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

李国庆起了个大早。

昨天夜里,他辗转难眠,睡得不安稳。

本以为可以靠卖红薯,实现发家致富,没想到现实,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困难得多。

没有工具,怎么做生意?

他急需一辆自行车,可是价钱太高,也找不到工业票。

没有自行车,去卖农产品不方便。

下岗村离集市远,想赚钱真难。

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

早知道乖乖的在厂里上班,等有钱买自行车后,再从长计议。

可是,离一个月的期限越来越近,看来先把建河坝的事情解决。

这可是头等大事。

旷工一天,回到厂里不知道还能不能上班。

他感到有点迷茫。

今天,他计划着先到厂里看看情况,然后再去一趟镇上找领导,反映一下关于村里修建河坝的事情。

在吃过早饭之后,李国庆和富贵婶道别,“娘,我有事去一趟镇上。”

“干嘛去?”

他编了个谎,大声说道:“看市场。”

富贵婶笑呵呵地应了一声之后,继续干活。

李国庆以前出门从来都不打招呼,自从富贵婶过来帮做饭之后,变化很大。

加上昨日李国庆在村里受到村支书的表扬,富贵婶感到很欣慰。

正当李国庆迈出院子门槛时。

与骑着二十八寸自行车的二姐夫撞了个正着。

二姐夫名叫刘柱,带着黑色边框眼镜,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

上身白色衬衫,下身军绿色长裤,脚上还穿着一双黑色皮鞋。

从卷起来的衬衫袖口处,隐约能看见手腕上,戴着一块银白色的大手表。

自行车的左边车把,还挂着一个黑色皮革印有“上海”二字的手提公文包。

两个人碰面,互相吓了一跳。

看着李国庆一副匆匆忙忙的样子,刘柱问道:“国庆,你这么着急是要上哪儿去?”

“二姐夫,早呀!我是要去镇上办点事。”

“你怎么回事?昨天一天都没去上班。你不知道厂领导在找你吗?”

这一问,可让李国庆有点懵住了。

难道是犯错了?

领导怎么会突然间想找他呢?

完了,该不会是上班时候出错了吧!

他用打探的语气问道:“二姐夫,领导找我?我好像没犯什么错误吧?”

原来是新进设备厂家的技术员,因家里有事,没有交代就回家处理事情去了。

这几天厂里又急着搞联动试机。

车间主任对新产品不了解,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他们年轻时候,学过电工机修,但是这新设备,可不一般,有些元器件是进口的。

他们看着印有蝌蚪文的图纸,不敢轻易操作,怕万一运行时出故障,影响到整条生产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可能还有人员伤亡。

厂里的领导都在等着李国庆的出现。

怎料,昨天等了整整一天,也没见李国庆来上班。

刘柱就只好在一大早就过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国庆,等有空我在跟你解释,快上车,我搭你去厂里。”

二姐夫一边说一边急忙调转自行车的车头。

这时,富贵婶在厨房探出头,大声喊道:“柱子,国庆昨天说不想去厂里上班。”

“什么?!”刘柱瞪大的眼睛看向李国庆,“国庆,是不是真的?我好不容易帮你找到的工作,你真的不想上班了?”

这个时代,想找工作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得要认识人。

还要有钱走关系,才能进到厂里做临时工。

要不是刘柱在厂里上班,像门卫这种热门岗位,怎么可能轮到李国庆?

不过,李国庆听到刘柱这么说心里嘀咕道,明明就是帮忙找的是一个保安的临时工,又不是什么好岗位。

这个电工的工作还是他自己凭本事的,瞎嚷嚷什么?

看在二姐夫帮助过自己的份上,也没计较这么多。

只要能顺利回到糖厂上班,都能接受。

他抱歉地笑道:“二姐夫,是我做得不对,我这就跟你回去。”

李国庆跳上了刘柱的自行车,往糖厂骑去。

富贵婶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这娃最近怎么奇奇怪怪的,一天一个样。”

大坪糖厂。

正如刘柱说的那一样,车间里还在研究机器怎么操作。

看到李国庆的到来,他们让出了一条道,就像是列队欢迎专家一样。

这种感觉让陈标产生了虚荣感。

没错。

是知识的力量。

他穿越前可是学霸,但到这里他才第一次感受到有文化得被人尊重。

车间主任把需要处理的问题,说了一遍。

大概的意思是,这是国际参数,与国内的有点出入。

不知道厂里的动力是否能带动起来。

按照厂家的电路图,李国庆对机器进行现场检查,把几个安数小的元件换掉。

当场得出了结论,可以进行联动运行。

车间主任担心道:“会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如果不相信的话,你可以给厂家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和他们沟通确认。”

之前,车间主任也给厂家打了电话,只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有些英文代码,沟通起来不顺畅。

厂家说,新的技术员已经在火车上了,预计两天后就到。

只是,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甘蔗大丰收。

为了提高效益,厂领导开会临时决定要提前进行生产。

所以就要提前做好各项工作。

能早一天开始生产就早一天创收。

所以才急着让刘柱把李国庆找来。

为了保险起见,车间主任再次拨通了厂家的电话。

在电话里,陈标用专业的术语沟通起来。

围观的工人都屏住呼吸,在听李国庆和技术人员的交流。

这也让刘柱对李国庆刮目相看。

他以为李国庆之前解决的问题是瞎猫见到死耗子,没曾想到还有两把刷子。

李国庆挂断电话后,对车间主任说道:“董主任,没问题,合闸就行。”

在工人的围观下,董主任拉下了电闸。

机器开始转动起来。

轰隆轰隆声响起。

就这样,在李国庆的指导之下,糖厂的机器设备动了。

厂长知道后,连声夸赞李国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技术人才。

当场就把李国庆从电工提升为了技术员。

本来还担心昨天没来上班,被处罚,没想到回来就从电工升到了技术员。

他觉得当时离开工作岗位是对的,要不然领导也不能第一时间发现他能力的重要。

人生是一场经历,不出这件事情,他都没有这么大的觉悟和认识。

他的工资待遇又上了一档,月工资涨到了35块钱。

工作算是保住了,又可以过上包吃包住的生活,也算是为家里节省了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