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696章 大顺生产力降低小冰期影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6章 大顺生产力降低小冰期影响

老头儿惊讶接过书,然后翻开:

《北地生产迭代录》

作者:黄宗羲、周镳、黄宗炎。

序言:“冰期,也叫冰河期,是地球天体运转过程之中,自然存在的气候变化。

也被钦天监称为:大纪。

一个大纪,存在一个冰河期,一个间冰期。

而小冰期,并非处于冰河期,而是处于间冰期之中。

间冰期是在小冰期、温暖期之中交替运转的。

自秦汉以来,根据各色史料推断,每个小冰期+温暖期,差不多就是六百年到八百年之间……

而现在,大顺处于明末小冰期。

大体还有一百年到三百年的时间。

在这种小冰期的时间内,北方普遍春夏旱涝不均,秋冬寒冷雪厚,因此寒冷将会导致北方粮食产量下降、冬日燃料需求增加……

大顺自起兵开始,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陛下花费经年,推行工业化,并且迭代改进了蒸汽机,地暖、炕头等办法,解决了寒冷的倾轧。

但这还不够。

粮食产量不足,将会伴随北方数百年。

所以,为了保证北方粮食能够充足,朝廷推行几个战略。

一:东北大开发,推进机械化种植,将人力挤出土地,让更多人投入新土地开发和进行职业升级,转入工业化之中。

二:中原再开发,将中原散碎小农籍田,迭代进入集体化、合作化,将土地标准提升,连片开发,方便机械种植,让更多人口迁出,填充四方,降低每平方公里的人均密度。

三:海外新开发,自开国之后,朝廷就一直积极安排人力物力探索海外,在小冰期之间,影响最大的地方是北纬三十度以上的土地,北纬三十度一直到赤道附近的土地,并不会受到太多气温影响,所以历朝历代小冰期时,秦岭淮河以北,总是战火连天,跟北方游牧打得难舍难分,而南方却没有太多影响,反而不断有中原人口南下,加速南方开发。

因此,面对这样的灾劫,北方不好应付,那就往更南方探索。

小冰期时间内,赤道附近的土地,收到热气影响小很多,疟疾等热带病威力有所下降,显得更容易开发,是新的承接点。

只要人口疏散出去,中原不乱,四方就能安稳很多。

四:举国大基建,中国之地,历朝历代小冰期,往往对应王朝末年,政治腐败,基建溃败,地方豪强对抗中央,中央对地方掌控力不足,自然没有办法应付小冰期影响。

所以,旱涝一来,本就溃败的地方基建,自然无法应对天气,于是水利不成,民不聊生。

所以本朝建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土改清扫盘根错节的利益阶级,第二件事就是推动基建,兴修水利。

至于大兴土木所消耗的物资,实际上并不会影响国家运转。朝廷干掉就有利益阶级所收缴上来的资源,足以支撑整个国家不吃不喝运转十年以上。”

这老头儿看到这里,显得十分惊讶。

片刻往后翻。

下一页就是写北方产业迭代的记录。

黄宗羲作为地方崛起的官员,他参加过扫平林丹汗的战争,破关擒龙的战争,现在更是居于山东青海,担任青海知府,正在青海本地开埠建港。

所以他对于整个北方的产业规划和迭代,再清楚不过。

现在的北方,根本不担心人口不足的问题,因为大顺的计划之中,整个中原是要充当工业核心动力的。

河南本地人口,因为之前的明顺战争,九成九都去了九边和西域。

后来大顺鲸吞大明的过程之中,大顺的主战场又是平原和淮北,受影响最小的反而是山东。

所以山东人口,也被迁徙了一大部分去了河南填补缺口。

如此一来,中原基本是一片白地,王三只要解决了百余万人口的粮食需求,就能开始布局本地的新发展。

所以从新顺五年到八年,中原遍地开花新工业,尤其是冶金、水泥为基准的初级重工业。

然后沿海的港口、以及串联在运河、黄河附近的学校体系。

到了今年,这些体系发展下来,中原才算是汇集天下之力,初步进入新时代。

重工业成为了北方尤其是中原、平原地区的支柱产业。

农业什么的,在没有完成开发之前,很多地方都是农场在办事。

农场是什么?农场要么是国营要么是集体,根本不存在私人产业。

可以说大顺在保有中原耕地的基础上,对外又开辟了一大块地。

而且这个量级还会增加。

所以,在黄宗羲的书中明确表示,大顺不缺粮食,尤其是在大顺对行脚商在关内粮食转运过程中的减税、补贴,就足以说明大顺其实通过庞大且廉价的行脚商、牲畜力,解决了交通不畅所带来的南北粮食交易问题。

而且大顺还有海运、还有一座座商贸节点城市。

这个老头儿往后翻了翻。

中原大开发之中,附录了一张地图,上边清晰记载了大府三十、中州百二、县镇千余。

密密麻麻都在告诉所有人,大顺在不经意之间,通过免税、过桥减免等方式,铺开了一条条交通线,所有行脚商全在这些地方贸易,覆盖到中国九成的人口。

这个过程或许有消耗和损失,但只要调配得当,再加上供销社的整合,大顺八方的物资其实是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若是不足,还能从海外进口。

比如岱清、倭国、吕宋、交趾等地。

尤其是倭国,现在这里已经不止是大顺的人矿,更是粮食基地,大顺东洋粮食进口,基本来自这里。

差不多一年能给大顺提供稻米三百多万公斤。

倭国多山不假,但大顺培植的两个倭国政府,为了凑足兵力,他们一反常态,不再给武士大名们土地,而是合作收买土地集权,然后给武士大名发工资。

至于收拢上来的土地怎么处置?

第一,沿山造小高楼,将贫民置于此间,节约平原。

第二,购买大顺的耕地机,发展机械农业,同时引进大顺农业公司和国企,提升农业发展。

第三,将富裕出来的人口全部卖给大顺。不好卖的,或者暂时运不出去的倭人,就拉到山里去采矿、伐木,为大顺各行各业添砖加瓦。

这几年下来,两个倭国总人口下降到了五百七十万左右,有一半多人口被大顺、朝鲜、琉球三国吃得干净。

但这还不是倭国的极限。

须知倭国在明末本就有千万人口,本州岛就占了八成。

也就是说二百多万人被弄走了而已。

还不到伤筋动骨的时候。

看完这部分,老头儿看向青年说:“难怪大顺不会出事,起兵的时候打土豪分田地,鼎革的时候鲸吞天下构筑税基,现在又开始对外侵吞他国资源,步步为营,吃干抹净。

也难怪皇帝总是劝生育,说人口不足。

这么大的地盘,两亿多人口,确实不足用。若是顶不住侵吞他国内迁人口的反噬,随时可能出事。

你写信给你姐夫,劝他上书皇帝,对黄河工地的倭人苛待一些,让那边的倭人死得多点。

只有倭人死得越多,才不会影响中原人口族裔的格局。

如此,还能节约大量粮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