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80:装傻赚钱真香 > 第171章 怎么会这样?差距也太大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怎么会这样?差距也太大了

李国庆不同意李富贵的做法,他觉得利用家里的水田好好养禾花鱼,完全可以带来好的收益。

“爹,把我和翠花的地租出去就行了,你跟娘的那些先留着,我以后有用。”

“不就是一点地嘛,你拿来有啥用?租出去还可以收钱。”李富贵不理解。

“爹,你就别问了,你这么想要钱,到时候我跟你租。”李国庆说道。

见李国庆态度坚定,李富贵没再追问。

王二婶怕李国庆后悔把地租给她,赶紧劝说道:“好了,这些地够我们家种了,谢谢呀!时候不早了,你们赶紧去等车吧!”

说完后,王二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她可是第一次跟人说谢谢,在村里,就连老村长也怕她几分,居然对李国庆说谢谢。

富贵婶听到后显得很高兴。

从大树下走开后,她面带笑容地对李富贵说道:“孩他爹,你看国庆多懂事,知道心疼咱,王二家的那个婆娘今天也被治得服服帖帖的。”

李富贵看到富贵婶面带笑容,也笑着说:“是呀,国庆这小子有出息了,这次回来,咱们家的腰杆子也能挺直了。你看,连王二家的都得给咱们家交租地钱,全村就咱们家有这待遇。”

富贵婶听闻眼角的鱼尾纹又加深了好多条。

她有点遗憾地说道:“如果我们的也租出去,这一年收的租地钱也不少了。”

李国庆安慰道:“爹,娘,你们不要只看在眼前,要看得长远一点,我和翠花的那些地都是旱地,租出去收租金就行,你们的地是水田,我留来养鱼的。”

在稻田里养鱼,李富贵和富贵婶活这么久了第一次听说。

“你说啥?稻田里能养鱼?你是不是傻?”李富贵问道。

李国庆解释道:“是的没错,我要养的是禾花鱼,专门在稻田里吃禾花的。”

“你是不是又听县里的什么人胡说的?我可活了几十年,从没听说过这种吃禾花的鱼。”李富贵有些疑惑,“那是什么东西?”

“禾花鱼是一种淡水鱼类,它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很大。而且,养殖禾花鱼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只需要适当的养殖环境和饲料就可以了。”李国庆详细地解释道。

“听起来好像不错,但是这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吧?”李富贵担心地问道。

“资金方面的问题,我可以想办法解决。而且,一旦养殖成功,收益会很快回本的。”李国庆信心满满地说道。

跟在后面背着建军走路的翠花,知道李国庆这么积极搞副业,带领村里人致富,她觉得李国庆很有想法,心中对他又多了几分敬佩。

几天后,信用社的贷款下来,在李国庆去信用社取款的路上,他兴奋地开始计划着接下来的工作。

八十年代,农村的金融环境相对较为困难,贷款并不容易。

尽管他成功获得了贷款,但资金仍然有限。

他以为自己能贷到很多钱,当他打开存折发现,只有三千块钱,他有点不敢相信。

这么说吧,都不够买三辆手扶拖拉机,只能买六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

他以为怎么也有一万块钱。

信用社的陈主任特意找来记者过来采访和拍照。

李国庆小声问陈主任,为什么只有这么少钱时,陈主任笑着说,因为建鱼塘的地方在贫困村,所以根据贷款额度,只能批这么多。

如果是在镇上或者靠近县城,贷款额度会高点。

李国庆听到后,感到有点后悔,如果知道在村里只能贷这么点钱,他就不用这么费心思回去了。

他打听过,罗非鱼苗因为是引进国外的培育技术,鱼苗非常贵,加上是属于试验阶段,能不能适应下岗村的水质还不一定。

他如同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随波逐流,而鱼塘建设的高额成本,就像一座沉重的山峰,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挖掘鱼塘、购买鱼苗、设备购置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每一项开支都让他陷入了困境。他的心情就像一片乌云,笼罩着整个天空,阴沉沉的,让人窒息。

从信用社回来后,李国庆一直闷闷不乐。

翠花看出了他有心事,过来问道:“国庆,咋的了?今天不是领钱吗?没领到?”

李国庆摇摇头,长叹一口气,“就那点钱,还不让全部拿出来,再说了,那点钱哪里够建鱼塘?”

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奈和沮丧,仿佛是一只受伤的鸟儿,再也无力飞翔。

“多少钱?”

“三千。”

“那么多呢!”翠花没见过这么多钱,她觉得这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点钱,只够搞点小工程,大的做不来。看来还是要找其他办法才行,要不然我这鱼塘还真的建不好。”李国庆一边说着,一边皱着眉头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翠花看着他焦虑的样子,心里也很着急。

“那咋办呢?”翠花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现在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李国庆无奈地说道。

他知道,建鱼塘需要很多钱,而他现在只有这三千块钱,这远远不够。

“要不我们去找找人帮忙吧。”翠花提议道。

“找谁帮忙?”李国庆问道。

“找老支书啊,他不是一直很支持我们建鱼塘吗?”翠花说道。

李国庆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他决定明天去找村长,看看能不能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

恰巧,李有发来了,他提着一大串的腊肉,笑呵呵地进到国庆饭店。

“国庆,翠花,你们回来了,我一猜你们准是年初三回来,这是我老家那边的特产,送给你们尝尝。”李有发很热情。

“李叔,过年好,你看来就来了,咋还带东西呢?快请坐!”李国庆请李有发坐下。

“国庆,我看你好像有心事的样子,咋了?刚回来不适应了?”

“唉,不瞒你说,我今天刚去信用社领钱。”

“哟,恭喜呀,看来你的鱼塘可以开始动工了。”李有发兴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