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在大明的那些年 > 第233章 东北规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己并未追杀溃逃的元军,麒麟军亦是如此,伫立在明己身后。曹兴带着羽林卫朝元军追去。

明己走向了纳哈出,将其遗体整理好,把长枪取了出来。

“抱歉,这次你没能投降!谁让你是主将呢,死你一人,能尽快结束战争。也算是死得其所!全你为元庭尽忠之意!”

明己嘀咕着说道。史上纳哈出选择了投降。眼下他没有投降的可能,老朱没有合适的招降之人,元庭刚封他太尉一职,对他有恩!

“传令,厚葬纳哈出,墓志铭刻上北元太尉官职,纪年天元三年!”

今生各为其主,来世都是大明人。明己下令厚葬他,随后看向了战场。

残缺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飘扬,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悲伤。

鲜血染红了大地,残骸和废墟散布四周,见证了这场激烈的战斗。伤者的呻吟声和垂死者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碎。

太阳逐渐西沉,橙色的余晖洒在这片破碎的土地上,给一切蒙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

鲜血浸红大地,残骸遍布四周与落日的余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怆的画面。

风悄然吹过,带着一丝丝凉意,似乎也在哀悼着逝去的生命。

战场的喧嚣逐渐被宁静所取代,战争的尾声,是疲惫与希望的交织,是对和平的深切呼唤。

明己打心底厌恶战争,但战争不可避免,因为和平和大一统都是鲜血铸造的!

明军大胜,战场上伤残的明军,脸上喜悦的终是少数,大多是迷茫的。对未来的迷茫!对家人的愧疚!

“传王令于各部,伤残者,救!重伤不治者,给其痛快!元军亦照此执行,负隅顽抗者,杀!”

明己感受了一下战场,行使王权下令。他并非屠夫,也非圣母。

战争刚刚结束,转身握手言和实属空谈。大明先伸出了手,如何选择全凭个人。

明己独自走出了战场,朝老朱的方向走去。麒麟军和京营士兵及民壮打扫战场。

老朱亲眼见证了明己的悍勇,远比阜新的战报来的震撼。不由的感叹

“大明有此子!三代无虞!”

汤和也是震惊不已,从担忧到惊喜,再转惊吓。他给明己请过刀法老师,也知晓明己枪法师承太子妃。

但属实没想到明己武艺如此变态!怕是当年常遇春都远不及!很难将他和躺在王府的样子联系在一起。

明己的战力怕是已超出了凡人范围,本就开挂的体质,加上踏足炼气。怕是除了张真人嗖的一下,他可称人间无敌!

“老朱,帅不帅?”

明己回到后军阵营,嬉笑的对老朱说道。老朱本想夸赞几句,见到明己又实在是夸不出口。

很难将眼前嘚瑟欠揍的人,与冲锋陷阵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淡淡的说道

“还行,有咱当年的几分风采!没给咱丢脸!这次就不治你冲撞圣驾之罪了!”

明己白了他一眼,这是把自己当蓝玉那傻子一样忽悠呢。

“嗯,是啊!我要是遇上张定边。怕是十死无生啊!还是你厉害!”

老朱被明己揭短,一鞭子抽过去,骂道

“王八蛋,你找抽是吧!”

“呵呵,老朱,东北已经归于王化。你该想想怎么治理了。”

明己呵呵一笑,转移了话题。老朱闻言也不再理会明己的揭短,认真的思索了起来。突然看着明己出声说道

“说吧!你又憋着什么馊主意了?”

“你是皇上,这事得你考虑!我操那份心干嘛?”

明己没好气的说道,老朱见明己嘚瑟的模样,就知道他多半是有些想法了。不过还是略微思索了起来。

东北对中原封建王朝来讲,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少数民族众多,史上建国的就有金,辽等。时常面临草原部落袭扰。

气候寒冷,没有耐寒的粮种,不利于耕种。当地百姓多是以狩猎,采摘,渔业为生。且地理位置偏远等诸多问题。素有北大荒之称。

老朱思索一会儿,开口说道

“咱决定设立东北都司!实施军屯!”

“没了?那这不是白忙活了嘛?”

明己疑惑的开口的问道,史上老朱在辽东也是这么干的。卫所屯兵,军户和土地绑在一起。三分守城七分屯种。连布政使都未曾配置。

“有屁就放!”

老朱没好气的说道,明己想了想说道

“老朱,设置卫所只能宣示主权。实质上还是没纳入王化统治。要是你家出个败家子,这地方还得丢!得想办法让其与中原相互依存,彻底融入大明才行!”

“哼,说的容易,你倒是给咱拿个主意出来啊!”

老朱没在意明己言语冒犯,东北的局限性太大,他也想将其彻底归于王化。心里有些期待明己异于常人的思维,兴许能给出一个好办法。

“加强和中原的联系不就好了!”

明己随口说道,在他眼里东北可是一个好地方。不仅矿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天然粮仓!

东北一面临海,与华北平原同属温带季风气候。除了冬天比较冷,其他季节甚至都要优于华北。

丰富的河流资源,充足的降水量。三面环山,隔绝风沙袭扰。东北平原,沃野千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集中连片。

虽然受到气候条件限制,不能像南方一样一年两熟,每年只能种一季,但粮食产量十分巨大。完全可以变成第二个江南!

老朱盯着明己,明己也不废话,出声说道

“只是卫所军屯还不行,还得纳入行政管理,派遣布政使和配备官吏。反正这几年那么多进士无暇安置。正好!

朝廷再给予便利政策。鼓励中原百姓移民,促进民间交流融合。

给周边少数民族推行户籍编录,办理户贴黄册!让其成为大明的子民,允许他们科举为官。

打通辽西走廊,大同铁路完工。便可打通京师过北平至锦州枢纽通道,加强与中原的联系!

至于游牧民族,可以把中原的土地政策先转换成永业牛,永业羊,保障基础的生活。

直接接受官府的治理,不再由贵族部落监管。官府保证他们的权益,他们自然也会心向朝廷。

这地方可不是什么苦寒之地,黑土地可是肥沃的紧!把马铃薯和小麦推广开来,将是大明的第二个粮仓!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允许锦州开海!和中原互通有无,联系更加紧密。

商农并举,民族融合,开发东北,与中原相互依存,合为一体。让其彻底归于王化!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己将自己的一些的想法说了出来,老朱也在思索。按明己的说法,东北不再是苦寒之地,反而会成为大明的助力。

“开海才是你的目的吧?怎么,南洋容不下你了?”

老朱心动,嘴上却是不想承认明己。随意找了个由头说道。事关朝政,他还得回京与朝臣商议。

如今大明禁海令虽然松动,却还没明令开海。出海贸易被明己手里的皇家商会垄断。

“我什么目的?你这就是狗咬……,你可以派人出海啊!眼下开海也不是不可以。大家都可以下海竞渡嘛!”

明己随意的说道,让更多的人去海外捞金,本就是他的初衷。

商会已经在海外站住了脚,沈家父子打造的海外贸易圈。其他人想挤进去,就得守商会的规矩。

“行了,看在你这次北伐有功的份上,咱同意锦州对你的人开放!至于开海!日后再议!”

老朱心里早已接受了开海,至于迟迟不撤销禁海令则是因为商会。

商会在明己的手里,性质有些类似国企。有着调控物价,稳定民生的作用。

出海换取大量的金银,是给大明积攒金银储备,也是为筹建银行做准备。

替大明获取海量的资源。大明缺啥,商会就带回啥。例如大明修建铁路,商会便在海外收购铁矿,交给朝廷的价格比国内还便宜。

老朱都是看在眼里的,商人逐利,他可不信其他人也会如此。他对明己信任,商会在明己手里,安心!

商会的所作所为对大明有利,老朱的想法就是薅商会的羊毛,他还不想把草拔了,喂给其他不让他薅的羊!尤其这只羊还是明己和他妹子的!

明己不知道的老朱的弯弯绕,不过他也没有劝阻,暂不开海也不是没有好处。

如今商会势大,其他人出海没有竞争力,只能降价。不利于大明收割!

且明己制裁倭岛的封锁正处于初期。商本逐利,十倍利润搞不好都有人偷窃火器卖给倭岛。倭寇的进取之心不容小觑!

“真扣!”

老朱随随便便就抵消了明己的功劳,让他有些不爽,随口抱怨了一句。

他不在意封赏,也的确封无可封了。王爵之上的封赏就只能是赐死了!

“行!咱大方一回!给你封个大官!丞相如何?”

老朱调笑的说道,心里还隐隐有些期待明己同意的意思。

“你看我像胡惟庸那个二愣子吗?要是觉得抢了你风头,言语一声!我找个歪脖子树,系个绳就是了!用不着拐弯抹角的!”

明己没那么多顾忌,随意的说道。说完心里忍不住暗笑。

“混账!你特娘的……咱今天非抽死你不可!”

老朱气的破口大骂,明己在他心里早已是自己人了。此番明己立功,他压根就没想过封赏,觉得明己为大明出力是理所当然。

丞相也是随口一说,明己的话却是伤了老朱的心,抡起鞭子就抽。

明己全身着甲,鞭子抽在身上如同毛毛雨一般。让老朱抽了几下淡淡的说道

“行了,开个玩笑嘛。老朱,明天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回个屁!你特娘就给咱留在这吧!”

“也行!冬天还能堆个雪人,滑滑雪。”

明己无所谓的说道,老朱又是一鞭子抽了过去。

“咱让你堆!咱让……”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一位帅哥傲立雪中……”

明己转身躲了过去,哼着歌就离开了……

“傲立雪中?想的倒是挺美!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

老朱嘀咕了一句,目光转向了远处战场,嘴上跟着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