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是王勤两兄弟拿过来的,他们之前送菜给镇上的一家酒肆,碰到了客商在卖这个,就买了些回来,说是让咱们也尝个新鲜,叫什么芋艿?个头小,容易熟,说是还可以跟土豆一样焖肉吃,咱也不知道好不好吃,娘就说先煮几个试试。”
宋春临听到是王家兄弟送来的,还觉得有些惊奇:“王大哥家的生意都做到镇上去啦?”
周宁听他这样就觉得好笑:“你傻啦,他们早就把生意做到镇上了,要不是去京城太远了,他们家没有车,估摸着也早就做到京城里了,他们听你哥的话,把菜地安排在水渠旁边,那边浇水方便,天气好的时候,那些青菜跟草一样疯长,两天就能割一大堆下来,他们俩还不散卖,专门卖给酒肆饭馆,省去了不少叫卖的时间呢。”
宋春临也没想到,王家兄弟这么有本事,居然真的靠着自己把日子给慢慢过好了。
饭桌上,宋大庄问起宋春临怎么回去。
“是你自己回去,还是顾逢月来接你?”
宋春临忙着吃饭,随口说了句自己回去就行,不用顾逢月接,也不知道怎的,把宋大庄的脾气给点着了,他昨儿就憋着一股火气呢。
“胡闹,他不陪你回门就算了,怎么能不来接你呢?”
桌上其他人都被吓了一跳,还是宋爷爷开口替孙婿解了围。
“你冲谁嚷嚷呢?逢月不来是他不想来吗?人家进宫是为了讨论国家大事,咱们是他的亲人,若是不能给孩子助力,那也不能为此而去拖他的后腿。”
宋大庄被骂得不敢再说话,恰在此时,外面响起敲门声,宋春晓一溜烟跑去开门,然后一脸惊喜地跑了回来。
“是顾二哥来了!”
随着宋春晓的声音,顾逢月也快步走了进来,他的视线先是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宋春临身上。
宋春临嘴里还叼着包子呢,看到顾逢月进来的时候还明显没怎么反应过来,等他坐到自己的身边,替他擦掉嘴角的食物残渣,宋春临才想起来,问他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顾逢月没有直接说在宫里的事,而是问他吃饱了没有,宋春临知道他不想说,于是顺着他的话题,让他给自己夹菜。
“我还要那个包子。”宋春临指挥着顾逢月,并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对方的服侍,两人的这番举动,倒是让宋大庄之前的怒气彻底平息了下来。
还能怎么办呢,嫁都嫁出去了。
饭后宋春临也不急着走了,宋爷爷见状就让几个小的把茶点端出来,新郎婿上门,该有的礼数还是得有的。
“逢月啊,今儿还在家里待一晚不?”
宋春临还以为顾逢月一定是有急事才会连夜赶来接他,结果他居然真的要住一晚。
“陛下知道我昨日回门,所以今日特意许了我两日的假期,这两天我都不用去当差。”
“既是如此,那待会便让你娘把昨儿该杀的鸡给杀了,晚上咱们好好吃一顿。”
宋爷爷没有问顾逢月进宫到底是为了什么,反正肯定是国家大事,他们平头老百姓的还是少知道为好。
但宋春临就没有这种顾虑了,两人一进了房间,宋春临就抓着顾逢月的衣服,问他在宫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帝这么着急忙慌的把你跟大哥一起叫进去,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吧?”
顾逢月不是第一次进宋春临房间,却是第一次跟宋春临一起躺在这张床上,心情不可谓不激动,甚至差点心猿意马起来,好在宋春临手上一个用力,揪着他腰间软肉狠狠一扭,什么心猿意马都被疼的抛之脑后了。
“嘶,你轻些。”
“快点说。”宋春临凶巴巴威胁。
顾逢月不得不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开始跟他讲述在宫里的事情。
“你还记得我们这次把蛮子们给打跑的事情吗?”
一说到这个宋春临就来劲了,他直接一个助跑起跳,坐起来叉着腰,气势汹汹的问顾逢月:“咋了,那些蛮子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顾逢月也顺势坐了起身,他神色复杂地道:“也不是吧……就是,皇帝一开始以为他们打算和谈……”
“不是和谈吗?”
“不是。”
“那是啥。”
“是……求援。”
宋春临愣了一瞬,他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是,他们来求援?向我们求援?”
宋春临忍不住跟顾逢月确认了一遍又一遍,顾逢月也是一次次跟他确认。
“是的,这次求援的还都是几个大的部族,比如突厥,鞑靼,以及匈奴,还有一些小的部族没有派人过来,估计是没法过来了。”
宋春临满脸的不可思议:“他们为什么要找我们求援啊,我们不是刚把他们给打跑吗?”
顾逢月:“就因为我们刚把他们给打跑啊,他们这次损失惨重,而金人却趁着他们被打残的时候,越过了雀蒙山脉,洗劫了他们不少部落,他们现在据说该怎么过冬都是问题。”
宋春临无语:“所以他们现在,是想找我们去打金人吗?”
“是的,他们现在就是希望我们大景能出兵,把那些劫掠他们部落的金人给赶跑,顺便要是能跟我们借点粮回去就更好了。”
好……好个屁!
宋春临想到自己在临渊城苦守的那个晚上,想到那些被蛮子们杀死的无辜百姓,按照他的意思,他压根就不想去帮这些人,甚至恨不得让他们自生自灭得了。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他可还是记得陈辞曾经说过,当初临渊城的那场大战,金人在后边也没少拱火,这帮人现在这样完全就是狗咬狗嘛。
“不能不管嘛?”
顾逢月沉吟:“不是不能管,而是,他们提出的条件,很诱人。”
“有多诱人,他们愿意臣服于大景吗?”
“也差不多吧,虽然不是完全臣服。”
宋春临直接气笑了,合着还想卧薪尝胆,现在说臣服,等他们恢复过来了,是不是又要转过头来再打一次大景?
不得不说,宋春临的猜测没有错,而皇帝跟其他大臣也是一样的想法,几乎没有人认为蛮族这一次是心甘情愿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