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把外挂修好了 > 第2章 逃离(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越宁百无聊赖地跟在张桂兰身后,作晕车未醒状,走得并不快。张桂兰再急,也不想让越宁出事儿,只得放慢了脚步。

然后他就后悔了。

沟头村的人都知道张桂兰养了个必有大出息的好儿子,见着了总要说两句话。一路拖拖拉拉,打招呼的人不断,越宁心里更觉得烦了。

好容易看到了张桂兰娘家的墙头,越宁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一路舅舅舅妈从头叫到尾了。沟头村全村姓张,跟张桂兰平辈儿的男丁都算他舅,一把攥过去,能攥到他八个舅舅。全是长辈,越宁并不想尊敬的“长辈”。

这里面他最厌恶的,无过于正坐在门口的那一位“亲舅妈”——杨秀芳。

看到杨秀芳,越宁心里透着一股诡异之感:04年的他,将杨秀芳送去吃牢饭了。现在再看到杨秀芳本人,咳咳,很想再送她去吃一回牢饭!

杨秀芳不知道越宁心中所想,仍旧热情地打招呼:“外甥来啦?”她早早接到了张桂兰的口信,已经知道了张桂兰所为何来。胸有成竹地等在门口。

杨秀芳是个能干的人,算得上是有头脑,这是越宁也不否认的。甚至,如果当初不是张桂兰的亲娘生病住院,杨秀芳需得去伺候,她不会由着张桂兰带着越宁去乞讨。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这位能干人儿,兼职做着买卖人口的掮客。虽然,她并不明码标价的抽成,只是“帮忙互通有无做好事”。

就是这个能人,给张桂兰出的主意:“买个孩子吧,别要周围人家生下来送人的,不养亲生儿子的人家,爹妈一定有毛病,生下来的孩子不是残就是傻。等你养大了,再过来争儿子,掰扯不清!买个远点地方的,宁愿多花些钱。以后长大了,也找不着亲生父母,你们养得仔细点,生恩不如养恩。”

而后冲在前线,给小姑子牵线搭桥、威逼亲家、买下男婴——就是越宁,奠定了张桂兰在夫家顺风顺水十来年的基础。

好能干的人!

垂下了眼睛,越宁没有主动开口叫人。张桂兰却是见到了亲人,手里的麦乳精往侄女张珍珍手里一塞,扑到杨秀芳身上就叫:“嫂子!我可见着你了!他们老李家这是要作践死我呀!”

sb!越宁心里撇嘴,头压得更低了。

蠢货!杨秀芳恨不能剪了她的舌头!大门口嚎的什么丧?家丑不可外扬!还有孩子在呢?这么嚎出来,是要让外甥知道他不是你亲生的么?只要不是亲生的,没有正常人想要你这样的蠢妈!

横一眼女儿张珍珍:“还不进屋给你姑倒水去?”一把拉过小姑子,“进去说话!”再对越宁说,“外甥也累了吧,快进来,你大表哥从县城带了娃哈哈。”

越宁低低应了一声,跟着走了过去。

张桂兰被嫂子掐了一把,才醒过味儿来:“对对对,东子,你跟你表姐去喝娃哈哈,我跟你舅妈有话要说。”买来的儿子,怎么能让他知道不是亲生的呢?还是嫂子明白。

越宁撇撇嘴。这个时候,他还叫李卫东,这名字据说是他过世的“爷爷”给起的。老头儿心心念念想了好多年的孙子,从七零年开始念叨,名儿都起好了,三个儿子却一个带把的都没给他生出来。老头自觉在乡里抬不起头来,活把自己给憋屈死了。所以哪怕越宁来的时候已经进了八字打头的年代,他还是被赋予了李卫东这个带着鲜明时代特色的名字。

直到他逃离此地,给自己改了名字,才抛了“李”这个姓,随意给自己起了“越宁”这个名字。“李卫东”三个字,被“大伯母”拿去使了。

张桂兰这回找娘家嫂子,为的也是这个。婆家嫂子说了:“这是老公公活着的时候给亲孙子起的名儿,当然给我娃。”李卫东这名字,越宁一点也不想叫,他那位“大伯母”也未必就是真的想要,只是因为没儿子受了小婶子十多年的气,得借个由头找回场子。

越宁不在乎这个名字,连“李”这个姓氏都不想要。可张桂兰不一样,她觉得自己受尽了欺负,要找娘家人给她出头。

事情难就难在张桂兰她妯娌是换亲换来的,李家还有姑娘扣在别人家呢。娶来的媳妇打两巴掌踢两脚,没什么,欺负得狠了可不行。长房媳妇儿的要求听起来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

姑嫂两个能商量个什么来,越宁并不关心。在他看来,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斤斤计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外面天宽地广,非要缩井底下斗来斗去,斗个屁啊!全是小家子气。她们怎么斗,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一切顺利的话,他不久就能脱身,哪怕把自己折腾进福利院,也比跟这群二百五混一块儿强。

张珍珍磨磨蹭蹭拿出一板娃哈哈来,慢腾腾地放到越宁跟前的小桌上:“你喝呀。”

越宁皱起好看的眉毛,摇摇头,扫了一眼张珍珍,也是服气了。张珍珍比越宁大两岁,越宁今年念初二,她念四年级——总留级总留级,她升二年级的时候,全校各个年级里已经布满了她的同学们。并且,十四岁的大姑娘了,能不能不要看着娃哈哈就挪不开眼?!

很难想象,这是杨秀芳亲生的闺女。

杨秀芳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张珍珍的脑子不随自己,偏偏随了张桂兰?姑姪俩一样的蠢!杨秀芳伤透了脑筋,一度将主意打到“外甥”的头上,希望两家结个娃娃亲,好让越宁照顾张珍珍一生。不然真是死都不放心这个蠢闺女。

越宁并不知道她的主意,如果知道了,杨秀芳的下场只会更惨一点。现在,他只是伸手推了推那一板娃哈哈:“你喝吧。我晕,不想动。”

张珍珍开开心心拆了一瓶娃哈哈,一口气喝完,跑院子踢毽儿去了。

越宁闭目养神,从醒来开始,他就琢磨着脱身的办法,越早切断关系越好,否则日后被人挟“养育之恩”,要他知恩图报,怕不得恶心死人?!他很快地制定了几套计划。a计划就是一切顺利,借机彻底斩断关系。a计划如果不顺利,也要有备用方案,b计划就要……

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他还未成年,而社会上对于拐卖未成年儿童,是深恶痛绝的。一旦成年,随之而来的是无穷的麻烦,比如“养恩”之类的。比如李家也是从人贩子手里将他解救出来免得被人贩子弄残了拿出去乞讨……之类的。

那一边,杨秀芳和张桂兰也达成了共识,名字什么的,想要就拿去,如果越宁问了,就说这名字不够洋气,所以改了。交换条件是,李家得守口如瓶,不能让孩子这时候知道身世。等越宁再大一点,养得熟了,订娃娃亲的时候,再告诉他。

谈妥了,张桂兰喊:“东子过来,给你舅妈看看。”

越宁无奈地睁开了眼,慢悠悠晃到了张桂兰的跟前。

————————————————————————————————

张桂兰与杨秀芳在一张八仙桌的两边分坐着,两边是方凳,伸手将越宁拉到方凳上,就开始念叨这一天的行程,埋怨越宁:“来的时候搭人家的拖拉机的,他非得下来给那个小胡老师搬书,时候都被他耽误了……”

越宁还装着头晕不说话,由着张桂兰口沫横飞地演讲。

杨秀芳却满意极了!

越宁还记着小胡老师的好,显然是“有良心”的一种表现。正合她意。

越宁却因为张桂兰提起的话头,又想起了小胡老师。

小胡老师科班出身,越宁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还能长得这么正直,她功不可没——教了越宁整整六年。越宁四岁的时候,小胡老师到了李家坳,说服了李家人,早早地将他带到小学里读书。越宁比所有的孩子都聪明,比年长他数岁的孩子学得还快。老师哪有不喜欢这样的学生的呢?小胡老师倾其所学,认真浇灌这棵幼苗,许多顽童们无心又或无力学习的知识,越宁小小年纪居然学得进去。小胡老师深山寂寞,终于找到这么个寄托,凡她会的,差不多都给越宁打了个基础。

直到政府为消灭贫困,去年将李家坳整体迁出深山,与其他两个村子合并成了三家村,小胡老师也到了三家村小学做老师。

越宁现在初二,小胡老师现在当然已经不教他了。可越宁还想为她多做点什么,04年的时候,他终于有能力偿报这位可敬的老师,却只见着一抷黄土。这一回,再不能这样了!

他不吱声,张桂兰又不想冷场,闲话终于说到了小胡老师身上:“二十大几的人了,也没个婆家,真是古怪……”

小胡老师今年二十六,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越宁一点也不觉得她哪里古怪了。皱皱眉,他可不想听张桂兰说小胡老师的坏话。趁张桂兰咕咚水的功夫,轻声道:“我跟小胡老师打听事儿。”

杨秀芳也觉得张桂兰当着孩子面说他尊敬的老师的小话不好,和蔼地问道:“外甥问的什么哩?”

“跳级。”

杨秀芳一怔:“跳级?”

“嗯。”这是越宁离开的第一步。

村里没有完中,只有一所初中。高中要到镇上,或者是县城里才有。越宁的目标是县中,那里离三家村更远一点。他想早点走,哪怕a计划不顺利,也能早一年到县城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