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 第350章 白银大劫案(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尧与赵奇峰趴在山坡上,同样数着这支闯军队伍的马车数量。

“三百六十九,你数到多少?”

张尧算了算摆在面前用来计数的石头与树枝:“三百七十六!”

赵奇峰“呸”了一声:“花里胡哨的,你算错了吧?我明明是一辆一辆数过去的,怎么会少?”

“多几辆少几辆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大肥羊!这帮家伙,在京城里不知搜刮了多少好宝贝,肯定富得流油!”

“听说皇帝连擦屁股的厕筹都是金子打得,现在皇帝都死了,好东西肯定全落在了他们手里!”

赵奇峰此刻却有些疑虑:“真的要打吗?咱们才多少弟兄,人家那可是三四千兵马呢啊!”

“再说了,人家挑着李闯的大旗,真要在咱的地界上出了事,指不定再把李闯的大军招惹过来。”

“李闯的大军?李闯哪还顾得上这些!”

“我听我族叔说,李闯在山海关吃了大败仗,被山海关的吴总兵请来了建州兵,就是李自成自己都差点把命丢了!”

赵奇峰不甘心的望着山坡下的李闯车队,马车上那满满当当装着的箱子,也不知里面是什么。

里面如果是银子,那岂不得…岂不得…

赵奇峰算了又算,也算不明白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

但让他真正揪心的,是这么大一块肥肉放在眼前,他却吃不到!

他二人说好听点是一方豪强,说难听点不过是虎头山占山为王的土匪,手底下满打满算不过三百人。

想靠这三百人攻打李闯三千大军,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张尧说道:“他们在明,我们在暗,不需要跟他们硬碰硬啊!”

赵奇峰依然摇头:“不妥,不妥!风险太大,这要有个闪失,咱们…”

就在这时,队伍中一辆车车轮突然断裂,一个箱子掉下来磕在路边石头上,顿时四分五裂,从箱子里洒落出来的银锭满地都是,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带队军官举起鞭子对驾车的车夫抽个不停。直打到车夫遍体鳞伤,才让他将洒落的银子收集起来。

银子!

全是银子!

此时如果有镜子,赵奇峰一定能看到自己两眼都冒出光来!

“干了!”

“能抢这么多银子,我死了都甘心!”

此时他唯一还保有的理智,是知道这么大一笔横财,自己一定吃不下!

“晁天王劫生辰纲,也还有公孙道人和阮家兄弟帮衬,咱们也找些同道帮忙!”

“你去联系周老倌、冯全,还有金鸡寨的刘大脸,咱也当回武林盟主!”

押送这支车队的是顺军大将张能。

别人可能不清楚这支车队押运的金银数量,张能又如何不清楚。

这可是足足三千七百万两银子,还有五百八十万两黄金!

大明经营近三百年的京城,无数贪官污吏、狡黠商人所积累的金银,绝大多数就在这支车队中。

出发前,李自成握着他的手耳提面命,这是关系到大顺能否东山再起的关键,万万不能出一丝意外,甚至为此给他便宜行事之权。

同时,李自成还向他许诺,只要他将这笔金银顺利运回西京,便会给他晋封侯爵。

这么大一笔财富,即使张能自己也不由为之沉醉。深夜之中,他也不禁畅想,如果自己能将这笔金银贪了,那就是富可敌国之人。

好在这么多年跟随李自成征战沙场,张能于军略上虽不十分出众,但心性却已经历练出来,所以才能在襄阳建制时封果毅将军,位列五营二十二将之中。

他清楚的知道,财富在权力面前不值一提。无论以后天下是何人掌管,掌握这么一笔财富的他都只会是待宰的肥羊!

想通了这一点,张能也就收起了其他心思,一心一意押运金银前往大本营西安。

由于担心银车行军缓慢,拖慢了大军的行军速度,所以张能带队提前两天出发。

从京城往西安,这一路上原本都在大顺军掌控之中,各处关隘均有兵将镇守。

唯一值得担心的,是随着大顺军山海关之败的消息传递开来,原本毕恭毕敬的那些投降官绅也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哨探的骑兵不时传来这个县城被旧明官绅占领了,那个大顺官员被大明遗老遗少暗杀了。

所以张能这一路尽量避开县城,只一个劲的赶路。随行护卫有两千精卒,五百骑兵,这么多兵马横行山野之中,普通流民、小股贼寇,哪个能有能耐动这支车队?

“报告将军,前方五里有个村子。”派出去探查今夜扎营地点的探子前来汇报:“那村子叫张家坳,有八十多户百姓。”

张能看了看天色,再有不到一个时辰太阳就该下山了,扎营做饭还需要时间,于是传令道:“通知下去,加快速度,今晚在张家坳扎营。”

五里路并不怎么远,张能率领车队很快就进了村子。

与世无争的村子突然涌进来三千多人,让这个村子的百姓心慌不已。

在张能命令下,村子里所有百姓都被集合在村口的晒麦场上,等待甄别。

部下将百姓仔细甄别,确认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张能这才放心,命令士兵们就地扎营。

拉运的车夫们脚步一刻不停,将银车团团围起来,然后就在银车中间席地而眠。

至于张家坳的那些原居民,也都只能在夜风中发抖。他们的房子已经全部被征用,成了顺军各级头目的住所。

张能自己则住进了村子最大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家主也是姓张,据说以前还当过官,致仕后返回原籍生活。

不过这家人反应的快,远远看到有大队人马接近,就举家逃窜,张家一仓库的粮食全便宜了张能。

唯一使这支顺军感到不满的是,整个村子只有一口水井。再要取水,就要到数里之外的山脚,那里有一处泉眼。

于是张能命令井水供人吃喝,另外派人从山泉取水,供给牲畜。

小小一口井要供几千人吃喝,实在为难。即便如此,张能依旧让井中打来的水来先给村民饮用,看到村民饮用井水后无事后,张能才命士兵们打水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