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个叫张格的?

袁袭躬身回答

“正是,张濬这人能力平平,不过三个儿子都不错,长子张棋,为栎阳县令,次子便是张格,光启元年点的进士,才二十一岁。这主意,大概就是他出的了。”

李业微微颔首

不得不说,张格这个法子,还真是有些意思。

很充分地实现了韦昭度所谓李业“可以借力,而不可依靠”的方略。

利用李业在关中的威望,来替张濬给李杰训练的新军保驾护航。

亲事府大厅之内,也不只是李业和袁袭两人,左右参政,敬翔和李振都在。

李振就直接断然道

“焉能给他人做刀?这李杰也是个不安稳的,要我说就该明着回绝此事,给长安点教训,也让李杰、张濬等人知道厉害。”

虽说此时的寿王李杰已经是皇储监国,继位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李振说话依旧毫不客气,直呼大名。

自朱玫以后,长安的威望早已扫地,其他诸侯也就罢了,作为全程参与扶了长安朝廷一把的凉国文武精英们,反而是最不把朝廷当回事的。

毕竟在他们看来,若是没有自家主君和自己这帮人,什么狗屁朝廷,早就没了。

谁仰仗谁,一目了然。

李业坐在首席的案前,手中把弄着五寸见方的凉王印绶,有些踌躇。

这玩意还是之前李业纳张嫣为妾,张淮深所赠礼物里,专门挑选的玉石刻的。李业不懂文玩,但估计就是和田玉啥的。

要不要拒绝李杰伸来的橄榄枝?

这件事情表面上看,好像是李业这边完全赚了,还签了个三千匹战马的大单子。

价值三十万贯,比此时凉国境内一年税赋收的铜钱还多。

但事实上,且不提战马又不是不要钱,卖给谁不是卖,不一定非和长安才能做生意。

而且,张濬这些人瞧上的,是想把长安和李业绑在一块,拿他在关中建立的威望给自己办事。

李业有什么义务,给李杰站台?还帮他训练新军?

这对凉国有啥好处?

所以不难理解李振的反感

不过李业自己,却是有一些其他打算。

他对李杰这个人,还是了解的。

唐昭宗李晔嘛,还和自己同名同音,属于典型志大才疏的那种人。

如果要找个类似的,能力大概和崇祯半斤八两,不知道自己本事深浅,越努力越错,最后看来,还不如躺平。

就以眼下唐廷的状况,虽然早已四处漏风,但其实如李儇这样,啥也不管,反而能苟很多年。因为目前天下诸侯,都还没有哪家取得绝对优势,如此局势下,只要中枢不作,大家都是愿意当表面忠臣的。

反而是唐昭宗的破局,直接把中枢从一个超然的中立地位,拉到了藩镇混战里,可谓是下下之策。

故而李业并不担心李杰、张濬这些人,就算真能练出一两万人马来,又能如何?

虽说蝴蝶效应在这里,自己的到来,已经极大改变了原先历史进程。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杰也好,张濬也罢,还有朱全忠这些人的战略取向,大概率还是不会变的。

如此看来,若自己帮李杰他们树立点信心,提前跑出去浪,未必不是好事。

于是乎,李业斟酌言道

“我听闻这位监国,乃是性格刚直之人,现在才刚上朝视政,我们就违逆人家心意,不大好吧?”

三人听得都有些疑惑,李业什么时候还怕这个了?区区一个监国算什么东西。

敬翔倒是稍微反应过来,拱手问道

“还请大王明示。”

李业放下手中印绶,颔首笑道

“郑伯克段于鄢,可是老生常谈的故事了。诸位以为,若是长安真像以前那样,圣人吃喝玩乐,太监敛财维持,我军何日才能入关?”

李振明白李业的意思,又问道

“可李杰有了实际兵权,日后登基,难道不更加安稳吗?”

敬翔却是已经明白过来,摇了摇头,替李业解释道

“不一样的,军权掌握在天子手中,和掌握在太监手中,大不相同。”

“若圣人未掌兵权,宦官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虽然敛财养军,却不会轻易动用禁军去征讨藩镇,毕竟这是他们这些太监的命根,焉能为了什么社稷基业去拼?”

“可圣人就不一样了,刚才大王和袁书记也都说了,这位新皇储,乃是个胸怀大志之人,又年纪轻轻,如此人物,一旦握有实权,怎么甘心不弄出些动作?”

“只怕新军练成之际,部队,恐怕都等不到练成,便是朝廷削藩之时。”

李振都听愣了

“削藩?现在的朝廷,就算真多出一两万兵马,又能削得了谁?”

李业斩钉截铁道

“就是因为削不了,所以我们才足够放心!”

袁袭刚才一直沉默,这时才开口淡淡道

“要的就是他削藩,而且还要削失败,一败涂地!”

李振也已经全然明白,但他还是有一处迟疑

“如此一来,无非也就是第二次朱玫之乱重演罢了。”

李业微微摇头道

“不一样的。”

至于哪里不一样,却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因为他知道,这一次,会有一个搅局之人。朱玫虽有董卓之志,但能力差太多,还得是请真正的董曹之辈登场才是。

-------------------------------------

凉王方面的痛快允诺,让长安这边喜出望外

三千匹马可不是小数目,李业还非常慷慨的,在长安方面只凑出五万贯的情况下,先把八百匹战马送了过去。

这些马,大部分是此前洮河、宥州之战的缴获,大都是军队挑剩下,来作备用马的。

现在的凉军五千建制骑兵,还没有完全做到一人双马的标准。

兵曹长史李振就提出,可以将缴获的,次一些的马匹,作为备用马,而把优良骏马,留作骑兵冲刺、破阵时的首用马。

真是大手笔,许多凉军将佐,都觉得肉疼,屡有抱怨,三千战马,足以武装一到两个都得建制骑兵了,现在全军建制骑兵,也才五个都啊。

但效果上,毫无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凉王派遣使者,牵着八百匹马来到长安之时,数千士民争相围观。

又获知这是凉王用以襄助监国训练新军,便是纷纷议论。

一则是谈及凉王公忠体国,忠不顾私,二则嘛,监国李杰的威望,也很快树立了起来。

毕竟,在此之前,李儇、田令孜,乃至于杨复恭当政之际,怎么也没听说哪位诸侯,主动向朝廷市马,提供数以千计战马的啊?

李杰监国不过两月,便有如此成绩,可见是位英明之主。

就连杨复恭听到消息后,一方面心中暗自怨怼李业,可表面上,却是偃旗息鼓。

如果这位监国真的赢得,李业这样的强藩支持,他还真的只能避其锋芒,没法向之前那样擅专朝政了。

张濬总算松口气,并且也有些怡然自得,带着自家儿子和一众幕僚,还有临时在长安京畿周边,花了几千贯招募的八百不良人、恶少年,前往鄜坊赴任。

至于最激动的,当然还是李杰

这个刚满二十的年轻人,由于唐代中晚期残酷的宫廷环境,整个童年和青少年,都是在深宫,以及跟随自家皇兄逃难的路上度过。

根本没有享受过,这种站在高处发号施令,最后还得到成绩的滋味。

立即踌躇满志,只觉太宗附体一般。

先是相当隆重的,把张濬送出长安,专门授予对方尚方剑、节杖等物。

张濬也是懂得逢迎,令那八百游侠,把战马都骑上,自朱雀大街,驰道而出,生怕别人看不见李杰和他的“功绩”。

李杰见状,面色激动地涨红

当场手书,为张濬手下这八百游侠提名,保大军。

保大军是鄜坊镇原本的军号,保大之意,便是让这支军队,作为天家、朝廷护卫。

张濬在城外,一身紫袍,还专门套了金甲,允文允武姿态做足了,才受节领命而去。

同时,由于杨复恭的沉默,高仁厚调任鄜坊节度副使的命令,也成功通过。

高仁厚手下都是陈敬瑄的人,自然没多少能带走的,最后自从蜀中带了五百多人北上,赶往鄜坊镇赴任。

张濬到了鄜州,听自家儿子的建议,故技重施,还是让八百骑走在前面,从正门入城,显得势大。

为了壮声色,甚至路上还专门让随行的力役、青壮,四处租来百姓托运货物的驮马、挽马,骑在其中鱼目混珠。

从城头望去,一眼不见边,还以为有一两千骑。

在这年头,能养个两千职业骑兵,那是妥妥大藩镇了。

消息已经传开,张濬、张格父子,一开始想要达成的效果就显现了出来。

鄜坊镇内的军头们都不敢轻举妄动,虽不至于对张濬纳头便拜,但起码都会保持表面上的尊重。

就连北面的李思恭,都派使者前来恭贺。

张濬看着这一幕,不禁也有些自得起来,仿佛自己手中真的有一支足以匹敌强藩的铁骑。

只要等高仁厚再带着那五百蜀兵到了,加上八百游侠,再从户口颇多的鄜、坊两州,强征三四千青壮,又拉拢兼并几个境内领兵数百的小军头。

诶,监国皇储,寿王殿下所向披靡的利刃,未来天子的嫡系武装——保大军,就诞生了。

-------------------------------------

河南腹地,隋唐运河北端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此时整个中原,最富庶的几个城池之一,汴州城外

济阴郡王,宣武军节度使、天平军节度使,领太子太保,朱全忠,与城中文武,主动出城十里,迎接朝廷使者带来的圣旨。

此番恭敬姿态,在唐末藩镇中,实在难见,也就北边的凉王李业、代王李克用可比。

而朱全忠的恭谨忠诚,不只是表现在外面,里子也给了不少。

自光启元年,朱玫之乱,天子二次南逃,朱全忠就先后,相当慷慨的以进贡之名,向流亡的中枢,输送了十余万财帛,说起来,李业当时作为都统制平叛之际,军饷里就有人家朱全忠的一份。

所以事后,虽然宣武军并未直接和朱玫打仗,但朱全忠依旧位列凉、代、虢三王之后的第四功臣,并非全然是出于平衡。

朝廷还都以后,因为宫殿被毁坏一空,朱全忠又从汴州,经由洛阳,向长安输送了一批,用于修复宫殿的珍贵建材。

这些东西都是经由运河,自江南、淮南花了大价钱采办

可谓是相当贴心,故而,人家朱全忠虽然一不是宗室,二不是世家,却依旧能获得从天子、权宦,到宰相、大臣的好感。

这不,此番旨意,就是来给朱全忠升官的。

以奖励此前他重创秦宗权功绩为名,令朱全忠兼任忠武军节度使。

其实,宣武军、天平军、忠武军这三镇地盘,此时基本都被朱温收入囊中,只是少了个名分而已。

之前他已经加了天平、宣武两镇,现在再加上忠武,便正式成为了此时全国范围内,除李业、李克用外,第三个身兼三镇的藩镇,连王重荣都矮了一头。

(李克用兼代北、河东,其弟李克修兼昭义军)

而且朱全忠虽然没有二李的骑兵之利,却胜在财政宽裕,真不缺钱,掌握着大运河北段和河南平原,一年粮食、财帛,可以和三川扳手腕。

朱全忠设宴款待携旨前来的内官,待酒席散去,命人带内官前往歇息。

去年他让人重新修缮了驿馆,却是丝毫看不出,三年前,那把惊天动地大火的痕迹。

“怎么说?朝廷这是什么意思?”

等回到内宅,气氛却全然一变,肃杀起来,朱全忠只对着自己亲信文武,自然无需隐晦,直接问道。

“恐怕还是想借用大王之力,制衡李克用、李业、王重荣,及河北藩镇。”

朱珍直接说出这个所有人心中,都已经明了的答案。

“可咱们又不是他李氏家奴,如何就任凭驱使?”

一旁的丁会是个暴脾气,质疑道

朱全忠却是若有所思,没言语

此时,一个声音却是道

“不妨将计就计。”

“如何说?”

朱全忠听到此人发声,立即站起身来相询

“还请先生细言。”

一旁的亲信们都有些皱眉,这段时间大王是不是有些,太宠幸这个措大了?

那人正是朱全忠数月前,新拜的参军,唤作柳璨

这个名字似乎不起眼,但他的族中长辈就很有名了,柳公权。

柳璨笑着道

“大王,下官做一个比方。”

“若山中有一猎户,因惧怕群狼窥伺,遇到一头瘦弱的老虎,不思躲避,反倒是想,‘若我能把此虎喂壮,众狼岂敢窥伺’?大王以为,这猎户聪明吗?”

朱全忠听完,立即反应过来,哈哈大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