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的试帖诗题目竟然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要求按此题意作一首七言律诗。
这直接给李宁安干蒙了,他仔细研究过戴知府的诗作,前期一直以歌颂王朝和写景、咏物、怀古为主。
自己还刻意了解过一下他的仕途,觉得他仕途稍微有些不顺,或许会出一些抒情之作,哪曾想竟然出了首劝人惜时之作。
听人劝,吃饱饭。
此诗出自金缕衣,来源倒是好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惜时之诗倒是好作,可是想要做的出彩,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花开堪折直须折,李宁安在心里念叨了好几遍,一时倒是有些出了神。
看了题目之后,眉头就紧紧的蹙着,不知如何下手。
审题倒是审对了,七言诗倒是也好作,可是知府大人既然选了这么一个题意,说明他对试帖诗十分重视,并且可能会优先录取作诗优等的考生。
晃荡着脑袋,真是被这首诗搞得身心俱疲。
认真思索之后,李宁安倒是自嘲起来,自己真是上了大当,本来诗作方面自己就不太擅长,何必忧虑过深,自欺欺人。
只要紧着中规中矩的方向创作,不跑题不出差错,就已经很完美了。
随后的成绩就交给他人评判,以自己策论和时文的成绩稳一下,过关应该没有问题。
自我安慰了一番,他就在座位上冥思苦想该如何答题。
绞尽脑汁李宁安终于提笔好好的在……稿纸上写了几首,润色了数遍确认再三,才拿着考卷作答起来。
苦练多年的馆阁体工整的书写了下来,“珍惜时光勿虚度,浮光掠影易消磨。莫待年华匆匆过,珍贵时光莫辜负。”
虽然说有些过于简单,但已经是他能力的极限了。
试帖诗似乎有些扎手,环顾左右发现很多人都像被霜打了一样手锤在桌面上略有些无助,看来这些堂前应考的士子同样被这首诗折磨的不行。
等考完之后,李宁安一出来感觉自己走路都在打飘。
这次考试虽然没有押中考题,但着实沉稳不少,作的诗倒是中规中矩。
戴知府把考生的文章拿出来,一篇篇细细查看。
他手中的名册,记载了考生在县试中的成绩,府试取不取皆由戴仁一人决定,根本没有糊名誊抄的必要。
戴仁伸了下懒腰喝了口茶,不禁有些烦躁不知今日会有何等文章呈上。
“有理有据,真心不错。”
戴仁看完文章之后再看姓名,惊呼一声:“竟然是他,怪不得”
本府教谕看完文,说道:“此子家学颇好,听闻他年十一便已参加县试,更是今年府城的县试案首,真是年少有为呀!”
戴仁稍稍满意了些,令他不解的文章太多,好不容易遇到一篇好的,算是洗了洗眼睛。
接着查看一些,很多文章令他不满意,有些士子虽考到了县试前列,但文章表面是花团锦簇,内里却有些空洞毫无内容。
两相对比之下,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今年会试、殿试成绩已出,常德府竟然未有一人得以中进士。
这不禁让他苦恼不已,他本就是迁官于此,但他为官到底平平,若毫无政绩还不知哪日才能回返京城。
“真是狗屁不通,这样的文章便是他府试中不落第,到了院试、乡试又有多大的几率可以考中。”
越看越让他生气,好苗子终究是太少了。
看到一篇时文,戴仁轻咦一声:“这题破的倒是甚妙啊!”
这考生的破题思路,是他在半个时辰内批阅考卷中最好的一篇。
继续看,只见这考生的考卷措辞条理分明,见解独特。
“当真是不错啊!”感慨了一番,看了考生的姓名:“李宁安,桃源县县试取了第三名,倒是不错。”
戴仁赞叹道正是李宁安的时文,在众多文章中,唯有李宁安的文章最合他心意。
李宁安对此一无所知,交过考卷之后,他便进入了求神拜佛的唯心状态。
不过片刻戴仁又瞄上了李宁安的试帖诗,这次的试帖诗是他有意为之,府城上下到处都在传他的文稿。
为了防止某些人揣摩出他的出题,他特意挑选了一些古怪的题意就是为了从中甄选。
可是看了李宁安的考卷上的试帖诗之后,戴仁眉毛直接撇了起来,叹道:“此子经义时文具是有理有据,怎么这试帖诗却让人一言难尽呀!”
李宁安的策论时文令人惊叹,可这试帖诗却在他画圈众人之后,一时间倒是不知应该如何点评。
坐在茶楼外等候张榜的李宁安却焦急起来,知晓自己这首七言律诗作得属是一般,所以并未报太大希望,只求知府大人别在他考卷上画个叉就行。
同时他打定主意,如果这次过了府试成为童生就好了,院试后年试试即可,自己不能赌每次都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前两场基本已经确认了成绩,第三场只是从最后的70名考生中划拨掉20人,因此中榜的可能是很高的,但是依旧让人十分焦急。
已经有府衙差役报喜唱榜,“恭喜府案首………”
坐在近处茶楼的李宁安一听不是自己,很是丧气,虽说自己无缘案首,但心中总归有着期望。
这些报喜的人非常专业,李宁安本想着让人报喜,可李明溪却等不了一点,巴巴的去看榜了。
往里挤着,死死盯着那大红案板,上面是倒是没再用座号,用籍贯和名字公示方便查看。
李明溪眼睛快速扫过,在第二排前面看到了李宁安的名字。
他欢喜地从人群中钻出,“我儿子中了,第十二名。”
然后他扑哧一声,忍不住笑了起来。
还未等李明溪走到茶楼前,只听见外头一个报喜的衙役一边跑一边喊着:“恭喜桃源县三河村李宁安,李公子,中了第十二名。”
李宁安一听直接站起身来身体止不住的颤抖着,考府试简直把他吓出了神,李明溪坚持赶紧上手扶他,转头冲着衙役笑道:“好,有赏。”
之所以让李宁安如此紧张,是因为过了府试,就等于摸着了科举的门槛,等中了秀才相当于才终于走进科举的门户。
他现在只想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爷爷,李明溪同样在一旁激动的不行,不过旁边未中榜士子杀人的眼神,痛痛快快的连饮数杯茶水,想着赶紧回家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