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财富遥遥领先 > 第787章 制度决定经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子桓:“以色列确实很值得学习,每万人中的科研人员数量、人均专利申请数量,她们都是全球的第一。而他们1948年建国的时候,手上抓的牌绝对是非常烂的牌,人口只有60万,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资源极度匮乏,人均生活水平相当于1800年的美国。

“当时世界银行给出的判断是:以色列几乎没有希望取得经济进步或者摆脱贫困,它带概率会成为西方的经济包袱。

“这个地方贫油,在中东属于绝无仅有的那种。但这个地方从不缺少敌人,说是地缘政治环境最为严峻的国家一点都不过分,周边几乎都是他的敌人,战争几乎没有停歇过。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成为了军事经济强国,他究竟作对了什么?

“他们尊重人类经济规律,遵循人类创造财富的规律,建立自由市场,推行严格的保护私有产权,拥抱全球市场与技术,以及做到极致的奖励创新的文化。

“以色列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的,它建国初期也犯过错,建国初期为了应对战争建立了一套限制和排斥市场机制,以大政府、国家过度干预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国有经济占据着国民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政府严格限制各行业实行严格的价格管控,甚至还规定企业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同时,在资本市场直接规定利率,控制储蓄资金,流向政府钦点支持的产业和部门,严格控制外国资本,禁止国内企业和个人从国外借款,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对进口商品施加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这种与市场规律绝对背道而驰的政府计划经济模式,严重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损坏了经济增长。从1967年到1984年,以色列通胀率从1.7%飙升到了373%。

“名副其实的大政府主义,导致政府入不敷出,财政赤字持续攀升,外债高筑,这反过来又加重了社会的税收负担,到1982年以色列个人所得税高达52.8%,税收输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达到了48%,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转折发生在1985年。

“利库德集团上台后,坚定执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政策,推动市场化、私有化、国际化改革。

“第一,大力弱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取消了各行各业的补贴。在资本市场颁布法律,允许私营部门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政府大力推进国企私有化,他们从国有企业200多家到现在只剩下30多家,效率变高,而且还在坚决推行。

“第二,吸引外资,坚持对外开放。外汇市场放松外汇固定汇率,引入浮动汇率,取消外汇管制和所有的关税,非关税壁垒,降低进口关税,向全球开放经济,大幅度的降低公司税率,从36%降到了23%,也没有遗产税。改善营商环境,公司法使得非常容易成立公司,导致大量海外公司投资涌入,从9%提升到了40%,占Gdp将近一半。

“第三,善待国民,为国民提供完善的社会福利和托底保障。设立了公共住房制度、低价租给低收入人群,居民债务率只有40%。养老金指数位列全球第四,替代率70%。对教育投入为Gdp的10%左右,孩子从3岁起就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一直到相当于我们的高中毕业。特殊教育可以免费延长到21岁。生育和儿童津贴一次支付到有资格的母亲银行账户,津贴数额根据收入而定,适用于所有女性,包括代孕和收养的。基本一个妇女,一辈子要生3个孩子。

“他们把创新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将科研和创新作为立国之本,研发支出基本在Gdp的5%以上,全世界第一。可以对比下,oEdc国家平均只有以色列一半。

“为了吸引海外资本的进入,1992年他们还推出了一个可以改变国运的项目叫‘YoZmA’。一套非常完美的机制:以色列政府持股40%,欧美60%

“这个政策格局很大,投资成功,私人投资者不仅可以获得60%的收益,还可以低价买回政府的40%。投资失败,投资方可以拿回本金,由政府承担风险。

“这个政策一出就迅速吸引了全球顶级风险机构,导致他们是科研人员占比最高的国家,创造了很多奇迹。

“我的总结就是制度决定经济,云山基本是学习了以色列体制,只是比例上有些区别,这可能就是云山近两年走的快的原因。”

柳如烟愣了半晌后又问了一个新的问题:“学长您讲的历史方面和士农工商方面讲的很好,您上次讲的是企业家的尊重问题,请学长对这个问题再说的透彻一些。”

小姑娘看着柔柔弱弱的,问起问题来,真是手下不留情。

这tm又是一个炸雷,一不小心就被炸的稀巴烂的那种,回答得谨慎再谨慎。

陈子桓点了点头,拿起麦克风,说道:“其实这种问题很难回答,我本身是一个企业家也是一个经济学方面的学者,这种问题由企业家身份回答可能是有屁股的位置问题,很多人会觉得我是既得利益者,回答难免有失偏颇。

“这个问题可能由一个纯粹的学者回答要好一些,我们台下包括我们人大也有很多优秀的学者,有些还教过我,是我尊敬的师长。但学者没经营过企业,可能对此没有更深的理解,我又是同时有这两种身份的人,这算是我个人的优势,那我就站在一个更中立的角度阐述下这个问题,这也只是个人方面的理解。

“我事先声明一下,我现在属于完全退休的状态,银河科技我完全不参与其中进行任何意见,都是他们管理层进行决策,所以我还算中立。

“我上次就讲到了,做事难免会有争议,回答问题也一样,不回答肯定就没有争议,但社会还需要发声,所以我也愿意回答你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