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升官记 > 第32章 太子的挑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云阳县衙小宝生病期间,长安皇城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在户部要和户部官员比试统算。

李世民下朝回来,刚和长孙皇后温存几句,来不及批阅奏折,听见王德急匆匆跑来:“陛下,皇后,太子殿下去了户部,说要和户部的官员们比试统算。户部尚书裴矩让臣问问陛下的意思。”

(注:贞观期间户部叫民部,大家叫户部习惯了,本文作户部。)

李世民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反复确认了两遍,明白不是幻听,一脸迷惑问了问长孙皇后:“高明这是玩哪一出?朕不懂了。”

长孙皇后也觉奇怪,太子平时没这么孟浪,除了有点惰于功课外,一直都循规蹈矩,今日怎如此考虑不周。

他以为户部那些官员会让着他?别人是吃饭的本领,就算是太子,也不能故意输给一个八岁的孩童。

太子赢了还好说,要是输了,岂不是给皇家丢脸,认为太子都教导不好,纯粹胡闹。

李世民的脸色有点变了,翘起的嘴角吹出粗气,一边的胡须上下抖动,脸上的肉开始抽动。

长孙皇后急忙安慰道:“二郎,你怎么看这事?”

“怎么看?去户部看。”说完甩袖而起,心想一个算学功课都会拖延的家伙,哪来的勇气敢去找户部官员比算学。他怕是不知道户部官员都是明算科出身。

本来后宫不得干政,长孙皇后从不去皇城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办公区,此般情况下也不得不厚着脸跟上,就怕二郎发起脾气来,没人劝得住。

才走到一半,政事堂的宰相们全来了。

尚书省的左仆射萧瑀和右仆射封德彝,中书省的中书令房玄龄和宇文士及;门下省的侍中高士廉和杜淹;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也就是李承乾的舅舅。

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有幸灾乐祸的,有担心受怕的,有纯粹看热闹的,也有希望奇迹出现的,反正大家不约而同去往一个地方,户部度支司。

为什么大唐的中央税赋是一年收缴一次,而不是每月一次,除了运输难度外,估计就和这个统计难度有关。

而这时候的户部度支司正忙着统计去年的预算收支和实际收支,都过了正月快一个月了,才统计出三成不到的州县。

此时的大唐,李世民刚刚分出十道,共有三百五十八个州,一千五百五十一个县,户部度支司才五十八人的编制,靠着算筹一笔一笔的加,难度可想而知。

关键还在于,各地统计单位是钱(文),比如一百贯,统计数字是十万钱,遇见有整有零的,的确恼火。

李承乾身边跟着两内侍,都要急哭了,陛下来了,太子没事,自己的命根子估计要回炉一次。

李承乾就等着父皇和母后来,心里也是打鼓,第一次做此等不符礼制的事,不知寒云的法子灵不灵,心里不停嘀咕:“云峰兄,可不能坑我啊。”

寒云此时若不是急着处理韦坚的病,估计能收到他的念叨,打上几个喷嚏。

王德跟在李世民身后,一见到了户部大门,扯起嗓子高呼:“陛下、皇后到。”

哗啦一声,一群围着李承乾的官员纷纷转身向陛下和皇后施礼,心里都在想,皇后都来了,看来太子玩大了,再一抬头,陛下身后还有一群宰相外加一个吏部尚书。

户部何曾如此热闹过,全都低头不敢语。

李世民一步跨进户部,环顾一周:“谁来给朕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户部这么热闹,去年的度支都弄完了吗?”

李承乾脑子里不知为啥总是响起寒云的声音:“别怂,你能行。”

“父皇,与他等无关,是儿臣见其统算各地度支的方法太过繁琐,想试试儿臣的新法,故而提出统算比试。”

李世民一皱眉头,“你的新法?裴尚书,可是如此?”

这就是李世民教育子女的失败,他总是先否定,再看最后结果,可能和他太过于优秀有关,但凡子女做出超出他预想的事,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裴矩跨前一步答曰:“回陛下,殿下确是如此说。”

“你怎么看?”李世民继续问道。

“臣认为殿下的初衷是体恤臣等差事辛苦,予以安慰,臣等感激涕泗。”裴矩非常委婉答道,此话谁都不得罪,还把自己的部门夸奖了一番。

李世民在心中骂道:“老滑头。”又看了看太子,总觉得今日太子不一样。

如是往昔,这种场合,没有萧瑀、无忌在后面支撑,太子哪有胆子当着这么多官员的面信心满满,镇定自如。

转头又看了一眼萧瑀,这个老家伙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不对啊,不像萧瑀的作风,换做往昔,恐怕朕还未呵斥,他先开始了。

难道当真是太子有什么新法子?

此刻最紧张的莫过于长孙皇后,又不能上前说话帮儿子,只能等着二郎的决定。

今日的太子有点目中无人的感觉,不就是帝王应该有的气质吗?李世民其实心里有点满意太子今日的表现。

以前就是太过于谦卑和懦弱,哪里像我李世民的儿子。

李世民有了主意,给了李承乾一个鼓励的眼神,却被长孙皇后敏锐察觉到,心中顿时放下心来,今日有你父皇给你兜底呢。

李世民背着手来回走了几趟,突然喊道:“左仆射萧瑀、右仆射封德彝、中书令房玄龄中书令宇文士及、侍中高士廉、侍中杜淹。”

“臣在。”叫到名的,全是大唐的宰相,实权最高的人。

“你等都是朕的肱骨大臣,就由你六人为考官,出个法子,怎么比?朕就在这里,看看太子的统算新法是否管用。不管结局怎样,太子也是出于好心。另外,比试必须公正,诚实,不得取巧、舞弊,否则朕绝不饶恕。”

李世民一句话,六位宰相裁判,户部官员必须真实比试,谁要是故意输了,谁就受到处罚。

在李世民看来,太子输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户部故意输给太子,弄虚作假的帽子就戴上了。

这时候,长孙皇后才走到李承乾身边,拉他过来,小声问道:“可有把握?”

“母后,儿臣有把握,而且让他们输的口服心服。用了儿臣的新算法,帮了他们,也帮了父皇。”

“嗯,太子能如此想,我心甚慰。”

经过六名裁判和户部尚书的商讨,认为太子从已经统计出的州县随意抽出三本汇总,户部度支官员从还未统算的州县随意抽出,三人同一本,分开算,一比速度,二比准确性。

李世民觉得此法公平且不太耗时,于是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