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官街也叫汉口镇正街,也就是如今的汉正街。
汉正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市场分东、西、中三段,以粮油、棉花、什业药材、人参燕窝、金银珠宝、票号当铺、百货、布匹、山珍、海味、纸张、文房等商品的交易为主。
清末民初,汉江还被称为汉水。
汉水两岸所停泊的船只通常就在两万四五千艘左右。
汉水口两岸的码头区,作业繁忙,通宵达旦,是万家灯火彻夜明的不夜之港。
汉水沿岸大大小小近30个码头上,皆由码头大头佬、小头佬统领着码头力工,按照帮口势力与宗派范围,划分区域,搬扛货物,起坡下坡,不得有一点超越,否则将会酿成一场“打码头”流血械斗。
码头上的大头佬,通常是身着白裤褂,腰系黑飘带,头戴大礼帽,能武善打,且都有军政后台,因此威震一方,坐地分成。
头老下有扁担名额的搬运工,每搬扛一天货物,按码头当天收入,由头佬按份分钱,每人三五银元不等。
无扁担名额“拉洋荒”的临时工,则按四六、三七甚至是二八开,辛苦一天只能得几角、块把钱。
但若想补上一条扁担名额,需向头佬交付二三百银元的扁担费。
如此高昂的扁担费,使众多的“拉洋荒”的临时工,不敢问津。
清末民初,汉口大大小小几十个码头,每日的货物吞吐量巨大,全凭这些力工也就是扁担们上货下货,对于扁担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但这些扁担们都是有组织的。
每个码头都有一个老大也就是“大头佬”,这些大头佬一般都是一些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人物。
在码头上能够向“大头佬”也就是码头上的老大按照规矩交得起“扁担费”的,就会不缺活儿干而且工钱也拿得高;那些不按规矩或者是交不起“扁担费”的,只能是成天扛着扁担在码头上瞎晃荡、碰运气,偶尔运气好的话还能捡些活儿干,但工钱相比之下要比那些交过扁担费的正规军少很多,这些扁担都被叫做“拉洋荒”的。
拉洋荒的不仅活少工钱低,还只能偷偷摸摸地找活干。
一旦被小头佬或者大头佬们发现,轻则被赶走,严重地则会被抢去身上的钱财再挨上一顿毒打。
杨崇武哪里有钱交什么“扁担费”?
他只能是硬着头皮游走奔波在各个码头上去“拉洋荒”。
谁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些自己经常挨饿甚至挨打受人欺负没多少钱赚的“拉洋荒”的家伙,竟然也会欺负新人!
他们见杨崇武是一个新来的,听口音又是外乡人,而且还是独来独往打单帮的,他们便会去抢他的活,甚至排挤辱骂他。
发展到最后,他们甚至开始动手打杨崇武!
在他们眼里,眼前这个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的家伙,三下两下就会被打趴下。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就是他们眼前的这个家伙,六七岁便开始吃社会饭了,十二三岁就当了兵,虽然不是什么正规部队,但新兵入伍时日常军事操练还是蛮严格的。
而且杨崇武那时在操练时很刻苦,擒拿格斗搏杀样样精通。
再加上后来好几年真枪实弹的战场厮杀带给他的实战经验,所以,对付码头上这些空有一身蛮力肌肉僵硬的“扁担”们,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
就这样,杨崇武在汉口的各个码头上活儿没干多少,倒是打了很多漂亮架。
他了得的打架功夫很快就在码头传开了。
码头上其中一个大头佬经过暗中观察后,相中了杨崇武,想把他收拢到手下。
他破例让杨崇武一进去就做了一个小头佬也就相当于一个小头目。
对于杨崇武的生活来讲,这简直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有了大头佬这个依靠,杨崇武很快就在码头上展示出他出色的工作能力,把自己的队伍管理的有条有理,颇得大头佬的赏识。
这就让杨崇武多少有些不清醒了。
他做小头佬不久后,就开始带着自己手下的兄弟们与别的“扁担帮”去抢下了好几个码头,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在一次激烈的抢码头的争斗中,肆意发挥的杨崇武恍惚间觉得自己又身处沙场了,于是起了杀心,招招都是要命的杀手,结果真的就亲手打死了对方一个拉洋荒的扁担!
当杀红了眼的杨崇武看见那人哀嚎一声轰然倒地时,才霍然醒将过来,意识到这只是一场争夺地盘与利益的象征性的打斗,而对方也都只是和自己一样靠卖力气养家糊口的清贫穷苦的力工!
那个扁担死了,地盘自然也被杨崇武他们抢下来了。
得了新地盘扩大了势力范围的大头佬慷慨地出钱找关系,轻松地就替杨崇武摆平了失手杀人的这件事情。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死个人似乎根本算不了什么,更何况死去的那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社会最底层的力工扁担!加之“民不告,官不究“,死去的这个人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尸首都没有人去认领,所以就不了了之。
这件事后,大头佬再次发现杨崇武身上的领导者潜力,说他天生就是一个闯码头的料子,要破格提拔杨崇武做他的副手。
他不知道的是,杨崇武却因为这件事情落下了一块心病。
虽说他当兵近十年,参加的大小战斗至少也有几十上百场。短兵相接、上阵厮杀也是司空见惯,砍伤甚至杀死敌军少说也有几十个,但他从来都没有像这次这样愧疚过!
因为那是战场,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不杀他他就要杀你,拼的就是你死我活!
可是,这里只是大家挣钱养家糊口的码头!这里本应该是太平盛世,人们应该在这里衣食无忧安享幸福平安,根本不应该有杀戮!
无论被杀死的这个扁担来路清不清楚,出身是否低微,他都是父母的儿子,甚至是一个女人翘首以盼的丈夫和孩子们心心念叨的山一般的父亲!
可是,自己却残忍地终结了他的生命……
杨崇武突然间有了前所未有的懊恼和感悟。
他认为只要自己还在这些码头上干事,只要自己还是个头,便避免不了还有同类的事情发生。
思虑再三,杨崇武最终还是向大头佬辞谢了这个别人羡慕的肥美差事,而后便用他做小头佬时积攒下来的钱,去汉阳船厂,买了一艘轻快结实的巴山松木二手小帆船,开始学着在内河跑起了船运。
后来,他又在码头上遇见了几个落乱”拉洋荒“的太平军老兄弟。
这几人竟然就是当年曾经在大渡河的惊涛骇浪中摆过渡船的老把式!
想着一直以来因航道艰险导致运力紧张的汉江上游支流流域也就是堵河线路,杨崇武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财路。
从那以后,他和以往的几个老兄弟们一起自由自在地开始了堵河上的水运事业。
而他经营的这条货船,从此便有了堵河上最有经验的的艄公,最优秀最强壮的船员和纤夫。
很快,杨崇武的小帆船便成了堵河上航程最远安全系数最高的交通工具了。
堵河沿线险滩激流,漩涡巨浪,只有杨崇武掌舵的船才敢于全程跑下这几百里的水路。上游可以溯水而上到深山里别人都到不了的两河口,下游一直可以顺堵河而下到汉江汇入长江的入江口——龙王庙附近大汉口的汉水码头。
在当时,因汉口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川江、汉水和洞庭湖与下江间的货物交流,都要通过汉口转运。
汉口还是两湖淮盐分销、漕粮转运以及农副土特产的贩运中心。
因此,那时候的汉口镇的港口运输业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