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 第103章 王守仁也是懂经营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章 王守仁也是懂经营的

“只要是有心之人,那就会防不胜防。急递铺就不能做任何的改变,这个至关重要,甚至还要想办法提高他们运送的速度。”

急递铺,相当于现代的顺丰快递,对送达时间有极高的要求,

“凡递送公文,照依古法,一昼夜通一百刻,每三刻行一铺,昼夜须行三百里。但遇公文至铺,不问角数多少,须要随即递送,无分昼夜,鸣铃走递。”

24小时得走300里,换算下来,45分钟要走5公里的样子,正好是10里,现代人基本都可以走到。

可古代没有水泥路,泊油路给你走。

实际因为地形,天气等原因,是达不到的,那就只能跑步。

白天还好,晚上就是真的要真的非常危险了。

所以铺兵也是最苦最累的,当然也就换来了300里的高效率。

终结大明王朝的李自成同志就是一名光荣的铺兵。说他“善走,能骑射。家贫为驿书‘”就是专门送书信,紧急情报的邮递员。

只是崇桢皇帝因为财政的原因,裁撤了西北的一些驿站,李自成不幸被下岗了,没有了经济来源就只能造反一途。

规定凡十里设一铺,实际操作中,限于地形因素,并非如整齐划一,但多数是遵循此规定的。

现在很多地方的地名叫八里铺、十里铺、十八里铺、三十里铺的,都是这种原来明清时代的急递铺慢慢的发展成为小村镇。

王守仁点点头,皇帝还没有那么的头脑发热,把这个也给做什么改变呢。

皇帝既然想了这一出,那就肯定到时会实施。

“陛下,驿站还有养有马匹。牛,驴之类的,那是不是可给人接运货物之类的呢?”

朱厚照大笑起来,指着王守仁笑道:“朕就说有了你王守仁,啥事都能做成。你看,你的这个主意就非常的好。”

“你运一车货物到江南,路上还要请镖师之类的,花费巨大。如果依托朝廷的驿站来转运,应该没有不开眼的敢半路劫货吧。第一起码安全,至于运费,那就是你们兵部拿出来一个规章制度出来,肯定不能比其他人贵。”

“你看这样一来,驿站的驿丞既有钱赚,又能把原来的事情做好,这不就都盘活了?”

王守仁也被朱厚照说的动了心,驿站一年也需要不少的银钱养着,这样承包出去,本地就无需摊派这个驿站的费用,能取消一个赋税。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朝廷还能得一笔税银。

全国驿站超过2千之数,平均一个驿站上缴100两,一年就能有20万两的收入。

这一进一出,数目就大了。30万两的差额都不止,这就是开源节流。

王守仁心算一下,这个数字把自己都给吓了一跳。

好多钱!起码一年能养1万真正的精兵了。

他敢保证,只要把这个提议说出来,户部彭泽肯定会第一个同意的,他现在比谁都缺银子,只要能提高赋税的事情他都来劲。

“陛下说的有理,考虑的也周到,是臣开始狭隘了。果然您说的没有错,这个思路需要改变。”

“陛下制作的那个4轮马车就可以用到这个上面来,用牛拉的话运输量可以达到原来的4.5倍,驿站提供牲畜,车辆等,上门服务。这样下来运费可能只要外面镖师押送的2.3成。”

“关键是雇主省事呀,他不要自己养牲畜,置办车辆。相信这项措施出来,那些走南闯北需要运输的商人们肯定会高兴。”

朱厚照轻轻的给王守仁鼓掌,这人还是真牛逼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自己想到的他都想到了。

“王卿,你认可这个想法吧。”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王守仁笑着恭维起来。开始慢慢的认可这个有点不靠谱的皇帝了。

“朕反正只提想法,其余怎么去做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朕的要求就是要提高道路运输能力和速度,这物流速度提上来了,全国各地的物资就能互相流通加快,降低价格等,好处应该还是不少的。”

“是,陛下!臣会去安排好的。”

“瑞安侯王源自请降爵位和派嫡亲子弟去海军这事,你怎么看?”

王守仁把自己脑袋的转速开到最大,原来也想过,这瑞安候为什么要这样做。

难道陛下派人清查京畿地区所有的土地和人口,和王家有关?这不是陛下大舅子起的头,不要爵位了吗。

“派子弟去海军,起了很好带头作用,这是好事,臣觉得要鼓励。至于爵位的问题,这就不是臣能多说的了。”

这外戚的事情,是皇家自己内部问题,你们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只要外戚不干涉朝政就可以。

朱厚照也头痛,一直压着也不是办法,准呢,准呢,还是准呢?

“违法乱纪,是要处罚!”朱厚照不清不楚的说了一句。

“那臣先行告退!等整顿好了3千营再来向陛下禀报。”

王守仁见谈的差不多了,心中记挂着驿站的改革,想早点回去商议,早点落实。

朱厚照摆手拦住了,“王卿,别急,朕还有一事。”

“陛下,何事?”准备起身的王守仁只得又坐了回去。

“走,去朕的书房。”

朱厚照当先起身往书房走去一边对着跟来的王守仁说道。

“朕打算把九边各镇的总兵,副总兵等重要将领轮调一下。”

“这事陛下需要找来阁老们一同协商一下,可能会好一些。”

王守仁见皇帝还是围绕着军队不放,9边的将领轮换,这是常态。

以前也是这样做的!防止单一将领坐大。

但一次把9镇总兵全部换了,这个风险貌似有点大,换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万一鞑靼趁虚而入呢,如何防守?

王守仁对皇帝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轮换总兵是你兵部的事情,何必去问内阁,内阁管内政民生就行了。以后这军事方面的事情兵部要自己多做主。”

朱厚照板着脸,他就怕文官插手军务太多,虽然王守仁原来也是文官出身,现在封了伯爵,还是兵部尚书,就天然的成了武将的首领,估计文官不怎么会和他一起玩耍了。

“不过你说的全部换有隐患,也有道理。那就先换4镇总兵官。”

“请陛下明示。”

在书房里,朱厚照递给王守仁一张纸,上面已经记载了轮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