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之阴谋算计 > 第183章 实施报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肖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不到三天,鲁子轩就收到消息,孟副团长已经被任命为,西南边境部队后勤部团长,负责组织,运输各类军用物资,两日后跟随押运部队前往边境。

临走前,找到孟老爷子的老朋友,将儿子孟建松安置到战友的新兵连队里,又对儿子下连队后的事宜,做了周密安排,之后昂首挺胸,信心十足的踏上征程。

看似是孟建松极力央求父亲将其安排入伍的,其实一切都是鲁子轩做的精心策划。

鲁子轩在举报孟建松疑似敌特事件之后,就已经简单调查过他的家庭背景,和老肖调查的一样,只是查出他父亲是名负责后勤的副团长,没有继续深挖,也没有在意。

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顶多就是孟建松回家挨顿批,被家人收拾一番,再限制几天自由,没想到自己的一个疏忽大意,能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发生绑架后,鲁子轩让祝峰重新仔细调查,这才得知孟家的恐怖力量,立时求老肖带他登门道歉,也不敢再深究绑架自己的事,以免招来更大祸端。

鲁子轩一直以为和孟家的矛盾,源自于自己的一个举报,就没让祝峰调查孟家绑架自己的原因,直到听过孟建松的责备,才明白孟老爷子就是当年屈尊他家的那个睿智老人,早知道这样,就不把那怀表还给他,让他抱憾终身。

不清楚孟副团长爷俩,是如何得知陈萍的信息,倘若是老爷子特意为之,就太可怕了。

鲁子轩曾经让老佟复查过,那位陈姓团长落马的真正原因,明明是有人嫌弃孟老爷子使用土匪作风管理部下,借他干儿子的事警告他,可在这么多年之后,他儿子竟把账算到陈萍头上,心中特别不舒服。

对孟老爷子的敬仰之情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憎恨和厌恶。

虽然明白这个时期因为科技落后,法律不健全等因素,造成些冤假错案,但鲁子轩一直感觉那只是故事,是历史,没曾想这种事竟能摊到自己身上,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老爷子当年应该是顾及名声,没有对陈萍母子赶尽杀绝,后来参加战争离开,没有机会下手。

鲁子轩当初知道老爷子回国,选择归还怀表,就是害怕他因为不舍而迁怒,没想到还是被牵连到。

不再心存侥幸,决定报复,既然他在乎名声,就毁了他的名声,在意晚辈的前途,就让他后继无人,让他的儿孙一事无成,沦为所有人的笑柄。

于是鲁子轩通过军需处马处长,也就是当年军管会的小马战士,了解到向边境支援物资和提拔团长的消息。

设计安排孟副团长前往边境,他心里非常清楚,不出两年那里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以孟副团长懦弱惜命的特点,别说上战场当英雄,不被吓得当场尿裤子,就算他有定力。

如果按照鲁子轩的设想,或许孟副团长连战争的消息都听不到,就会违抗军令,潜逃回家。

无论哪种结局,孟副团长都会永远成为军人的耻辱,哪怕再过百年,也会出现在部队的反面教材上,在内部刊物上遗臭万年。

而孟建松的下场只会更惨,鲁子轩先是在他的社会关系中,筛选出跟他关系匪浅,又消息灵通的五人。

再命人轮流跟着这五人,频频提出战功卓着的军人子弟,参军会有优待,运气好的,能火速提升官级,再有关系运作,妥妥的青云直上。

而这五人必然会在跟孟建松的聚会聊天中,分享这个重磅消息。

一个人说,只能是小道消息;两个人谈,可能是巧合;三个人聊,应该就是确有其事;而五个人同时提及,除了说明聆听的人消息闭塞之外,还能证实消息的可靠性。

这五人中有的是家庭背景不足,有的是志不在此,有的是家中不支持,有的是身体孱弱,有的是没有大志向。

唯有孟建松符合所有条件,他们五人都在表面上显示出羡慕的目光,更令孟建松心中的自豪感急剧爆棚。

以孟建松急于建功立业,向所有人证明自己优秀的心思,立刻向孟副团长提出参军请求。

孟副团长心中也为唯一的儿子,担忧前途,听到有这个机会,立刻抓紧时间安排。

鲁子轩收到孟副团长已经做好安排的消息,马上找到祝峰,告知详情。

让他通知战友,联系孟建松即将参加的新兵连,以孟副团长的名义,花钱拜托大家照顾孟建松,是真正的照顾,不是打压。

再寻到他要加入的后勤部,用孟副团长要为儿子铺路的借口,找那些有实力,但升迁无望,没有背景,家中缺钱的人商量。

以一百至三百的价格,让他们把以后的三等功和二等功,卖给孟建松,让他尽快提升。

“为什么不买一等功?再说计军功是很严格的,不可能随便买卖的。”

祝峰听到鲁子轩的计划,提出质疑。

鲁子轩不可置信的说道:

“您是不是被岚姨怀孕的消息乐傻了?

哪个立一等功的,不是缺胳膊少腿用命换得?做不得假。要么就是有特殊贡献的,您认为能有特殊贡献,会是寂寂无名之辈?连军首长都不敢轻易抢功。

二等功和三等功就不一样了,为队伍挽回损失就是立功,保护人民财产安全也是立功,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样是立功,方式很多。

只要您开出价格,自然有人会跟您交易,您以为那么多人选择入伍,都是为了崇高理想?

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吃顿饱饭,减轻家庭负担,民族大义是在战争中被激发出来的,英雄人物的舍生取义,大多是被逼无奈。

那些高举旗帜,大喊响亮口号的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和热血少年,他们压根儿没有上过战场,没有领略过厮杀的惨烈。

他们根本不知道,一句轻飘飘的为民族正义而战,要有多少人埋骨他乡,这就是文人好战,武将畏战的原因。

再说那些单独立功的,您见有几回是大批人在一起的?只要有一两个人能够证明就行。

必须让孟建松在一年内坐上排长的位置,草菅人命跟杀良冒功的罪名,是给他安不上了,但强扣个以势压人和冒领功劳的事实,还是不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