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考生老家,出了二十名进士,全部是大儒学生。】
【其中,过半进士,选择回到家乡,担任县令、主簿等职务。】
【正因为普通人不愿意去,有进士头衔,一旦主动申请,所以他们回到原籍,较为愿意。】
【有志之士,参与建设家乡。孩童受教育,逐渐影响爹娘。】
【二十年,历经两代人,已经彻底改变家乡面貌。】
【原来民风彪悍,现在十分守礼。百姓尊崇读书人,自觉送孩童入学读书。】
【当初的县学,已经不需要捐助者资助。县城在几任县令带领下,变化巨大,税赋能支撑县学开销。】
【大儒的弟子们,已经取代他,在县学授课。但每年开课,惯例都由大儒开讲第一课......】
【大儒每年,都会到当初捐助者族学,无偿教授几堂课,以感谢当初,他们的慷慨解囊......】
大殿内顿时声音渐起。
久违地,在吃到的瓜中间,听到一丝正气。
许久,就听见小公主,仿佛自言自语。
【竟然大儒如此厉害,近年才将衣钵,传授给弟子......】
【那么考生,肯定在祖父教导下开蒙。为何,他只考到第三十名?】
【虽然,第三十名已经不错,但毕竟,他祖父是那样厉害的人,又教导出二十名进士......】
大臣们听闻,若有所思。
考生闻言,则是一脸自豪,背脊挺得更直。
听完火凤解释,君宝珠心中,难掩敬佩。
【所以,大儒将更多精力,放在县学上,学子太多,年龄又各不相同......】
【虽然考生,占据天时地利,但却没有,额外占到一点好处。】
【除了,受祖父、父亲熏陶,入学比许多贫寒子弟要早。】
【平时,也只能在县学,看到祖父,在家很难看到。】
【家里父母、姑姑姑父等,也没人能帮他开小灶。】
【以为,父亲在县学帮忙,给不同年龄的学童排课表,照顾他们饮食起居。】
【而母亲、姑姑等,则在县学后厨帮忙,照顾学童的饮食。】
【考生在家,顶多只能看到祖母。而祖母,大字不识,虽然不能教他认字,但教他做人,养成好习惯方面,却以身作则......】
【众多学子里,考生得到的指导,也只在学堂里。能考到现在的名次,全凭他自己。】
【什么?那些比他天分更高的师兄?】
【除了几位,出现断层优势的,前几年高中,回到家乡任职......】
【近几年的,全都名落孙山。但他们也不气馁,回到族学教学。】
【大儒说,不入仕,未必不是好事。对于这次恩科考试,考生的师兄们,其实有资格参与......】
【不是没有动心,但担心自己挡了师弟—考生的路,纷纷弃考。】
【而大儒和考生父亲得知,没有劝阻,并非偏袒......】
【近几年科考,存在的问题,他们比谁都清楚。因为弟子的水平,大儒比谁都清楚。】
【这次放孙子参考,不过是希冀不死,让孙子来试水......】
【若科考之路还有救,以后会让更多弟子参考。】
【这里没有私心,而是相互成全的关爱之意。】
大殿内寂静无声。
即便是心怀叵测之人,听见这样的故事,也不能不动容。
良久,就听见小公主,在高处飘来的心声。
【所以礼部,真该死啊!】
【有大儒,放弃大好年华,承担朝廷本该承担的责任,开蒙教导,培养有识之士......】
【礼部做了什么?】
【科举将人才选出来了吗?】
【或许有人问,不是考出了二十多人?】
【那是大儒!是堪当天子帝师的人,用二十年青春,培养出的人才!】
【若不是能力断层,你们以为,他们能考中?】
【或许里面,当真有人天资聪颖。若是一般老师教导,他们能凭自己,和其他学子拉开差距?】
【没有门阀、世家做支撑,更没有银钱开路,他们有什么?】
【也对!】
君宝珠的声音不无嘲讽。
【他们其实也做了事!】
【就是将有识之士、大把人才,拒之门外!】
【做得好!真是称职!】
【如果不是父皇,开设这次恩科,谁知道,又有多少学子寒了心,自此不再参加科举?】
君宝珠小脑袋一转,声音无比自豪。
【所以,还是父皇厉害!】
【力排众议,止住了苗头。】
然后,视线转到阶下,落到太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