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让郑城成为魔都合作组织的举办城市?”祝文渊坐在张恪清办公室的沙发上,脸上挂满了惊讶。
“张书记,你是不是太高看我了?”
别说他父亲已经退休了,就算是没退休,这么大的事儿也不是他父亲能决定的,最多就是有个建议权。
他不否认这件事如果成功,对郑城发展会很好,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接掌市委书记的时候,都能借到力。
可这件事的难度也太高了,张恪清以为他祝家有多厉害?
张恪清递了支烟给祝文渊:“文渊同志,不是让你一个人去想办法,而是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
“向书记、夏省长都会去京城想办法,我也会想办法,现在也需要你跟我们一起想办法。”
“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如果失败了,大家也没什么损失,无非是被人嘲笑不自量力。”
“可如果成功了,到时候你作为郑城的市长,就有机会上央台的新闻,我也会让大家知道这次事情能成功,你是出了大力的。”
张恪清知道祝文渊很好面子,之前几次在郑城做的事情,面子都丢的差不多了,这个市长一点威严都没有。
所以他就用这点来打动祝文渊。
祝文渊听到张恪清这么说,眼睛瞬间亮了。
他深吸了一口烟:“张书记,你说那么高级别的会议,我能跟着上新闻?”
张恪清也靠在沙发上:“肯定能,不过估计镜头也就是一晃而过,就算是向书记也最多只能跟在后面蹭个几秒钟的镜头。”
“这次来的都是政府首脑,你是郑城的政府负责人,如果期间洽谈了什么政府之间的合作,你当然得在场。”
“而且这次也会极为考验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是在领导面前展示自身能力的好机会。”
祝文渊微微点头,蹭个一秒钟的镜头啊,这还很合理。
不过哪怕是一秒钟的镜头,也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机会的,更能让他将之前丢掉的面子都挣回来。
而且这也是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领导肯定会顺便检查一下郑城的各项工作,他有机会直接跟比父亲级别更高的领导汇报工作。
若是能够留下一个好印象,将来仕途还不平步青云?
张恪清又说道:“文渊同志,其实你一直都觉得我是运气好,才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对吧?”
祝文渊讪讪一笑,这种事儿他心里就算是这么想的,也绝不能承认,否则以后张恪清打压他都名正言顺了。
张恪清也没在意,继续说道:“你也不用否认,很多人都这么想,也有的觉得我是靠着唐家的照顾。”
“可唐家现在什么样,你难道不清楚吗?能帮我在这个年纪,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吗?”
“我的那些功劳,都是拼出来的。”
“比如之前的空中丝绸之路试点,当时我们跟十几个省份,几十个城市竞争,最终获胜。这其中的难度,不比这一次的小。”
“但最终我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上下一心,击败了那些竞争的城市,终于是成功了。”
“我才坐到了现在的位置上,陈栋邦同志也才成了常务副省长,并且被上面记住了名字。”
祝文渊若有所思,好像确实是如此。
他研究过张恪清的履历,心里也确实觉得张恪清是运气好。
在江城的时候,意外被孙颖看重,之后又运气好,不但中了彩票,还跟唐文忠的闺女看对眼了,受到黄志奎的照顾,才一路做到了庐市市长的位置上,甚至成为了省长助理。
本来被林建秋和魏得来打压,结果苏立业伸出援手,把张恪清要到了郑城,并扶到了省委常委兼郑城市委书记的位置上。
孙颖、黄志奎、唐家、苏立业,这些不都是贵人吗?包括现在的向洋也是。
遇上这么多贵人,还不是运气好?
可现在仔细一想,张恪清在江城的时候,只是一个小镇长,却能做出一些惊动省里的政绩,这才会吸引唐家,也才让唐家不介意闺女下嫁。
一路往上走,政绩也都极为扎实,甚至口碑也都不错。
能来南河,也是因为之前张恪清帮了苏立业的女婿,苏立业这是投桃报李。
现在向洋看重张恪清,也是因为张恪清有能力,能做出成绩,南河这几年发展速度更快,张恪清也没少出力。
这么看来,张恪清能有今天,不能只归结于运气,张恪清的自身能力和敢拼的精神也缺一不可。
严格来说,张恪清能遇上这么多贵人,也是一种能力,甚至运气也是一种能力。
就比如一些人考试的时候,明明不会这道题,但就是能蒙对。
还有人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选,但总是能选择对自己更有利,让领导更满意的。
甚至他还见过有人本来没机会提拔,但原本定好的人忽然生病,让其捡了便宜的。
父亲说让他多跟张恪清学学,说他缺少了一些拼搏精神,没有经历过风雨,要不这次就试试?
张恪清说的也有道理,就算是失败了,损失也不大,就是丢点面子而已,成功了好处却非常多,值得拼一下。
祝文渊将烟头丢进烟灰缸:“张书记,我可从没觉得你是运气好,一个人的好运不会伴随这么长的时间,你做的那些事情,我也都研究学习过。”
“既然你觉得应该试一试,我也一定遵从省委的命令,尽全力为我们郑城争取这个机会。”
“过几天我回一趟京城,去想想办法。”
张恪清笑了:“文渊同志愿意跟大家一起拼,我相信我们成功的机会能增加一大截。”
“不管成功与否,向书记也一定能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为郑城做的一切。”
周末的时候,祝文渊就请假回了京城,去找祝巍山帮忙了。
夏正东也去了京城,去找领导想办法。等到夏正东回来之后,向洋也会去跑一趟,找人帮忙。
张恪清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之后,他也在想,还能借哪儿的力,促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