撑伞的人,是我的未婚夫,他现在好好的,恐怕让你们失望了,当天,他担心我,特意跑过去找我,因为我不想让他出镜,他就默默的站在我身后,为我遮风挡雨,当时我们有做安全措施,旁边也有橡皮舟,并不是像大家说的,傻傻的撑伞站在水中,他不傻,不笨,他只是担心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