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转心急忙来到吕老先生那里,再三托付,一定要把那块地谋划到手,用来安葬自己的父母,从而让子孙后代能够兴旺发达。
谁知道吕老先生向吴家传达了转心的意思,来回跑了好几次,事情还是没有办成。
转心私下里和儿子商量说:“这块地能带来巨大的财富,现在得不到的话,除此之外就很难再找到了。不如用些阴谋诡计来谋取它。”
他的儿子问:“怎么做呢?”
转心说:“我选个吉利的日子,把你祖父的遗骸取出来,放在瓦罐里,趁着夜里去安葬,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他的儿子说:“在原本没有坟墓的地方突然出现一座坟墓,他们难道不会追究它的来历吗?”
转心说:“挖个墓穴来安葬,不露出痕迹,他们怎么会知道呢?”
他的儿子又说:“安葬是安葬了,但是没有任何凭证,怎么敢去祭拜扫墓呢?”
转心说:“把墓碑埋在墓穴里,把时间倒着刻。如果在祭拜扫墓的时候吴家阻拦,就去禀告县官。县官问有什么凭证,就立下字据打开墓穴。县官看到墓碑上的记载,一定会把这块地断给你们,一点都不费力,就能得到这块好地了。”
他的儿子说:“这个计策非常妙,赶紧行动,不要拖延。”
转心道人就选了个吉利的日子,取出遗骸偷偷安葬,把每件事都做得周全完备,果然没有人发现。
到了寒食节的时候,转心道人带着儿子和孙子前去祭拜扫墓。吴家的人看到后,骂他们无缘无故冒认祖宗的坟墓。
争吵了好几天,然后吴家把这件事禀告给了县官。县官亲自来勘察,问转心他们有什么凭证。
转心和他的儿子愿意立下字据,打开墓穴查看。吴家不知道其中有诈,也同意打开查看。
于是县官命令差役挖土,挖了大约三尺深,里面的墓碑就露出来了,县官看了墓碑上刻的年号,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于是就把这块地判给了转心道人。
吴家有冤屈却难以申诉,也只能听之任之了。转心非常高兴,重新修整了坟墓,并且在坟墓外面立了一块石碑。
事情刚刚处理妥当,他的儿子忽然得了重病,吃了药也不见效。
儿子快要死的时候,指着转心道人哭着说:“神鬼都痛恨你用奸巧的手段图谋,就算得到了好的墓地,不但不能让你发财致富,还会让你的子孙断绝。”说完就去世了。
转心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痛哭失声。等他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还在讲道台下。
三缄满脸愁容地看着他说:“为了得到好的墓地而抛弃了求道之心,耍奸巧的计谋得来的东西也不见得有多好;可叹我多年来辛勤教诲,如今一试,都白白浪费了功夫。”
说完,又大声说道:“学道却不遵循道的要求,上天也不会要你;赶出万星台,随你去做什么吧。”
转心道人也和混元一样,大哭着离开了。
狐疑、狐惑看到这两人下山时凄惨的样子,急忙跪在台下,为他们求情。
三缄说:“他们从前的心思不改,怎么能容留他们?”
狐惑说:“师父您应该念在他们追随您多年,不如暂时把他们留在万星台,再好好教导他们。”
三缄不答应,暗中举起玉镜,朝着两只狐狸照去。
两只狐狸昏倒在地,感觉自己出了万星山,大风扬起尘土,竟然把他们的身体吹到了半空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无法自主控制。
大约过了一刻钟,他们摇摇欲坠。过了好一会儿落在地上,抬眼一看,面前有一座大宅院,楼台亭阁,排列在其中。
狐惑说:“这一定是道观。我们兄弟可以一起进去,休息一会儿。”
狐疑说:“好啊。”
刚进入重重院门,狐疑说:“这座宅院的样子有些眼熟,好像曾经住过。”
狐惑说:“我也有这种感觉。”
狐疑说:“自从跟着师父云游,没有没到过的地方,经历过的道观、寺庙还有村落,多得数不清,说不定这是当年曾经住过的地方,也未可知。试着到里面看看。”
说完,从左边转进去,原来是一个花卉园。当时正值秋天,桂花香气飘拂。两只狐狸在园子里四处游览,尽情欣赏。
游览到园子右边时,忽然看到侧门打开,一个刚成年的女子穿着淡红色的衣服,美艳无比,莲步轻移,走进了园子。她看到两只狐狸,目不转睛地盯着。
过了很久,女子娇声问道:“你们是狐郎吗?”
两只狐狸惊讶地说:“姑娘你是谁?怎么会认识我们兄弟?”
女子说:“郎君怎么就忘了呢?我家姓蔡,父亲是侍郎,前几年,狐郎兄弟俩暗中与我结为夫妇。自从那天来了一个道士,施下法术,把郎君们收走,我的心如刀割,每天都悲伤啼哭,一直盼望到现在,始终没有一点消息。没想到今天在花园里相会,快和我一同到闺房里,再续旧情。”
两只狐狸说:“我们兄弟自从拜入三缄师尊门下,每天都把学习道法当作正事,一切迷惑人的东西,我们一点都不贪恋。姑娘请回吧,别再用痴情感动迷惑我们了。”
女子说:“我是郎君昔日的妻子,并非强行相认,你们兄弟就算不住在这里,也应该念及昔日的恩爱,一同到我的房间里,说几句话,我才甘心。”
说到这里,眼泪像豆子一样落下来。她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狐疑说:“姑娘请便,我们兄弟已不是当年那般沉迷于淫逸之事。现在我们只争这一时的修炼火候,已经有了飞升的希望。还在为从前的过失后悔不已,哪里还敢再失足坠入罪恶的深渊呢?”
女子见他们不答应自己的请求,轻轻走到他们身旁,双手拉着两只狐狸的衣服,百般献媚。
两只狐狸此时心都快动摇了,幸好道心根基坚固,便骗她说:“姑娘不必紧紧拉着我们的衣服,你可以先回闺房,把酒宴摆好,我们兄弟自然会来和你一起欢乐。”
女子听了便松开了手,于是去安排宴席,准备款待两只狐狸。
谁知道两只狐狸骗开了女子,快步向园门跑去。恰巧被侍郎看见了,侍郎大声命令侍从把他们抓住。
一时间,家仆们如狼似虎般凶狠地赶来。有的拿着绳索,有的拿着刀斧,当即把两只狐狸捆绑起来,抬到了大厅中。
侍郎坐在几案上,怒目而视骂道:“你们是哪里来的野道士,跑到我的园子里想干什么?”
两只狐狸说:“我们兄弟被狂风卷着,坠落到这里。之所以进入大人的园子,是误把您的府第当成道观了。希望大人格外开恩,放我们兄弟回去,我们会永远铭记您的恩德。”
侍郎吼道:“我生平最厌恶的,就是你们这些游手好闲、借着道术迷惑众人的家伙。左右的人,把他们吊在西廊,用皮鞭抽三百下!”
左右的人奉命行事,刚要举鞭抽打,突然外面有人禀报有客人来了。
侍郎回头对家仆说:“我出去迎接客人,没时间鞭打这些野道士。你们在这里好好看守,等客人走了,再来鞭打他们!”说完就出去了。
家仆们于是把廊门紧紧关闭,坐在地上看守。两只狐狸没有办法,想试试移步换形的法术,来摆脱这场灾难,谁知道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反而觉得全身被绳索勒得更紧,痛苦难忍,于是不停地呻吟。
过了很久,家仆们散去了,廊东门的门帘响动,一个小丫鬟来到廊内取洗漱用具,听到凄惨的呻吟声,走近一看说:“你们是狐姑父吗?”
两只狐狸抬眼一看,原来是蔡家女子房中的婢女翠兰。他们急忙哀求道:“小姑姑快把我们兄弟放下来。”
丫鬟说:“我不敢放你们。你们先忍着,等我进去禀告姑娘。”
没过多久,丫鬟出来对两只狐狸说:“姑娘说了,你们如果还愿意重修旧好,她自然有妙策救你们;要是不答应,你们兄弟俩的命肯定就丧在这里了。”
两只狐狸骗她说:“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赶紧放我们下来,我们愿意娶你们姑娘。”
丫鬟听了,又进去了,过了好久才出来,说:“姑娘怕你们骗她,等解开绳索后就乘风逃走。”
两只狐狸连声说:“不会的,不会的。”
丫鬟说:“既然这样,姑娘已经禀告了老夫人,老夫人又禀告了侍郎,侍郎很高兴,就在本府成全你们的良缘。等客人走了,就来放你们。”说完,就进里面去了。
两只狐狸被吊得越久越疼,呻吟声一直传到府外。等到夕阳西下,人声嘈杂的时候,廊门打开了。
几十名仆人和婢女站在两旁,侍郎坐在正中间,满脸欣喜地询问两只狐狸说:“听说你们兄弟俩私下里和我女儿已经成亲十多年了,但那是私下的行为,不合乎正道。如今我来做主,愿意把我的女儿妞妞许配给你们兄弟俩,怎么样?”
两只狐狸说:“之前是我们不懂事,随意乱来。如今我们修习大道,怎么敢再陷入卑鄙污浊的事情里呢?希望您能可怜我们,念及我们修炼的辛苦。”
侍郎说:“我把一个女儿许配给你们兄弟,这已经是我自降身份了。你们反倒推辞,让我颜面何存?左右的人过来,赶紧把他们鞭打死,扔到枯井里,也好报我这两次被他们羞辱之仇!”
仆人们答应着,拿着鞭子走上前,就要开始鞭打了。他们私下里对两只狐狸说:“你们怎么这么蠢呢?如果顺着大人的意思,不但可以免受鞭打,还能享受无穷的福气,这有什么不好呢?”
两只狐狸说:“我们宁愿被鞭子打死,也发誓不坠入这罪恶的深渊。”
仆人说:“你们既然不识抬举,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于是举起皮鞭,用力抽了几十下。两只狐狸疼到极点后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还在讲道台前。
三缄高兴地说:“不重蹈前面人的覆辙,对道的热爱如此深切,宁愿选择死也不愿违背道而生;野狐的性情都能做到这样,让如今世上的人都感到羞愧。”称赞完后,仍然命两只狐狸回到蓬庐里修习道法。
恰好凤女来到讲道台,想问明堂和关元怎么相通的道理。三缄拿起镜子一照,突然被一阵狂风吹来,竟然把她的身体吹了起来,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云溪镇前。
凤女心里暗自想:“云溪镇离铁马溪不远,很久没见到这个旧巢了,不妨到溪头去看看风景。”
等她到了铁马溪,只见水浪滔滔,水光潋滟,水天相接,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还没看多久,忽然水面上出现一个丫鬟,站在水波之间。凤女一看,原来是当年在宫里侍奉她的爱奴。
凤女正想抽身离开,以免被纠缠,没想到爱奴早已瞥见了她,马上从水波上走过来喊道:“虾姑要去哪里?婢子我多年没见到您,眼泪都快流干了。”
凤女说:“我去跟着师父修习道法,哪有时间回到家乡和你们见面呢?”
爱奴说:“姑娘您就算不挂念婢子我,难道就不想念虾宫里的父母吗?”
凤女说:“不是不想念,无奈道还没修习成功,不敢回家探亲啊。”
爱奴说:“姑娘您可以暂时回宫去,安慰一下虾公虾母每天盼望您的心情。”
凤女说:“你回去代为禀告,就说我修道即将成功。如果能够飞升,还怕不能团聚吗?”
话刚说到这里,虾母也破浪而来。凤女没办法,只好下到溪里和母亲相见,虾母于是命人准备车驾接凤女回宫。
凤女不敢违抗,就跟着母亲上了车,刚到宫门,虾公出来迎接凤女,一起进了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