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咸鱼的悠闲人生 > 第165章 疑点越来越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娄晓娥刚刚翻开报纸,看到知秋两个字的时候,就有些惊讶的问道:“是知秋的文章?”

听到媳妇这么问,张帆就知道,媳妇对这个人应该有些了解。

“怎么?你认识他?”张帆问道。

如果说娄晓娥认识知秋,张帆也不会很纳闷。她是学文学的,学校经常也会请一些比较知名的作家之类的来到学校进行演讲。

“不认识,没有见过。但是他的小说我可是看了不少。在我读高中的时候,他很出名的。写的都是在黑暗的笼罩下,人们自给自足,艰苦奋斗的故事。文笔流畅,故事很是吸引人,他小说中的好多人物,都是当时读者的理想。”娄晓娥说着。

娄晓娥说完,继续随便的翻看着,看到是小说,就大概看一下,如果是看过的,就略过去的,不过,每到社论的时候,娄晓娥都看的很是仔细,张帆估计,应该是以前没有看到过他的社论。

一边看着,娄晓娥这嘴也没停下来。

“知秋的文笔很是干练,你看,他的社评都能明确的指出当时的问题,还能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言之有物,理论扎实。怪不得这么多人都很喜欢他的文章。”她一边看着,一边点评着。

“你看这一段!”娄晓娥已经不满足自己欣赏了,开始拉上张帆一同来看,还要对她的评价进行支持。

张帆无奈的一笑,怎么办呢,只能陪着媳妇了。

张帆这会估计,自己媳妇怀的这个孩子,应该是个话痨,要不怎么这个孕妇怀孕之后别的毛病没有,就是话特别多呢!

张帆虽然带回来很多篇文章,但是,娄晓娥看的还是很快,主要还是因为好多小说,连载的,她以前都看过,也就匆匆一看,就放下了。

社评社论的都是很短小的文章,看起来自然很快。

“最后这篇文章,有些不像他的风格。虽然是从他自己的恋爱过程中,要表现出,在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坚持理想,不畏困难。但是,在叙述他的恋爱过程中,笔墨太多了,最后升华出来的中心思想,显得有些突然和太快拔高了高度。有些突然。在我看来,更像是在显示他爱情的强大。”读完最后一篇,知秋去年写的文章,娄晓娥有些无聊,随便看看,就把报纸放下了。

“什么感觉?文风,用词,都还统一么?”张帆看到媳妇把报纸都放下了,赶紧问道。

“这并不是很好比较。前面的都是小说和社评,但是最后的这个却有些都不是,相反倒像是在介绍自己甜蜜的爱情。”娄晓娥说道。

张帆理解到的意思是,文章的风格不同,并不是很好用来比较。

“他们的爱情很甜蜜么?”张帆问道。

这个话题好像在文化圈的那些人的说法中也是如此,可是这么甜蜜的爱情是精神上的?

张帆表示不理解。

“从这篇文章来看,这两个人的最开始应该是笔友,就是互通信件的那种,之后才走到了一起,貌似两人写信就些了几年。走到一起不容易,另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确实需要很多努力。”娄晓娥不置可否的说了一句。

张帆没有说话,开始想些事情。

想来想去,感觉都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处处透着诡异。

过了一会,娄晓娥却先说话了。“还有其他的社评么?以前光看他的小说了,没想到他的社评如此的犀利。看完之后,还在想着他的观点,还能够感受到那种力量。真不愧是知秋。”

听了娄晓娥的话,张帆赶紧翻看起来自己带回来的这些东西。翻来翻去,突然发现,自己带回来的这些资料,都是按照时间大概进行了分类,并没有按照文章的内容进行分类。

这会,张帆翻看了一下,才看到,叶秋的文章,居然从53之后,都是小说连载,已经没有了社评。

53年?张帆开始思考。好像那一年,就是那个编辑意外死亡的时候。

根据出版社的人所说,从那一年开始,叶秋的文章就是从那会开始都是通过邮寄,投递到出版社的。

“这小说和社评的差别大么?”张帆虽然有些了解,但是并不多。所以,赶紧询问媳妇。

“嗯,差别还是很大的。小说的构建需要长线的考虑,人物性格的确定,故事主线的延续等等。总的来说,如果是写小说,作者通常都会在有灵感的时候多写一些,这样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可以继续发文。而社评不同,社评通常都是针对突然发生的事情,立刻做出评论,这更考验作者的思考速度和文学功底。”娄晓娥简单的说着。

“他的小说结尾了么?”张帆好像抓到了一些什么,赶紧问道。

“完结了。怎么这么问?”娄晓娥一时间不知道张帆要问什么。

“哦,我就是问问,那他小说的前后都是连贯的么?”张帆问道。

“故事都是连贯的。不过,在后面的一些章节里面,加入了一些新的人物,可是这些任务对故事的主线没有什么作用,仿佛是闲来之笔。额,也好像是在凑字数!”娄晓娥说完,吐了吐舌头。

以她现在的能力,对一个在文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进行评论,她也有些不好意思。

通过媳妇的话,张帆大概总结出了几点。第一,小说是可以事先写好,之后慢慢发布的,并且,只要主线剧情不断,大概看不出太大的出入;第二,从53年开始,叶秋就已经没有写过社论了;第三,最后一篇文章的风格,跟前面的有着很大的出入。

疑点越来越多了!

“最后一篇文章的整体的风格怎么样?”张帆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