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可是北京啊,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条件,这里可都是咱全国最好的了。”

“谁不想要最好的条件呢?这来都来了,谁又轻易舍得离开这里呢?”

张力扬瞟了眼周围,见大家都听得入了神,他接着说。

“即便还有很多人没来过这北京,但他们都努力着,或者老了的他们是想让自己的下一代一定要来这京城里扎根,留下来。”

“这里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还有让大多数人羡慕的汇聚着各行各业成功人士的环境和市场。”

“所以这往后呀,想到京城来北漂、扎根的年轻人只会不计其数。”

“这来了总要立业成家、结婚生子吧,所以这么扎堆的来,总归也要扎堆的买房。”

“到那时候,房子这一产物就会变成紧张和稀缺的资源。”

“物以稀为贵,到头来,房价就会蹭蹭的往上涨,那位置和周边配置越好的自然价格就越高。”

“大家想想咱们国家10多亿人口这庞大的群体,所以未来的房价,我认为贵的地方肯定每平米10多万都不一定买得到呢。”

这年轻人真有两刷子啊!

是挺有远见的!

围着张力扬的这些人都被听得心服口服的,仔细回味着他的话不禁感慨万千。

这时候张力扬身边的那位老先生扶了下镜框,抬起头来又仔细打量了一番张力扬。

老先生因为吃惊而睁得大大的眼睛,突然对身旁这位小伙子张开了嘴巴说道。

“年轻人,你的话确实是有些道理,仔细想来,咱这北京的房价呀,确实是有待坐等涨价的条件。”

“但是照你刚才说的,那以后的房价真要涨到那么高,你想过没有,谁又买得起拿来住呢?”

张力扬谦逊的看着老先生微笑着,继续开说。

“老先生,咱拿80年代来看,那时候的房价是多少,而您当时的工资又是多少呢?”

“咱再看现在的房价,您再仔细算算您现在的工资,这工资是不是和房价一样,都增长不少了吧。”

老先生紧张的低下头,嘴里默念着,掐着手指算了起来。

“这倒也是,80年代初那会儿和我现在的工资相比,现在可是比那会儿高太多了,翻了好多倍呢!”

张力扬眉毛上扬的笑了起来。

“80年代那会儿,除了工资以外,咱也没什么副业能做,那会儿做点啥人家都说是投机倒把。”

“但现在不同了,咱用工作以外的时间,还可以做点小买卖啥的,一个月算下来,这到手的收入可真不少。”

周围的人群对张力扬的话,都纷纷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说的对,我在公交公司上班,我媳妇儿农村来的,她就在我们胡同口弄了个摊儿卖茶叶蛋,生意还不错。”

“她一个月挣的可不比我上班的工资少呢,有时候是我几倍的工资呢。”

人群里一个高个男人,脸上洋溢着骄傲,大声的说着。

张力扬闻声眼睛搜索过去,和男人相视一笑,接着又说。

“回头看,咱老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这说明咱们的社会在发展。”

“社会不断的发展,咱老百姓到手的钱就会越来越多,而这房价呀也会随之被催升的快速涨起来。”

“当然了,这工资收入有区别,这房价也跟咱工资一样,会有区别。”

“也许有的人想买套好房子给自己,但他的钱不够啊。”

“有的人会问,钱不够可以找亲戚、朋友借一下啊。”

“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当大家都感觉到房价上涨的时候,谁还不想买套房子坐等涨价呢?”

“所以,谁又能把钱借给你呢?何况买房子的钱可从来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就是,你说的真有道理!大家纷纷你一句我一句的辩论起来。

“大家安静,请接着听我说。”张力扬用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借不到钱买房,还可以向银行贷款呀,贷款买房,往后将成为生活中的额常态。不必惊奇。“

“其实站在咱们这里的大多数人,如果要想在这北京买房,大多数人往后都会向银行贷款,然后每个月陆续还银行房贷。”

“可以预见的是,这往后呀,大多人数都逃不过要给银行打一辈子工,这到手的工资转手也就还银行去了。”

之前还人声鼎沸的人群,在张力扬的一番话后,顷刻间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不敢想象那每月要偿还债务后的生活质量。

这真是太夸张了,一套房子居然能涨到那么高的价格,关键是大家还乐此不疲的向银行去贷款买房。

老先生这时候突然看着张力扬问道。

“那么你预测看看。这房价究竟是北京某个区域的涨价,还是整个北京城的房子涨价都那么疯狂?”

这问题,张力扬早就想到了,所以不假思索的说道。

“老先生,这房价的上涨,不是仅限于北京城某个位置的房子。”

“这整个北京城范围内的房子都会涨价,别说是北京了,全国各地的房子都会跟着涨起来,只是涨幅最大的就数这京城了。”

“什么资源最好的都在北京,北京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所以大家扎堆的来这里创业和生活,所以京城的房子自然成了最稀缺的,价格自然最高了。”

“而原本在北京就有房子的人,房子小的想换大的,房子旧的想换新的。”

“再到往后,为了自己上班还有孩子上学方便,想换房子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大家生活好了,自然也就想按自己的活法倒腾一下了。”

嗓子讲的有些发干的张力扬接着说。

“我想,再这么继续发展下去,往后呀,那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会越来越小,那习惯了养鸡种菜的农民也会到城里来买房子。”

“他们会把家安在城市里,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城市里最好的教育,从此改变命运和生活。”

“所以这一切都无形的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而且是一路上涨。”

说到这里的张力扬,一脸津津有味,意味深长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