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325章 神机妙算,凄惨而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5章 神机妙算,凄惨而亡

“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伯温被朱元璋请至应天,委任他为谋士。

刘伯温初投朱元璋的时候,

朱元璋还只是韩林儿麾下的一路义军首领罢了。

韩林儿自诩为大宋皇裔,即便是朱元璋,也需对这位小明王表示敬意。

但刘伯温却对此不以为意,

他直言不讳地说过,韩林儿不过只是个牧童,并没有什么值得尊敬的。

刘伯温刚加入朱元璋阵营时,朱元璋曾向他征询进军策略。

刘伯温向朱元璋进言道:‘张士诚虽名声在外,实则却外强中干,不足为惧。

而陈友谅阴险狡诈,应优先铲除。

一旦击败陈友谅,张士诚便可一举而定。’

刘伯温的见解让朱元璋颇为赞同。”

“后来,陈友谅大军压境,朱元璋的军队人心惶惶。

将士们对战略方向意见不一,

有的坚持抵抗,

有的却主张投降。

在此关键时刻,刘伯温挺身而出,怒喝主张投降者,都该杀!

朱元璋知晓刘基自有见地,于是召入内室与之商议。

刘基以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

他还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

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

此间正是在吴国初创、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

刘基却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团结人心,为完成王业而提出了宝贵建议。

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计策,果然大败陈友谅!”

“不久后,陈友谅卷土重来,并成功占据了安庆。

朱元璋亲率大军前往救援,

但经过激烈的战斗,还是没能夺回安庆。

此时,刘伯温再次献上一计,就是颇为古老的‘围魏救赵’之策。

朱元璋采纳此计,

先解安庆之围,再转而直捣陈友谅的老巢——江州!

由于江州城内兵力空虚,

守军无力抵抗,

只得开城投降。

陈友谅军得知大本营失守,

士气大挫,

只能带兵仓皇逃往武昌。”

“最终,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展开决战。

这场战役双方均倾尽全力,

湖面上战船密布,

炮火连天,

战况异常惨烈。

激战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双方均伤亡惨重,战局胶着难分。

这时候,刘伯温又向朱元璋提出建议,

建议将大军转移至鄱阳湖湖口,利用地形优势,切断陈友谅军队的退路,再行决战。

朱元璋依计行事,成功将陈友谅军队困于湖中。

随后朱元璋大军发起总攻,最终陈友谅全军覆没。

陈友谅也在逃亡途中遇难而亡,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此役之后,

朱元璋彻底消灭了最大的竞争对手,为其日后的帝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伯温主张以民为本,宽仁治下;主张为官清廉,轻徭薄赋,与百姓休养生息。

明朝建国之后,

朱元璋一直有个心愿,

就是想在自己的老家凤阳建立中都。

他认为,国家新建,财力尚未稳固,难以承受建设中都的庞大开支。

同时,外敌王保保依旧虎视眈眈,明朝应将资源集中于对抗王保保。

遗憾的是,朱元璋并未采纳刘伯温的谏言,坚持在临濠展开大规模建设,

结果在与王保保的对抗中落败,六年后工程不得不停滞,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刘伯温的长远眼光。”

“明朝开国后,刘伯温被委以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重任。

当朱元璋离京时,

就会委托刘伯温和李善长联手处理朝政。

刘伯温分析了唐宋衰落的根源,认为是法度不明所致,因此他积极推动御史言官勇于揭露官员的过失。

无论官员地位如何显赫,

只要违反了大明法律,他都会上报太子,要求依法惩处。

刘伯温秉公执法,

甚至使他与大明的开国元勋李善长产生了矛盾,也为他日后仕途坎坷埋下了伏笔。”

“后来,朱元璋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

刘基却劝说道:‘李善长虽有失误,但他的功绩显着,享有崇高威望,且能协调众将之间的关系。’

朱元璋问道:‘他三番两次想要加害于你,你竟然还替他求情?其实,我是想让你接替他的丞相之位。’

刘基却叩首道:‘这万万不可。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房屋的梁柱,必须使用坚固粗大的木材。若用细小木材,房屋将即刻崩塌。’

随后,李善长辞官归乡。

朱元璋提议任命杨宪为新的丞相。

尽管杨宪与刘基关系融洽,但刘基仍反对道:‘杨宪虽具备丞相之才,却缺乏应有的气度。丞相需如水般平静,以义理为准则,不掺杂个人情感,这点杨宪做不到。’

朱元璋进而询问汪广洋的合适性,刘基直言:‘他的气度甚至比杨宪还要狭小。’

当朱元璋提到胡惟庸时,刘基再次表达担忧:“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怕胡惟庸会拉翻这辆马车。”

朱元璋感叹道:‘看来,我的丞相还是非你莫属。’

刘基谢绝道:‘我过于嫉恶如仇,又不善于处理琐碎事务。若勉强担任此重任,恐辜负皇上厚望。天下英才辈出,只要皇上细心寻觅,定能找到合适人选。前述几人,确实不宜担任丞相。’

事后证明,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均因各自问题而获罪,

可见刘基识人之准!”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风寒。

得此消息后,朱元璋派胡惟庸带领御医前往探望。

御医为刘基开具了药方,他按照药方取药并煎服。

然而,服药后刘基却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

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

朱元璋听后只是轻描淡写地安慰他宽心养病,这让刘基感到心寒。

三月下旬,刘伯温的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自由活动。

在朱元璋特别派遣的人员的护送下,

他由儿子刘琏陪伴,从京师出发返回故乡。

回到家中后,他拒绝了亲人和乡邻们为他寻来的各种药物,只是努力保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后,刘基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

于是召集两个儿子,准备向他们交代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