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别问,我科举 > 第158章 悄然离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宁安等士子投宿备考的时候,常德会馆还显得相当冷清,只有极少数士子留宿,经过会试后,未中的士子大多早早地返回了家乡,也有人前来京城拜访名师,请教学业,为下一科取得好成绩而努力奋斗。

但此刻,常德会馆却是人山人海,所有人都知道李宁安在金銮殿上被皇帝点名为状元。

那可是状元啊!

三年一届的殿试,仅有一位状元,多少士子终其一生都在苦读追求的梦想!

而李宁安不仅考中了状元,还分别取得了解元、会元和状元三元及第的成绩,这样的才华自从大雍科举制度建立以来,又有几人能及的上呢!

常德府在京城内的官员、地方乡绅、文人雅士、商贾等都送来了贺礼和贺信,甚至有人直接在常德会馆内等候李宁安的归来。

常德会馆的掌柜和伙计们也是头一回经历这样盛况。

历年的殿试,常德府中出一位二甲进士都不容易,而这一科,李宁安连中三元不说,邹启明也在二甲之列,三甲还有黎敬浩、张伯远两人。

“状元郎大喜啊!”

李宁安一眼就看到了守在会馆外的赵琪,赵琪笑意之下不免黯然神伤,但李宁安过来时,他仍站直向李宁安招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宁安向他们一展衣冠。

“安和,你果真文星天下。”赵琪笑着对他拱手,“恭喜了。”

这是一个喜庆的时刻,当烟花爆竹响彻天空,鞭炮在地上跳跃。

李宁安还未到达会馆,百姓们已经争先恐后地聚集在门前。

最终,李宁安才得以下马,但掌柜、会馆里住的商人和举人纷纷迎接,更有人向他行拜礼。

李宁安连忙上前搀扶众人,他们一起说:“我们的乡亲又出了一个才子,使我们感到自豪,请接受我们的拜礼,状元郎。”

看着众人脸上的喜悦表情,李宁安也深刻理解一个地方能够培养出一个状元,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科举考试决定一切的时代,每个地方的举人如果能在殿试中脱颖而出,对于整个地区都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大事。

不仅如此,这也会为本地的声誉增光添彩。

至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本地虽然其他方面可能不出色,但在文学和道德方面却是有口皆碑。

今年的状元就来自我们乡里。

在乡亲们的祝贺声中,李宁安感到眼眶有些湿润。

他想念家人,所以他对李宁定说:“我中了状元,需要立刻告诉爷爷他们。”

之前没有报喜是因为殿试的结果还未明确,再加上他自己也一直在备考,所以一直未能及时告知家人。

几名常德商人赶紧说道:“状元大人,这点小事不必担心,我们会派人第一时间传达,让他们知道您已经考中三元及第。”

李宁安推辞说:“这怎么好意思。”

一旁送李宁安回府的礼部官员说:“状元公大可放心,你考中三元及第的消息,我们礼部会派专人通过驿马迅速送达贵府大人手上,不需要半个月,就能将好消息传到。”

李宁安高兴地说:“那太好了。”

朝廷驿马的速度就不用质疑了。

就在他们说话之间,身后传来了鸣锣开道的声音。

李宁安和众人立刻在会馆外迎接圣旨,并一起喊万岁。

一位太监笑着说:“新科状元,咱家来的匆忙,皇上知道您可能没有准备,所以可能无法全程仪仗,因此特赐您三元及第匾额,作为您的文名显耀,另外下旨命湖广布政使在你的家乡竖立状元牌坊!”

他并未压低声音,在场众人清晰入耳。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发出了羡慕的惊叹声。

这简直就是天子的特别关照!

不仅皇帝亲自赐匾额,还派遣官员在李宁安的家乡竖立状元牌坊。

普通人家把进士牌坊挂在家里就已经足够珍贵,更别提状元牌坊了。

虽然大家没有见过,但既然是皇上亲赐,肯定意义非凡。

李宁安接受了圣旨,向众人表示感谢。

众人纷纷前来祝贺。

天子亲赐的‘三元及第’匾额则由两名大汉将军抬了过来。

这可是天子御赐的金匾,众人都争相向他顶礼膜拜,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能在家中挂上这样的匾额就已经足够彰显荣耀。

看着这块匾额,掌柜眼睛放光,讨好地对李宁安说:“您现在还没有地方陈列天子赐予的金匾,为了让我们会馆也能沾光,暂时挂在会馆正堂吧。”

李宁安笑着答应了。

掌柜和几个商人都欢呼起来,立刻将金匾请进了会馆。

李宁安对传旨太监说:“请公公到里面喝杯茶。”

传旨太监微笑着说:“这是件大喜事,是要好好沾沾新科状元的喜气,将来少说也能增添福寿。”

众人听罢纷纷欢笑起来。

湖广会馆前堂二楼上高怀铭和老张也看到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李宁安了,此刻两人心中的激动,自然不言而喻。

老张以为自家老爷还没瞧见,忙指着高头大马上的李宁安说道,“老爷,快看快看,就在那儿呢。”

再看李宁安此时的模样,一身大红色的状元袍,头戴冠帽,帽子上那两簇点了翠的簪花,在日头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耀眼。

高怀铭点头,笑道:“行了,别嚷了。”

定了定神,说道:“看来咱们是时候继续游历了。”

老张闻言一愣,随即回过味来,老爷这是要离京了。

转念一想,老爷致仕多年,此番在京已经太久了,先前因为指点李宁安那小子课业滞留了许久,现在他们尽了心,接下来谁人不知李安和是他高怀铭的弟子。

老张会心一笑,在一旁应着。

望着老张利利索索回身去后院收拾东西的背影,高怀铭不禁觉着好笑,探头又望了眼远去的游街进士们,心中笑念着。

李安和啊!

李安和啊!

你小子在湖广可没少依仗老夫的身份去蹭课听,今后不知自己能不能仗一下你小子的势。

数个时辰后,盛大的游街庆典终于画上了句点。

无论是路旁欢呼的百姓还是新科进士们自己,都显露出意犹未尽的神情。

朝廷考试将在十天后举行,除了前三名,其余新科进士如果想留在京城进翰林院,就必须参加馆选。

也有一些直接去地方任知县的,不过他们占的比例不高,毕竟都刚刚放下书本,对于如何担任一名官员,许多事情只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实际经验。

因此,大部分人都打算先在京城历练三年再做打算。

不过京城可不是想留就能留下的,六部观政后,能留还是走都看能力和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