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特差生逆袭传奇 > 第1章 小青瓦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时,我家四姊妹都已经十多岁了,家里的住房面积很窄,只有三间茅草房外加搭的一间偏房。

爸爸妈妈住一间房子,我的姐姐单独住一间房子,哥哥、弟弟和我合住一间房子,同睡一张床,另外还有一间面积稍大的房子用作“多功能”房,里面有一个角落做厨房,厨房旁边一道门进去是猪圈和厕所。

面对人多房少的这种情况,我家有急需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需求。

时间很快来到了1982年初,改革开放中“分田到户”的政策如同一声“惊雷”炸归来。

这种“包产到户”的政策彻底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管理的积极性,也彻底让集体劳动时代,低生产效率的时代成为了历史。

分田到户之后,我家对责任田进行了精心的“经营”管理,家里的粮食总产量火速提高,我们家的粮食由欠社前的不足,变成了年年有积余。

积余的粮食让家里饲养家禽的规模越来越大,家里每年的总收入也是明显的提高。

家里积累了一些钱之后,我爸妈就有了建新房的计划,并及时告知我们四兄妹。

听到爸爸妈妈有建新房的计划之后,我们一家人脸上都乐开了花。

为了能早点住上新房子,也为了节约家里建房资金,14岁的我,做到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为家里建房准备建筑材料。

我家有块河滩地,之前在种庄稼时,我就偶然发现薄薄的土层之下,是丰富的上等建材“沙子”,它可是建房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现在我家建房了,这里的沙子可派上了大用场。

有一天,我在这块地里挖开一小片泥土,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取之不尽”的优质建筑材料——沙子和连沙石。

为了能够尽快住上新房子,我每天放学以后,都会推着“鸡公车”去取沙的地方,一车一车地往家里运送沙子和连沙石。

一段时间之后,我家房外的院子里就堆了一大堆沙子和连沙石。

我每天都在用我所学的几何知识计算它的体积,目的是看看我运回家的沙子和连沙石体积,是否得到了我家建新房的需求。

我爸爸曾经给我说过,我们家里建新房屋,大约需要10立方米的沙子和10立方米的连沙石,我心里想的是尽快准备好爸爸计划所用的沙子和连沙石。

当时正读初中二年级的我,已经学会了很多计算面积和体积的知识,当我推回来的沙子和连沙石的体积越来越大之后,我几乎每天都要对它们的体积进行精确测量,希望早日完成建新房的需求。

由于它们的体积不是圆锥体而是台体,为了便于“精确”测量它们的体积,我自学了台体体积计算方法。

在经常测量它们的体积之中,我非常熟练地掌握了台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大约半个月之后,我推回来的沙子体积、连沙石体积、原石体积以及推回来的炭渣体积就已经得到了爸爸预算的需求,当我完成了这个任务之后,我心里非常开心,爸妈也很满意,一家人对我准备建房材料的付出大加称赞,那时,我只是个才14岁的孩子。

我用几何知识与父亲多次商议之后终于定下了我家新房设计图。

在经历两年精心准备之后的1983年的春天,我们家终于迎来了修建房屋动工的日子。

开始施工那天,我非常的兴奋。

工人们首先按我家提供的设计图,用石灰粉当笔,在我家建筑面积上“画出”了“图纸”,然后照图施工。

有柱头的地方挖深挖大,砌墙的地方挖浅挖窄。

挖完基础后,用石灰、炭花儿、沙子、水泥等混在一起倒入挖的基础里面做垫层。垫层干了之后,师傅们开始砌青砖。

工人们把柱头和墙体砌到约三米高时就不再往上砌砖了。

墙体砌到位置后,工人师傅们就把由木料做成的三角形屋架,放于相邻的柱头上方。

屋架之间用瓴子相连,所有瓴子的上半面铺上瓦椽,并用钉子钉在瓴子上加固,瓦椽上面盖上小青瓦。

房屋主体完成之后,工人们就到每间房屋去粉糊墙面。

室外的砖缝,由沙子加水泥和好后去填缝。

经过约一个月的建设,我们家的房屋终于建好了。

这时,我才觉得多年的希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原来只有三间茅草房的房子,终于变成了共有8间房的新房子,我的开心之情难以言表。

我家的新房是我们生产队的第一批小青瓦房,受到无数邻居的称赞。

一家人住上新房后都非常开心,特别开心的是我,我为修建新房付出的很多心血,如今终于修成了正果。

使用新房时,我爸给我安排了一个单独房间便于我学习和休息,正读初三的我有了一个回家学习的好环境,每天放学回家之后,我就可以在自己独立的房间里面学习了。

一段时间以后,电力也很快进入了农村,进入了我的家,家里以前点煤油灯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我家建电路时,为了节约一些钱,我们家只安装了电表和房屋一头一尾两盏电灯,其他房间电灯、插座都是我后来学了电路知识后自己安装上去的。

在建房之中,我又学到了很多几何知识,由此我由衷的感谢教我几何的张志新老师,也很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全家提前入住了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