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983年,我的哥哥已经接替我爸爸工作二三年了,他的工作内容是在供销社卖布匹。
他每个月有大约30多元左右的工资收入,他每个月领了工资后都是如数的交给了我的爸爸。
我们家里每年也有几头猪出售,还养了一些鸡鸭。当养的猪、鸡、鸡蛋卖成钱后,家里就有了一些结余,而且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我的哥哥已经20岁了,姐姐18岁,我也接近16岁了。
有一天一家人吃饭时,我的哥哥就对我的爸爸说:
“爸爸,我们家去买一部自行车回来用可以不?”
看到爸爸没有当即表态,我的姐姐又紧急地对我爸爸说道:
“爸爸,我们四姊妹都已经长大了,买一辆自行车的话,大家出行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爸爸犹豫了一下后,面向我的哥哥说:
“好吧!既然大老、老二都想买一部自行车,那么我们就准备去给你们买一辆自行车吧。”
我们四姊妹听了爸爸的表态,立即欢呼地跳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的爸爸、我的哥哥和我,就高高兴兴地往大化供销社卖自行车的地方走去,一路上我们都在设想自行车买回后,该怎么使用?谁先学会等。
时间过得很快,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就来到了自行车的展场。
里面摆放的大大小小、各种品牌的自行车,看得我眼花缭乱。
主要有凤凰、飞达、永久三种牌子的自行车,经过我爸爸和哥哥的商议,最后决定先买一辆28圈型号的永久牌加重自行车。
正在看自行车时,有个美女售货员问我爸爸:“你们有票不?没有的话要加20元”
“没有。”我爸爸应了一句。
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我家没有买自行车的票据,只能加价才能够买到。
我爸爸爽快地掏了厚厚的一叠钱交给了对方,对方数了又数确定是300元钱后,给我爸开了票后,我爸就推一辆永久牌加重自行车离去。
那时候的300元钱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一年,不吃不用才能够挣到的钱。
我们买到自行车后,由于我的爸爸,我的哥哥和我都骑不来自行车,我们只能把自行车一步一步的向自己的家推走。
在边推自行车、边行走的过程当中,我的哥哥和我都非常的兴奋,心想的是“买自行车终于梦想成真了”。
我的哥哥边走边对我说:
“江强,我现在在供销社卖布匹,有了这个加重自行车以后,我可以用自行车拖着装有布匹的架架车,在逢“赶集日”时,到附近的几个场镇去摆摊卖布匹了,我们家的收入就会越来越多的。”
“哥哥,那该你先学会骑自行车,等你不用自行车时,把我和姐姐也教会骑自行车。”
刚回到家里,所有的邻居听说我家买了一辆新自行车时,都对我们一家竖起了大拇指。
那个时候,家里若有一辆自行车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按家里安排,先让我的哥哥学骑自行车。
哥哥学骑上自行车时,我的爸爸和我就在后面帮他稳住自行车,当我的哥哥开始蹬动自行车后,我和我的爸爸就在后面稳住自行车,并跟着自行车小跑,如果自行东倒西歪时,我和爸爸就及时帮我哥哥把自行车扶正。
在练习了一两天之后,我的哥哥就基本上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术。
哥哥学会骑自行车了以后,就教我的姐姐学骑自行车,姐姐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也学会了骑自行车。随后,我的爸爸和我,也逐步学会了骑自行车
由于家里人比较多,我爸怕家里人发生争抢骑自行车现象,我们家里面就安排自行车优先归我哥哥使用,让我的哥哥通过多卖布匹后为家里多赚钱。
有了自行车以后,我哥就骑着自行车拉着堆满布匹的架子车,哪里有“赶集日”,他就往有“赶集日”的乡镇上去摆摊卖布匹。
每逢哥哥从“赶集日”的场镇回来之后,我的爸爸都会很关心的问我的哥哥:
“江林,你今天去“赶场”,你的生意如何?”
“现在生意普遍还挺不错,老百姓们在改革开放几年之后,家里普遍都有一些结余,也舍得买新布匹来做新衣服裤子穿了。”听了哥哥说的话后,我爸爸特别开心。
有了自行车以后,我们哥哥参加“赶场”卖布的机会就很多了,因为当时每个乡镇都有规定了的赶场日,比如:大划147,三江258,江源369,还有些大镇赶场日要么是逢单日,即,要么就是逢双日,即2468十。
赶场日卖布的机会越多,我哥哥通过卖布匹来的提成就越多,家里的日子,就越来越好。
每当我的哥哥从赶场日卖布回家之后,我、我的姐姐和我的爸爸都会利用空余时间骑用自行车去各处耍。
在骑着自行车耍的过程当中,大家都非常的开心,可以说家里自从有了自行车以后,自行车给我家人带来了很多很多的乐趣。
有了自行车,我们去“赶场”耍,去走亲访友的机会就多了很多,这给家人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很多时候,我的哥哥都会骑着自行车,前面车杠上带上我的弟弟,后面架子上带上我,我们三兄弟约起到处耍。
家里面种的红萝卜、白萝卜,每次到了丰收季节,我的哥哥就会用自行车载着萝卜到街上去卖成钱。
有些时候,家里人有人生病了,也会用自行载着病人去医院看病。
总之,有了自行车后,自行车不仅给我家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我家人带来了太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