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比这更不公平的事吗?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填补这种不公平?
威尔斯计划将再次进入下一个阶段。
他们试图创造一个可以使努力及其结果可视化的世界。虽然说努力能否做到会受遗传因素影响,但没有人一开始就完全不努力。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最初是努力的,随后判断不努力会更好。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最终不再努力呢?这是因为无意识中挺立完美主义,延后努力以及与他人的比较、对自己的过高评价和缺乏自我控制。
所谓完美主义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它指的是因不想失败而拖延行动的人,比如要等到攒够了钱或学会了技能之后才开始行动。这种心态在无法接受真实自我的人中较为常见。
还有人通过与他人比较,从而对自己的位置或境地产生满足感或绝望感,因此无法付出努力。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而非与他人比较,是打破这种想法的方式。
接着,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过高评价而导致计划失败。
基于以上原因,他们希望创造一个努力和结果可视化的世界。重新审视真实的自己,健康地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评估自己的能力。
但是,应该可视化什么还是一个问题。在实力主义社会中,学习、体育、艺术、领导力、与他人的交流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胜者和败者,每一方面都形成了同盟。是否应该将体力或学力等数字化以及可视化?或者社交能力、债务履行等社会性能力?有各种声音出现。即使是人工智能,也与人类无异。如果突然说世界变得可以使努力和成就可视化,也难以令人信服。在基本收入及无差别实力主义社会中,公众舆论已经倾向于此,因此易于实施。但让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适应成果可视化,而不感到不适,是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被钦点的是白奇和他的儿子白宇。白奇为了还原《启示录》的的故事而制造了AI,创造了相应的世界。白奇原本打算开发一个使用等级和状态的RpG世界,尽管目前是停滞的,但也是全沉浸式的基础世界。玩家可以自由与AI交谈,享受忘掉现实世界的游戏。他以《约翰启示录》为基础创造了那个世界的神话故事。
这个融入了等级和状态等游戏元素的世界,将由威尔斯计划加以利用。
白奇得知自己创造的世界将被用于这项宏大的计划后,检查了在天界发生战争之后米迦勒和撒旦所在的世界。由于他一直专注于威尔斯计划并忽略了观察,所以在久违地回望自己创造的世界时白奇感到惊讶。
在《约翰启示录》和弥尔顿所写的《失乐园》里,撒旦是率领伙伴的。但在白奇创造的世界里,撒旦的伙伴们在天界战争后成为了龙族、魔族、妖精族,并因此开始争夺霸权。分析显示,由于不仅是撒旦,其它堕落天使伙伴们也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因此发生了冲突。
白奇在观察了这场争斗一段时间后,给天使米迦勒下达了一个指令。考虑到天主教的研究人员可能对以米迦勒之名进行实验表示不适,所以将他的名字从米迦勒更改为齐特。
不久,龙族、魔族、妖精族之间爆发了战争,而英雄佩什梅尔加也因此出现了。将种族统一的佩什梅尔加挑战了像神一样统治这个世界的齐特。
结果是齐特的胜利。几乎所有的龙族、魔族、妖精族都消失了,白奇这时终于创造了人族,并准备将模仿自己儿子的AI进行转移。
为何选择儿子白宇作为实验对象,原因有几个。首先,作为研究团队的一部分,白奇可以把可信的详细数据从儿子幼年时期开始输入到AI中,以创造出更接近真实的白宇。
其次,白宇对动画、漫画、轻小说有丰富的知识,因此推测即使被召唤到异世界也能毫不违和地接受。最后,通过时间机器观察白宇的未来显示,他有85%的可能性会遭遇挫折成为宅男,即是那些努力不能的人。
在有等级和状态的世界中,为白宇回顾一种努力更容易的环境——顺便提一下,缺乏自控能力作为不易努力的一个因素,据研究通过改变周围人际关系可以得到改善,即认为转移到异世界可以提高自控能力——这足够值得测试会产生什么结果。
然而,白奇犹豫了,无论如何,他抵抗将自己的儿子用作实验的白老鼠。
于是同为研究员也是该研究的最高负责人的玛尔塞拉·阿尔瓦雷斯提出了一个建议:\"首先,让我的女儿进入吧。\"
————————————————————————————
通过将米拉·阿尔瓦雷斯送入白奇创造的虚拟地球,了解到了许多事情。
幼小的AI米拉不止一次地死亡,并在绝望中结束了生命。她被强盗侵犯时,母亲玛尔塞拉·阿尔瓦雷斯并没有尝试阻止,而是冷静地观察着她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
为了不让米拉死去,他们在设立各种条件的同时进行了验证。果然像在有等级和状态的角色扮演游戏中一样,努力会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
他们为等级增加了某些条件。需要一种思想来摒弃不想失败的念头,否定不接纳自我的想法,这些都是必要的努力。换言之,否定自己的想法,可能是才能表现的第一步。或者说,这可能才是才能的真正面目。
有才能的人与没有才能的人在努力的量上是有差别的。许多人想相信有才能的人会比普通人更加努力,但遗憾的是,相比之下,有才能的人的努力量和练习量实际上是更少的。
那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威尔斯计划的研究者们得出结论,区别在于思想。
越早开始努力的年龄,其才能便得到更好培养。例如,从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的人和30岁才开始学的人之间,会产生巨大差距。这并非因为他们之间有25年的年龄差异,而是指同样地从开始努力后的5年的时间点来看,也就是10岁与35岁时,两者的能力和成长率截然不同。可以想象,前者将大大领先。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小时候吸收能力更强?不,不仅仅如此。这是因为思想还没有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