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 第19章 范文程:清朝开国的智囊与规制奠基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章 范文程:清朝开国的智囊与规制奠基人

一、归降后金

范文程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当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之时。他与其他被俘虏的人一同被编入满洲八旗镶红旗下为奴。这段时间对于范文程来说无疑是艰难的,他不仅要忍受身为俘虏的屈辱,还必须面对身份的转变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范文程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才华。

到了天命七年(1622年),范文程开始崭露头角。这一年,努尔哈赤攻下了西平,并进入了广宁。范文程跟随着努尔哈赤参加了这些战役,并逐渐受到了努尔哈赤的赏识。努尔哈赤开始给予范文程更多的信任和支持,让他参与到了军事指挥和策划之中。

真正让范文程声名鹊起的是天聪三年(1629年)的那次军事行动。这一年十月,皇太极带领满、蒙大军五万余人发动了对明朝的大规模进攻,他们从喜峰口突破长城防线,进入蓟门,攻克了遵化。范文程当时虽然只是皇太极文馆中的一员,被称为书房官、文臣或生员、秀才,并没有正式的官衔,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战场上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范文程不仅临阵不惧,而且善于用计,他成功地招抚了潘家口、马栏峪、山屯营、马栏关、大安口五个城池。在明军围攻大安口时,范文程亲自上阵,率领枪炮手英勇作战,斩杀了大量明军士兵。由于表现出色,范文程被授予游击世职。

天聪五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再次率领大军进攻明朝,这次目标是大凌河城。范文程奉命前往该城附近的西山劝降守军。他单骑前往敌军阵地,凭借出色的口才和坚定的决心说服了守军投降。这次行动不仅展示了范文程的胆识,也证明了他作为一名谋略家的能力。

到了天聪六年(1632年),范文程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一年四月,皇太极计划进攻察哈尔。得知消息后,范文程与文馆的同事宁完我、马国柱一起向皇太极上书,建议改变进攻方向,主张攻打山海关而不是宣府。五月下旬,当皇太极驻扎在归化城时,范文程等人继续为下一步行动计划献策。

天聪七年(1633年)三月二十七日,范文程再次承担起了重任。这一次,他与吴赖、白格、塞古德一道,带着皇太极的命令前往探查明将孔有德、耿仲明的情况,并尝试劝降他们。经过一番努力,孔有德最终决定率众归降。范文程随后遵照皇太极的旨意,将孔有德的部队安置在东京,并陪同孔有德等人前往沈阳拜见皇太极。

二、文馆重臣

范文程在崇德元年(1636年)被皇太极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这一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内秘书院大学士负责撰写与外国往来的书信,记录各衙门的奏疏、辩冤词状、皇上的敕谕、文武官员的敕书以及告祭文庙的谕令、祭文武官员的祭文。范文程的职责涉及外交文书的起草和国家重要文件的整理,这显示出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之重。

随着职位的提升,范文程也越来越受到皇太极的宠信。皇太极在处理军国大事时,几乎都会听取范文程的意见。范文程也尽心尽力,为国家操劳。他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例如废除连坐法,建议改革部院官制,设立满洲承政一员,下设左右参政、理事官、副理事官等职位,并推荐了邓长春、张尚、苏弘祖等人担任要职。

到了崇德六年(1641年),范文程再次显示了他的重要性。这一年,皇太极得知睿亲王多尔衮等王公在围攻锦州时远离前线,并私自派遣官员和兵丁回家,导致明军能够趁机运粮进城,感到非常愤怒。皇太极派遣内大臣昂邦章京图尔格、固山额真英俄尔岱以及范文程、希福、刚林等人前往调查此事,并严厉斥责了多尔衮等人。在图尔格和范文程传达了皇太极的旨意后,多尔衮等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然而,当图尔格、范文程等人向皇太极汇报具体情况时,皇太极更加愤怒,命令他们让多尔衮等人自行议定罪名。多尔衮自认应受死罪,豪格也上奏请死,杜度、阿巴泰被削爵为民,所有参与将领均被处罚。然而,皇太极最后还是宽恕了他们,只是降低了多尔衮和豪格的爵位,并对他们进行了罚款。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去世,清朝面临权力真空的局面。十四日,诸王贝勒大臣们议定了继承人问题,决定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并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辅佐政事。福临登基后,改次年为顺治元年。福临的继位是八旗贵族内部各派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而这种斗争在福临继位后仍然持续。

八月十六日,郡王阿达礼和贝子硕讬企图游说郑亲王济尔哈朗、礼亲王代善和睿亲王多尔衮支持多尔衮为君,但代善和多尔衮将此事告知了其他王贝勒,结果阿达礼和硕讬被以叛逆罪处死,并籍没了他们的家产。范文程原本隶属于红旗硕讬,这次事件之后被划归到了镶黄旗。

不久之后,范文程又遭遇了一个危机。摄政王多尔衮的弟弟豫郡王多铎试图强娶范文程的妻子。这起事件经过一番波折后,最终多铎被罚银一千两,并被剥夺了十五个牛录。虽然范文程躲过了这次灾难,但他仍然忧心忡忡,担心多铎会报复。尽管面临种种困难,范文程依然以大局为重,为清朝入主中原献计献策,立下了巨大的功勋。

三、计取中原

顺治元年(1644年),对于范文程和整个清朝来说都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一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范文程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于四月初四日上书摄政王多尔衮,力劝立即出兵入关,夺取天下。范文程的这一建议对清朝夺取中原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促使了清军的出发。

四月初九日,也就是范文程上书后的第五天,摄政王多尔衮带领郡王多铎、阿济格等八旗王公大臣,统领满蒙汉官兵十余万人,祭师后便出发了。然而,就在清军抵达不久后,明平西伯吴三桂自山海关派遣使者前来请求援助。吴三桂的消息让多尔衮陷入犹豫,因为李自成已经占领了北京,清军是否应该继续前进变得不确定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立即派人召回正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来商量对策。范文程的到来对多尔衮的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范文程分析了形势,明确指出清军能够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并再次强调了禁止屠杀和掠夺以赢得民心的重要性。范文程的分析和建议坚定了多尔衮进军的信心和决心,最终决定接受吴三桂的投降,并迎战农民军。

四月二十二日,清军与农民军在山海关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李自成的军队败退,清军顺利入关,并乘势追击。在清军入关的过程中,沿途的官民害怕遭到屠杀和掠夺,许多人选择逃离。为了稳定民心,范文程带 病随军征战,并起草了一份公告,宣布清军此次东进是为了替明朝复仇,而非杀害百姓。公告承诺,对于归顺的官员恢复其官职,对于归顺的民众保障其产业安全。范文程的这份公告署上了自己的官阶和姓名,极大地增强了其可信度。这一宣谕非常有效,使得民心逐渐安定下来。

清军迅速推进,五月初二日,摄政王多尔衮进入了北京城内的武英殿,实现了清朝长期以来入主中原的愿望。范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智慧和策略不仅帮助清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也确保了清军在政治上的成功,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国定制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二日,清军进入北京后,范文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京城内外一片混乱,各种事务亟待处理,范文程不得不日夜操劳,协助处理政务。尽管百废待兴,但范文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抓根本问题,致力于稳定局势,革除明朝末年的弊政,争取民心,为清朝的开国立下定制。

入京后第二天,即五月初三日,范文程意识到北京城内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他发现有人假借搜捕乱贼之名相互告发,这可能导致相互仇杀,进而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范文程立刻向摄政王多尔衮奏报这一情况,并建议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多尔衮同意了范文程的意见,随即下令禁止这种行为,并安排官兵守卫燕京内外城门,严禁士卒抢夺,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局面,稳定了都城的秩序。

紧接着,范文程提出为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帝举行国葬,以示对前朝的尊重。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赢得明朝旧臣和百姓的好感,有助于争取民心。四月初四日,崇祯帝被安葬于昌平。五月初四日,范文程向摄政王建议,为崇祯帝举行国丧,让官民为其服丧三天。他还提议由礼部和太常寺按照帝王规格隆重地安葬崇祯帝。这一举动深受明朝旧臣和百姓的拥戴,极大地提升了清朝在中原地区的威望。

范文程深知,在清朝刚刚入主中原的时候,要想获得当地人民的支持,就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宽容和仁慈。通过禁止私相仇杀和为崇祯帝举行国葬,范文程不仅展现了清朝对明朝的尊重,也传递出了一个信息:清朝将会是一个公正、仁爱的统治者。这些举措对于稳定刚刚占领的地区至关重要,为清朝的长期统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功 成 引 退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摄政王多尔衮病逝之后,范文程的政治处境发生了变化。此前,由于多尔衮权势日增,甚至有取代顺治帝的趋势,范文程面对着艰难的选择:要么背弃幼主投靠多尔衮以求自保,要么保持忠诚而面临生命危险。最终,范文程选择了后者,他以疾病为由请求辞官归家,这一举动自然引起了多尔衮的不满,范文程也因此逐渐被边缘化。

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开始清算多尔衮的党羽。顺治八年(1651年)闰二月,与多尔衮关系密切的刚林、祁充格因谄附多尔衮并妄改《太祖实录》,被处以死刑。范文程作为同样参与过修订《太祖实录》的人,也被指控。刑部建议革职、解任并籍没家产,但诸王大臣审议后认为应当革职折赎并保留原职。顺治帝最终批准了这个建议,并指出范文程曾在太宗皇太极时期效力,且没有参与贝子硕讬的叛逆活动,在多尔衮执政期间,范文程因为不满其行为而称病隐退,这些行为证明了范文程的忠诚。顺治帝裁定范文程革职折赎后仍然保留职位。

顺治九年(1652年),范文程因恩诏而晋升为一等子,并被授予议政大臣的职位,负责编纂《太宗实录》。在这一年三月初八日,范文程与其他官员一起参奏会试第一名程可则的文章荒谬悖逆,要求对其及考官进行处罚。顺治帝接受了这个建议,将程可则革退,并惩治了相关考官。

顺治十年(1653年),范文程提出了恢复连坐法的建议,即允许高级官员举荐人才,如果被推荐者任职后表现良好,则给予推荐人奖励;反之,则追究推荐人的责任。范文程认为这样的制度能够确保选拔真正的人才,顺治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在同年八月加封范文程为少保兼太子太保。

同年九月,已经年近六十的范文程再次以健康原因请求退休。顺治帝虽然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仍对范文程非常尊重。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帝派遣画师到范文程家中为他画像,表明对这位老臣的敬重。

到了康熙二年(1662年),范文程被委派前往祭拜太宗皇太极的陵墓。在祭拜过程中,范文程悲痛欲绝,不能自已,被人搀扶都无法站起,表现出他对先帝深深的怀念之情。

六、晚年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初二日,范文程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岁。他的去世对于当时的朝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而且还是清朝初建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范文程一生历经皇太极、顺治和康熙三朝,为清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晚年,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依然坚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范文程的逝世引起了康熙帝的深切哀悼,康熙帝亲自撰写祭文,并派遣礼部侍郎黄机前往范文程的家乡,代表朝廷进行官方的哀悼仪式。

康熙帝赐予范文程“文肃”的谥号,并下令将其安葬于河北怀柔县的红螺山。这一举措体现了康熙帝对范文程的高度评价和尊敬。范文程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文肃”这一谥号也成为了对他一生贡献和品德的最佳总结。

结语

范文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他在清朝开国过程中的贡献不可磨灭。作为文臣之首,他不仅为清朝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元辅高风”这四个字不仅是对他个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他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范文程的故事激励着后来者,他的智慧和勇气将继续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