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国庆听到王小雨的问话,看着她很渴望到村里的样子。

忽然想起在人民公园门口时,三个人曾经发生过的不愉快。

他担心,如果把王小雨留下来跟孙庆一起,万一出点什么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当时,只顾着答应让她来,没想过会出现这种问题。

他点了点头,“你想去下岗村也可以,只是要走一段土路。”

“没事,我能走。不就是土路吗?我又不是没走过。”王小雨很有信心地说道。

而孙庆见到李国庆答应王小雨,他也跟着问道:“国庆哥,要不我不卖磁带了,也跟你进村玩玩,顺便帮你卸货。”

李国庆知道,孙庆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于王小雨。

不过,有人愿意提供帮助,总比自己亲力亲为强。

他开玩笑说道:“是你主动要求帮忙的,说好了,我是没钱付给你的。”

“咱们都是兄弟,谈啥钱?”孙庆显得很大度。

其实,这都是为了在王小雨面前展示出自己身上的“优良传统”。

而李国庆之所以要问清楚,那是不想为以后留下话题而已。

女售票员大声喊道:“你们三个商量得怎么样了?要下车的赶紧的,这里不好停车。”

“大姐,我们不下了,到下岗村的村口再下。”王小雨应声道。

这次的孙庆在军绿色的大布挎包里放了五十盒磁带,卖完就能赚一百块钱。

现在,因王小雨,他被迫改变计划。

看着车窗外人来人往,心在矛盾中。

赶集的日子可不是天天有的,每三天才有一次赶集。

今天天气好,人也多,现在正是人多流动的时间点,如果真的不卖真的可惜了。

他的目的就是来卖磁带的,现在变成要帮李国庆搬货物,而且还是免费的。

上次,他是和李国庆一起搭乘小货车进的村。

一路摇晃,他坐在副驾驶上,被不断从座位上弹起落下,然后再弹起再落下,而且很有节奏感。

要不是座位有软垫,像他这种没经过风吹雨打的嫩肉,估计都开花了。

现在一听到,要走路,他不经意地看了看脚上那双,连夜擦得油亮皮鞋。

这是他舅舅从港区买给他的,要不是跟王小雨一起下乡,他根本就舍不得拿出来穿。

他舅舅说这鞋子是外国的名牌货,一双要一百块钱,属于限量款,在国内很难买到。

穿着走到村子里,万一鞋子坏了,“损失”可就惨重了。

再说了,现在王小雨还不是他女朋友,一百块的鞋子加上卖磁带的利润,可就是两百块钱了。

什么概念?

就是一台缝纫机的价格了。

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工资一个月也才二十多块钱。

他在县里卖磁带,小心翼翼,时好时坏,一个月也就一百块钱。

遇到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根本就不好卖。

现在算是他的销售旺季,如果不多赚点钱,到冬天可更惨。

班车缓慢行驶从人群中穿过。

突然。

孙庆大声喊道:“大姐,大坪镇有下!”

李国庆和王小雨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决定愣住了。

“国庆哥,我突然想起要去找许厂长对一下数,我就先下车了。”孙庆向坐在旁边的李国庆说道。

司机一个脚刹停住了车。

孙庆从座位上站起来,背着大布包,提着录音机,正往车门走去。

笑呵呵地对女售票员说道:“不好意思,刚刚才决定的。”

女售票员一脸嫌弃地斜眼看向孙庆,故意说道:“下次想清楚一点,这走走停停的,油钱可是不少的。”

下了车的孙庆,还不忘朝车里的李国庆和王小雨,笑着挥手道别。

王小雨疑惑地问李国庆:“孙庆怎么回事?刚刚不是答应帮你搬货的吗?这么突然变卦了?你是不是和他偷偷说了什么话?”

“这小子,估计是听到我说没有钱给他,所以不想去了呗!”

“噢?真的是这样?他不是说要去见许厂长吗?”王小雨反问道。

“你信他真的是去见许厂长?”

“那还有其他事?”

“你刚刚没瞧见他背的那袋东西吗?那是磁带,这家伙精明着呢,在街上听着音乐卖东西,不比走着进村里强呀?要是你,你是不是也这么选?”李国庆对王小雨解释道。

王小雨听到李国庆这么分析之后,对他产生了崇拜。

“国庆,要不是我知道你没上过大学,我都以为你是大学毕业的呢!”

“真的?哈哈哈哈!”

“我觉得你的知识面挺丰富的,比我那些同学水平都高。”

李国庆只是笑笑。

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努力让自己接近这个时代,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班车穿过闹市之后,速度加快了起来。

王小雨主动坐到了李国庆的旁边。

一是为了听得更清楚,二是想听听李国庆的对农村的看法。

在谈话中,李国庆表达了自己想开砖厂的想法,还说出了村里目前的状况。

他希望能把这些劳动力集合起来,让下岗村早日脱离全镇倒数第一的称号。

王小雨对李国庆的想法表示赞成。

下岗村的位置又处于低洼,经过多年的雨水洗涤,房子底部的土坯撑不住的,早就已经倒塌了。

村民只好塌了又盖,反反复复。

耽误时间不说,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突然倒塌,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想逃都来不及。

村委会的办公室要不是上边给钱修建,现在估计都夷为平地了。

在困难时期,大家手上没什么钱,只能是修修补补过日子。

现在不一样了,经过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手上的钱一天天多起来。

都想过上住平房的生活。

李国庆把自己需要资金办厂的事情说了出来。

他说不知道该如何从信用社贷款。

王小雨给他透露出一个重大消息,那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创业,农村信用社推出无期无息贷款。

在李国庆的认知里,只有高额贷款,网贷,小额贷款,没有听过无期无息的。

“小雨,你说的可是真的?我怎么没听说过?”

“当然是真的,据说全国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亿的放贷额度呢!”

“要抵押的吗?比如说房产证这些。”

“你说啥?房产证?这是什么证?我怎么没听说过?”

王小雨的反应很正常,因为这个年代没有房地产,只要进到单位成为正式工就有机会分到房子住。

根本没有抵押房产证来贷款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