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郑婉倩正在组织战车道预科班的学生上晚修课,这些女学生们课前都要在操场上跑操两公里,再进入教室上理论课。
只见那一排排的女生们,皆身穿着统一的灰色上衣、黑色裙子以及黑色裤袜,脚上则踏着一双精致的乐福鞋。她们迈着优雅的步伐,从站在检阅台上的郑婉倩和郑美空面前缓缓跑过。尽管每个人的步幅大小略有不同,难以完全保持一致,但无一人掉队。
那些宽松的黑色短裙,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随着女生们的动作上下晃动着。裙摆轻轻摇曳,宛如风中舞动的花朵,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韵律之美。若是此时程瑞骁带领的那群单身汉恰巧在此处目睹这一幕,想必他们定会被这般美景所吸引,内心涌起阵阵波澜,心潮澎湃不已。或许有的人会情不自禁地瞪大双眼,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有的人可能会忍不住低声赞叹,对这些青春靓丽的女生们投去欣赏与爱慕的目光;还有的人说不定已经开始在心中暗自幻想能与其中某位佳人展开一段浪漫的邂逅呢!
“立定!向右转!”伴随着预科班队长那响亮的口令,所有女生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般,动作整齐划一地迅速完成转向动作,面向着前方庄严的检阅台。
只听见一阵清脆而响亮的声音传来:“啪——”原来是女生们脚上穿着的黑色小皮鞋同时有力地踏在了地面之上,发出了这一震撼人心的声响。
此时,站在一旁观看着的郑婉倩脸上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她对着那些早已汗流浃背的同学们高声喊道:“大家辛苦啦!”接着,她微微点了点头,表示对大家努力付出的肯定和赞扬。
然后,郑婉倩看了一眼手上的秒表继续道:“作为一名合格的战车道队员,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充沛的体力可是至关重要的哦。不过呢,从今天的表现来看,咱们这次的整体速度相比上次可是足足快了 10 秒钟呢,真的是非常不错呀,看得出大家都有很认真地练习哟。好了,接下来就给大家 5 分钟的时间好好喝口水,稍微休息一下吧。但是记住咯,第 8 分钟的时候我可要看到所有人都安安稳稳地坐在大教室里哦,听明白了吗?好,解散!”
话音刚落,原本还紧绷着神经的众人瞬间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纷纷朝着各自放置背包的地方飞奔而去。不一会儿功夫,每个人便都拿到了自己的水杯,开始大口大口地补充水分。
郑婉倩身边的郑美空一脸羡慕地望着这些姐姐们。对于她来说,能够亲眼目睹姐姐们如此英姿飒爽地学习战车道技巧,心中不禁充满了向往之情。而且更让她感到兴奋不已的是,自己竟然还有机会去旁听大姨讲的郑氏流派独有的战车道课程,这可真是太幸运啦!想到这里,郑美空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灿烂的笑容,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精彩课程。
“好啦,同学们,这节课呢,咱们要一起来探讨一下战术这个有趣且重要的话题!”郑婉倩面带微笑地说着,同时轻轻地点击鼠标,打开了精心准备的 ppt 课件。随着页面的切换,那精美的标题如同一道闪耀的光芒,瞬间吸引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目光。
她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大家可千万不要把战术想得太过深奥哦!其实呀,用一句简单易懂的话来概括,那就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自身以及对手的真实状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击败敌人。不过呢,有时候客观的环境条件可能对我们不太有利,如此一来,获胜的几率或许会有所下降。但即便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我们依然要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绞尽脑汁地想出最为切合实际的战术方案才行哟!
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你们都知道甲午战争的大东沟海战吧?现如今啊,不少对军事一知半解的人都将这场战役的失败归咎于北洋海军所采用的战术不当,还声称应当采取侧舷接敌的策略才对。然而,这些人恰恰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点,那就是北洋海军当时的绝大多数战舰配备的都是舰首炮,并且它们的整个战舰布局与配置本身就是围绕着舰首迎敌的战术思路而设计建造的。因此,对于北洋海军而言,最为务实、合理的战术选择毫无疑问便是直接迎面向敌啦!”
说到此郑婉倩放了七镇八远的照片,更加直观地让大家看看它们的武器布局。接着,她继续讲道:“正因为各国各装备性能不同,所以由此制定的战术也不同,本节课我们重点根据我校装备讲德系战术,以及可能面对的美苏坦克战术...”
郑婉倩讲的很详细,大家听的很认真。由于课上郑婉倩把重点放在德军战术而非苏美坦克外形,让郑美空对这两个国家的坦克长什么样充满好奇。
“大姨,苏系和美系的车长什么样啊?”课后郑美空一句话点醒了郑婉倩,也确实,鲁尔没有苏系和美系车可以近距离观察,这时她突然想到了什么:“正好,过两天国科大附高开放日,让你见见他们的蓝军,再看看我们中国自己的坦克!”
————国科大附高学员舰上————
山东外海的春季阳光明媚,来往于国科大附高学员舰的船只和飞行器络绎不绝。一架画着鲁尔校徽的Fw200缓缓降落在国科大附高学园舰的对外机场上。郑婉倩带着自己的家人和几名战车道主官走下舷梯。往返机场和校区的接送客车因开放日而络绎不绝。
客车上充斥着其他学校学生的讨论。
“为什么这次他们要选择锚泊在青岛呢?”
“过一个月就是海军节了,有大量舰艇参与海上阅兵彩排。我想这次国科大附高也是借此机会向大家展示我国的新锐舰艇吧?”
“你们说,能看到055吗?”
“这还用说!055的101号肯定第一个出场。”
“猜猜旗舰是哪一艘?”
“旗舰不应该是17号吗?”
“要我说就是18号。”
在众人的期待声中,客车来到国科大附高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215车丰碑,这已经成了中国装甲兵永远的信仰了。
“看!这就是一辆 t-34\/85 坦克,它可是正宗的苏联制造呢!想当年啊,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正是由咱们英勇无畏的坦克手们驾驶着它驰骋沙场。说起来可真是令人热血沸腾,而这辆坦克,就成功地干掉了美国鬼子五辆坦克呐!这辆车最初接到的任务本是趁着夜色去清除敌方的火力点。然而,就在它接连击毁了三辆美帝的 m26 坦克之后,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状况——竟然不小心陷进了泥泞不堪的地里。尽管当时情况十分危急,但咱们勇敢的战士们并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他们迅速展开抢险工作,争分夺秒地想要让坦克重新恢复行动能力。经过一番紧张激烈的努力,终于赶在天亮之前完成了抢险。但此时天色渐亮,如果贸然撤退,极有可能会被敌人发现并遭受猛烈的攻击。因此,车组果断做出决定,先潜伏下来等待夜幕再次降临,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安全撤离战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好不容易熬到了天黑。可当车组准备动身离开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美帝又调来了两辆新的坦克,用以填补之前被击毁所造成的防线缺口。面对这种突发状况,咱们的车组成员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启动坦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着那两辆增援的坦克开火。只的坦克瞬间化作两团熊熊燃烧的火球。最终,咱们的车组顺利完成任务,成功地撤离了战场,留下了一段让人传颂至今的传奇故事。”郑小奕绘声绘色地向郑美空讲述着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后者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叹地说道:“哇塞!真没想到这辆看起来结构如此简单的坦克,居然能发挥出这么巨大的作用呀!”
“确实是这样,”郑婉倩点点头,“在对付美国侵略军的先进重坦时,我们的装甲兵表现出不畏强敌敢于打拼的精神,粉碎了强大敌人的阴谋。”
“所以,美空也要像前辈一样,无论敌人有多强大,都要敢于面对,用智慧和勇气去夺取胜利哦。”郑婉婷对郑美空进行引导,郑美空则面向那丰碑敬了个军礼。
“还挺像那么回事儿。”周围国科大附高的学生笑嘻嘻地看着这个小姑娘,并投来赞许的目光,大概是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敬这么标准的军礼吧。
几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处展馆。
“...大家请看,这是基于苏联t54的59式坦克,这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款主战坦克,出生即巅峰,直接参加了59年的国庆阅兵,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刘卫兵在共和国历史展区滔滔不绝地讲解,“这是69式坦克,诞生于中苏交恶期,该车某些系统继承了苏联t62坦克的先进技术。它旁边这辆车,就是t62。在珍宝岛战役中,苏联入侵部队被我军压制,不得已动用t62坦克妄图挽回败局。但是我们聪明的边防军在冰面上用白布套上反坦克地雷伪装成雪块,成功炸断敌车履带。苏联为了防止我军缴获这款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用火箭炮炸碎冰层令坦克沉入江底。我军花费几周时间将该车打捞并研究,使我国获得了当时令西方都谈之色变的尖端装甲技术。”
“这些就是我们国家自己的装甲力量,经历了从仿制到自行研发......到79式,80式,88式基本脱离了苏系的影子......”要论讲解的详细,刘卫兵可能不如郑婉倩,但他比郑婉倩更了解这些共和国的车辆。
“好,上午的历史讲解就到这里了,下午两点德械蓝军表演,不见不散。”刘卫兵向大家道别,郑婉倩一行则前往其他展区。
“大姨,他刚才说的德械蓝军是个什么东西呀?”郑美空好奇地看向大姨,郑婉倩则笑笑:“是那位大哥哥的麾下。他们改装了一批坦克,造成德系车的样子,用于训练他们的战车道队员。曾有人认为那是针对以我们为代表的德系学校而搞出的假想敌部队,但事实证明,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德系粉。”
“哦?何以证明他们不是针对我们的呀?”这会轮到郑婉婷提问了,郑小琳答道:“因为想模拟对方部队只需在演练中修改车辆参数便可,不需要大费周章再改造一批车。”
“轰——轰——轰——”几声炮响从不远处传来,几人顺着声音走去,只见几门122毫米拖拽式榴弹炮旁边站着排队的观众,而李铁则在进行操炮讲解。
“轰——轰——”榴弹炮再次开火,弹壳咣当退下,人员又换了一批。
“这是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d30型。上世纪60年代苏联研发的。我国也于05年研发过d30-2型,出口至多国。”郑婉倩一眼就看出了这种火炮,简单向自己的家人介绍了一下。
这时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这炮还是这么顺手,我挺满意的。”
“老前辈,您这炮术还是这么准呐!”又是一道熟悉的声音。
“你也不赖啊,没当过兵还能打这么准。老子当年打越南的时候可是炮弹管够,这小子居然给我限制炮弹!多打收费,我差这点钱吗?再给老子来两个基数的弹药!”
“这大概就应了你们中国军迷的一句话,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给老子炸!”
“林老板您稍等,我请示一下领导。”李铁说着拿起电话:“喂,营长,林老板还要打两个弹药基数,林弘天老板,林氏重工的...啊,我这里炮弹不够了,运输车...是,是...”
原来是林月如的父亲和市川老师,他俩在火炮体验区打出了最优精度,令其他几个炮位上的体验游客连连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