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着又给孙氏吃定心丸,“六婶婶,和官府做生意,订单稳定,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绝不拖欠。

而且就凭你八面玲珑的性子,到时候生意肯定越做越大!”

孙氏听着苏念棠画的大饼,甚是高兴,瞬间干劲十足。

“那六婶婶,咱就那么说定了啊,下午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宜州城哪些没人要的店铺,看一看哪个适合做成衣坊的。”

苏念棠干活不是慢吞吞的性子,她一般说干就干。

干脆利索。

苏老太太特别叮嘱,“老六家的,你们要做,我很支持!

但是你做的质量绝对不能比别人差,不能让人家说我们苏家做生意偷奸耍滑!”

孙氏对自己的手艺十分自信,“母亲,放眼整个梁都,女红手艺比我好的也不超过十人,我替别人做成衣也绝对拿出给我家六郎做成衣的心态。”

苏老太太笑着点头。

话毕,苏念棠便拉着孙氏一起找到了苏老四,“四叔,你看城内哪些没人要的院子可以作为成衣坊?这不冬天快到了,我和六婶婶得抓紧组织人手做衣服给爹爹送过去。”

苏老四也紧了紧身上的衣服,“那你们得多招一些人手,赶在十月底做出来一批棉衣送过去。感觉今年冬天冷的好早,大哥那边本来就是边疆苦寒,日子要比我们这边难熬许多。”

提到冷冬天,苏念棠想到更深远,万事都提前做准备,方能应对。

“四叔,附近还有朱丞相和朱后的同党吗?如果今年冬天暴雪连连,我们就要准备足够的肉,衣服,粮食和柴火了。”

苏老四挑眉看向苏念棠,靠近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不是说赵知府逃到梧州管理江南织造局了吗?

你去把梧州江南织造局搬空变成宜州江南织造局?”

苏念棠眼里冒着小星星,“四叔,那这次得找大一点的房子!”

苏老四大手一挥,“有大房子,府衙那条街上有好几个两进院子的临街店铺,主家都被朱天行残忍杀害了,三叔统计户籍发现这些宅子都没人要,都收归到我们苏家名下了。”

苏念棠一听这是自家东西,喜出望外,不过苏老四话锋一转,“房子你们想免费租用的话,苏家得抽两成利润。

如果想花钱租的话,一个宅子一年一百两银子。

如果要买的话,都是自家人给你个友情价,一个宅子一两千银子。”

孙氏不解,“四哥,咱还没分家呢?怎么那么见外了?”

苏念棠一下就领悟到其中的关卡,“六婶婶,我们得理解四叔,他这是为我们考虑,我爹爹那边买咱衣服也得给钱,咱雇佣那么多女工到宜州江南织造局做工,这不也得需要给工钱?”

四叔这一招是把她空间里来路不明的金银珠宝洗白了。

算来算去都是自己左口袋换到右口袋而已。

但是过了明路的话,特别会做生意,点石成金的天下第一女首富的名声就能打出去了。

孙氏那么一想,确实有道理,亲兄弟还明算账,这样每个人心里平衡,不觉得白白被占了便宜。

苏念棠也不墨迹,“四叔,这样吧——你在离府衙比较远的地方给我们找两个四五进的大院子,合拼到一起给我们搞个大大的牌匾,写上宜州江南织造局,咱以后利润苏家抽两成!”

苏老四哈哈大笑:“我侄女胃口不小啊,要把宜州成衣坊改成宜州江南织造局啊!志向远大!”

苏念棠圈着孙氏的手臂,仰着头自豪的说:“那自然是,我们女人能顶半边天呢!”

孙氏被苏念棠的话深深鼓舞,原来女人能顶半边天……

她过去太狭隘了,总是避其锋芒在老六身后躲起来。

现在她发现自己也可以独立出来,不用一直依附老六而活,她自认为自己有颗七窍玲珑心,可奈何自己是女人。

苏念棠考虑到宜州城的安定,提议到:“四叔,你让三叔贴下告示,就说我们宜州江南织造局招女工,没有年龄限制,只要愿意都可以来应聘。

福利待遇从优,一个月一两银子。

外加过年福利:一年一陶罐油和二斤猪肉吧!”

苏老四杠精一般立马找到漏洞,“你有那么多猪肉?”

苏念棠摇头,猪出笼太慢了,“四叔,要不然换成鸡鸭鹅?兔子?”

苏老四思索了一番,“可以改成第一年一斤油,一斤家禽肉。不管你鸡鸭鹅还是兔子都行,第二年老员工表现好的,再叠加二斤猪肉。第三年可以继续叠加……”

“这不错!”孙氏也赞成,有叠加,才有动力。

苏念棠鼓掌,“大饼画得足够大,确实吸引人!”

……

宜州城合适的四五进院子的沿街店铺有倒是有,就是被朱厌和穷奇破坏了,屋内好几处墙壁都塌陷了,这需要花钱找人修葺需要些时日。

正好这段时候,苏念棠和顾宴清可以去一趟梧州织造局,会一会这个赵知府。

不过在此之前,苏念棠需要办两件事,其一把穷奇和朱厌送回深山老林。

其二把医药局建立起来,她离开的这段日子,必须保证城内的百姓病有所医。

开医药局也需要地方和人手,还有冬小麦也得种下去,比较耐寒的草药也得种下去。

处处都需要人手忙起来。

今日苏家全家人都不得安闲,苏老三继续统计户籍,苏老四继续满城挨家挨户查看房屋情况,没有人居住的屋子,能住的,不能住的都要标记出来。

屋里面衣服要拿出来统一存放,这么大的宜州城,挨家挨户走一遍也花了好几天。

临时给孙氏找的五进院子里已经被破衣服堆成小山了,孙氏招聘一出,就来了上千个女孩和婆子,孙氏问了她们擅长的手艺,然后一一登记在册。

第一批上岗就是婆子,一起挑拣旧衣服,把男人和女人衣服分开放,裤子和上衣也分开放。

有些质量不错男人衣服可以分出来给苏大将军那边的军人。

三叔那边把原有的衙门各种文书整理出来,城内所有百姓都要重新统计,重新上户籍。

跟着苏家一起逃荒来的三千难民是没有户籍,属于流民。

在大梁流民没有田地,也没有税赋,但是不允许参加科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