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花方方就想骑上车子往外跑,被老姐阻止了。

国家单位有上班时间,你这么早去人家还没开门呢,先去地里干活。

花方方……,只得重新换上干活的衣裳,跟老姐一起下地。

老爹继续去拉粪,姐弟俩在地里干活。

“好臭!”

“哎呀,这味道真难闻。”

花方方还是坚持不戴口罩帽子,他不怕晒。

这小子恨不得晒的更黑一点,跟姐夫一个色才好呢。

李春兰她们四个忙得热火朝天,中午多蒸两锅包子。

这一锅可不是小锅,至少五层蒸笼的大锅,也就是一锅一百多个包子。

五个学校的供应量,午饭假如按全部是包子,一个学校算五百个,那就要二千五百个。

花家算上两个外间的大铁锅,一共是六个锅。

随着花圆圆要求的数量增加,李春兰他们尝试着增加层数。

馒头和包子都一点点实验着往上加,每加一层记好蒸熟的时间。

花圆圆想着能坚持一下,这边就不加锅了,等盖新房的时候一起弄。

看现在这个趋势,有点悬。

招人也迫在眉睫了,不过还有半个月就麦收了,到时候乡镇的初中都是放收麦假的。

花圆圆还没想好,他们也跟着直接放假还是怎么弄。

事情都是赶着就做决定了,她既喜欢有计划的行事,又喜欢偶尔的心血来潮想干啥就直接干了。

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花方方在中午赶回了家,这一上午啥也没干成,就过去了。

八点半到的工商局,问了看门的大爷,去哪儿找谁。

大爷挺好说话,给他指了一间办公室。

跟国家干部打交道,花方方还是有点点胆怯的。

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别连人家说啥都听不懂,就丢人了。

老姐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上可以这么说,但实际可不是这回事。

听不懂就多问几遍,别在意工作人员的态度。

可能刚在家跟家里人干了一架,你点不好,就理解一下吧。

可能那人只是看着凶,不好说话,实际内心特别温柔善良。

花方方在门口做了一会心理建设才勇敢的敲门进去。

一个带着眼镜的大姨织毛衣,一个方脸大哥在看报纸,一个比他大一点的小哥哥在扫地擦桌子……

门没有关,是开着的,他敲门声吸引了里面三个人的注意,被三双眼睛盯着,花方方都紧张了。

“大姐、大哥、小哥,俺是住在十里村的花方方,俺家自己做包子馒头卖,俺姐让俺来问问……”

花方方端着一张笑脸,先喊人一个都不落下,然后就直接说事,别磨叽。

老姐教的,别说一堆没用的废话,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

你办事的时候磨磨唧唧的耽误人家的时间,人家就不高兴了呗。

快、狠、准!

别拉着个脸,要笑使劲笑,笑着好办事。

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

还有就是,如果第一次太紧张了,忘了喊人,也没笑出来,

或者说话的时候一紧张就没有说礼貌用语啊什么的,也不用在意,过去了就过去了。

下次争取做好一点就是。

花圆圆之所以把这件事情交给老弟去办,最主要的目的是锻炼老弟。

如果是图省事,就找王大爷帮忙介绍个人,花点钱送点东西,这事办的既稳妥又迅速。

让老弟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慢慢成长,之前是没有机会。

老弟初中毕业就跟着老爹下地干活,花有才觉得学会种地人就饿不死。

随着花家情况的变化,花方方确实需要调整。

花圆圆从理论上指导一下,就直接下场干。

从李春兰她们几个来家里干活就看得出来,花圆圆对她们和老弟是一个策略。

那就是直接干,说那些废话无用。

三人听了花方方说的,把他晾在一边,自顾自的商量着。

织毛衣的大姨说了一句,“是要办一个。这事谁管?”

大姨说话的时候,花方方笑着认真听,从包里把本子和笔拿出来准备随时做记录。

他之所以喊大姐,不喊大姨,是突然想起那个喊老姐大姨的学生把老姐给惹火了。

从这件事里花方方学到了一点,女人对这些小事也很在意,宁愿喊大姐不喊大姨。

“是老王管吗?他今儿好像出去了吧?”

看报纸的大哥又吩咐了一句,“小邓,要不你帮忙去问问?”

打扫卫生的小哥放下抹布,轻快的应着,“行,我这就去。”

小哥朝花方方招招手,俩人就一起出去了。

到了隔壁的办公室,小哥把花方方的事情说了。

这里负责的确实是老王,老王没有出去,也在办公室。

花方方眼睛亮晶晶的,看到希望了。

……

五分钟之后,他就被打发出来了,让明天再来。

为啥呀,因为工作人员要先看看文件,了解清楚了,明天再跟他细说。

空手而归,本子上空空如也的花方方没有太大的失望,相反的是更踏实了。

要是这人劈里啪啦的跟他说一大堆,让他准备这准备那的……,嘿嘿,这样更好。

花方方的那点小九九,就怕对方是个厉害的,现在这样好像也不太懂更好,俩人半斤八两谁也别嫌弃谁。

·

东北老家的花家,花有为带着两个弟弟在老三家里,把栅栏边的地里种上冬瓜、丝瓜。

村里大喇叭吆喝有信,就猜到是老三又写信回来了。

隔个三五天,花有为就来老三这烧炕,开门通通风,这房子不住人就是不行,没有人气。

花有为的大儿子花庆国去大队拿了信回来,老远就听四叔喊话,“庆国,是老三的信吗?”

“四叔,是呢。”

花家除了老三一家在外面,没有需要写信的亲戚了。

“庆国啊,快点,看看你三叔信上都写了啥?”

花有德着急,一刻都等不了了。

老三自从带着闺女和儿子去了京城,那日子过的是蒸蒸日上。

一家人住上了大房子,新盖的砖瓦房,雪白的大白墙,明亮的玻璃窗。

闺女给买了手表,一人一辆二八大杠。

院子里建了大棚,菜种出来了,长得可喜人了。

到后面圆圆那丫头开始相看了,还让他们在家里帮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后来又来信说不用了,相到一个合适的,还是军官。

再后来又让跳了粮食,把钱给寄过去,圆圆结婚要用。

花家的信都是花有才说,花方方写的。

“大哥,二哥,四弟,小郝的结婚报告批下来了……”

花庆国手里拿着信,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中间总是被打断。

“今儿是十几了?”

“圆圆这丫头婚都结了?”

“怎么这么急?咱得寄点东西过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