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从火堆里拿开的松脂稍微的冷却一点,基本上还很烫手,但不至于一接触就会把手烫伤的程度。我把从海边捡来的一些烂布条作为灯芯,趁着滚烫的松脂还不注意的时候,把它们揉搓在灯芯周围,就像是蜡烛那样。
搓好了第一根之后,我就拿着在旁边的火堆上试着点了一下。
松脂蜡烛一下就被点燃了,火苗也很大,就是好像有点不是那么很连贯,突突的。
火光呈那种橘红色,根据火苗和火光的颜色判断,亮度方面应该比普通蜡烛要略差一些,但照明的基本作用还是能完成的。
不过,稍微等待了一会之后,我就发现了这种松脂蜡烛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烟雾有点重,而且是那种黑烟,非常不环保。
不过,对于此刻的我来说,环保不是我考虑的范围,就我一个人的这点原始污染能力,根本不可能对悠闲岛造成任何的实质性破坏。
之所以会想到用松脂来照明,我记得是上小学的时候听隔壁村的一个同学说的。那个时候,农村里面普遍都还是比较穷,也没通电。
晚上照明,普通人家主要的是点煤油灯。煤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亲民的,一块钱的煤油,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一家人差不多小半年时间的照明所需。
然后,有些富裕一些的人家,则是选择更为明亮一些的蜡烛。因为煤油灯不仅比不上蜡烛明亮,在燃烧的时候还会产生一些黑烟。虽然不是很多,但时间长了,还是会把四周熏的黑黑的,跟锅底灰一样。
有富裕的,自然就会有更穷困一些的,连煤油都不舍得买或者说是买不起的,就只能开动大脑想各种办法了。其中,到山上搜松脂然后制作成蜡烛形状就是其中的办法之一。
经过我连续不断的奋力挖掘,尤其是后期有了松脂照明之后,虽然每次都会被熏的满脸黑烟而且眼睛都是肿的,但挖掘速度确实提升了不少。不过五天时间,我就把新的炭窑挖好了。
2016年9月26日,我开始往新的炭窑里面装各种用来烧制木炭的树枝木柴。当天晚上,我就给炭窑点燃了第一把火。
烧制木炭,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跟每天吃饭睡觉那样平常了。点燃了火之后,我稍微观察了一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后,我就回到小木屋里睡觉去了。
真不容易啊,这是决定挖窑以来,第一个早早的上床睡觉的夜晚。
2016年9月27日起,我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了清理砖瓦这边来了。经过三天的清理,砖这一次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总共还有6032块砖。但是瓦片的损失就有些让人难受了,损失几乎达到一半,完好无损的瓦片只有1009片。另外,还有些瓦片裂开了,但还是能够拼接在一起,这种的瓦片还有200多片,这种瓦片如果碰到大雨,会很容易渗漏,所以只能是说聊胜于无。
在清理砖瓦的空隙里,我又抽空在炭窑附近挖了一个小小的烧制陶器的窑,这个窑的高度也就一米七五左右,比我身高略高一点点,这是为了方便我的进出。窑的纵深也跟之前在陶窑山的那个相差不多,里面的面积也就能容纳十几个陶罐、陶锅。
2016年10月1日,这天我把所有的陶器转移到陶窑里面,开始我在悠闲谷这里的第一次烧陶。
这一次,因为不是在原地,我没有办法再按照原来的计时办法进行计时,也就是利用太阳与那棵树之间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话说回来,即使还在原地,但是烧陶的时间和季节这些都发生了变化,依据之前的方法计时,恐怕也有刻舟求剑的味道了。
所以,这几天我只能是反复回忆并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当时烧陶的时间,大致是在六个小时左右。
那么,在缺少准确的计时工具情况下,只能是依靠脑子里一直以来的大概时间观念来确定了。
一句话:赌一把!赢了最好,输了大不了浪费了几天时间而已。
非常庆幸的是,我赌赢了!可能老天也有点看不下去我最近连续不断的苦难了!觉得也是时候该给我这个可怜的娃一些好运加持了。
我是大清早起来,就开始烧陶的。为了最大可能把握好时间,我吃过早餐过后就立即点火。然后等到感觉到饥饿之后,又等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左右才停止烧火。
这天,不单是第一次烧陶,也是我在悠闲谷第一次开炉炼铁。当然,只是做了一些炼铁之前的准备工作而已。两面开弓,我暂时没有那么厉害。
白天的时候,也就是烧陶的间隙,我按照之前在逍遥洞那边的经验,制作了一套炼铁的工具,包括小高炉、鼓风机。当然了,质量和精美程度都必须要比之前的那一套更好。
至于那个融化铁汁的小陶碗,就得看这次烧陶给不给力了。如果给力的话,明天正式炼铁的时候就会省事一些。如果不给力的话,只能临时在小高炉里烧制一个也行。
另外,我又用陶泥制作了好几个模具,包括砌砖用的砖刀、砍柴刀、镰刀,还有不同规格的锤子和斧头,另外,我还准备再制作一把砍骨刀。
除了这些常规的工具之外,我这次准备用之前的那个铁锅融化之后做一两把锯子。之前我也曾经多次尝试过制作铁锯,但总是失败,我怀疑很大可能是原材料的问题。
毕竟,我这种土办法提取出来的铁质的纯度可能没那么高,做点斧子锤子还有刀具什么的还可以凑合着用,但一旦是锯子那种非常薄的,就承受力不够了。
下午,陶窑那里停止烧火之后,我就把那个油桶改装的铁锅找了出来。一开始,我直接用手把它弯过来折叠了一下。接下来,我就用锤子给来回折叠并锤成了巴掌大一块的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