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吉富贵和张氏去了县城采买年货,整整拉了一小驴车。张氏又给娘家送去过年的东西,半扇猪肉,四条鱼,还有两坛子好酒,给她爹娘添置了过年的衣服。另外,张氏又给她娘二十两银子,不过没让王招娣知道。街上的店铺和小商小贩一般二十九就关门不出摊了,直到过完年的初六,才会陆陆续续地开业。所以要把这十多天的吃食储备出来,尤其是肉类的,是过年的大菜,鞭炮烟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等到二十九,家家户户贴春联,炖肉,炖鸡鸭鹅,炸丸子,炸藕合,炸豆腐,炸小酥肉,炸鱼等。
四处飘香,还有陆陆续续的鞭炮声,一下子年味就出来了。
大年三十到了,吉祥一家今年虽然还是这几个人,但是转换了角色,崔衍真正成为家庭的一员了。
三十早晨的饭食只比平常丰盛一点,吃完早饭,就给祖宗准备上供的贡品了。上供的肉约一拃长宽的方肉,整块的不用切,鸡鸭鱼也是完整的,可能是图吉利吧。还有四样干果点心,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上面供着家谱,香炉里点上香,不能断,长明灯也不能灭。富贵拿着点着的一根香,出去转一圈,叫着:“老祖宗们,爷爷奶奶爹娘回家过年了。”回来把香插到香炉,家谱上面的人算是回家过年了。这地方的习俗,上供的家谱和留存的族谱是不一样的,上供的只写去世家人的名讳。
刚来荷塘镇那几年,每年过年还会回河东村,因为供奉家谱。后来几年奶奶岁数大了,来回折腾身体受不了,这才把家谱请到东苑来。
三十中午一般吃得丰盛,把年前准备的吃食通通端上桌,方肉切成薄片整齐地码在碗里再倒点煮肉的汤,丸子,藕盒,小酥肉,鱼,豆腐,鸡鸭等都放到碗里,上锅蒸,火候差不多拿出来扣到盘子里,就是俗称的扣碗。一般自己家吃直接端到桌上不往盘子扣。
吃完晌午饭后,又开始发面,办馅子,准备晚上吃馅饼。
也炒几个菜,预备男人晚上守夜喝点酒。
女人们是包饺子,包完放到冷屋子里,准备明天卯时没出太阳前煮出来,饺子是每个人都要吃的,有全家团圆的意思。
吉祥一家现在有下人,自然有下人们准备。
过年最隆重的就数三十晚上的烤麦芽了,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同一个县过年的风俗也有不同,这大概和不是一个地方迁移过来的有关。
所谓烤麦芽是一种美好的希期望,希望明年的麦子长得好长得旺。
吃完年夜饭后,各家各户会在自己的家门口,堆上柴火,烧得越旺烧的越久证明自己家的生活富足,明年的生活也越红火。同时还放鞭放炮放烟花,谁家放的越多就证明生活越富足。吉祥嘱咐下人们,意思一下就行了,把省下的钱和柴火送给镇上的贫困的人,也能让他们过个好年。
大年初一,一家人欢欢乐乐地吃完饺子,开始拜年。
吉祥崔衍先拜年一人得了三个红包,吉富贵和张氏各得了一个。
吉富贵每年吃完饺子要回河东村拜年的,今年有吉祥崔衍陪着,因为吉祥成为女户就是家里的继承人,视同男人一样。
去了里正家,吉姓族人,村里辈分和年长的人家。
里正留下他们吃饭,吉富贵婉拒了。
三个人打道回府。东苑有奶奶和张氏在家,也敞着门,镇里的孩子们挨家挨户地拜年,知道吉祥家准备的吃食多,便一帮一群结伴而来,吉祥他们到家的时候已近巳时,最后一帮小小子小闺女才从她家出来。
见着吉祥的马车一帮人站住了,等吉祥他们三人下了马车,那帮小孩们,大声说:“大爷过年好,姐姐过年好,哥哥过年好!”这,吉祥看向崔衍,崔衍赶紧在马车上抓了一大把铜钱,给这群小孩的领头的让他给孩子们分分,孩子们欢欢乐乐地走了。
初二晌午饭前,吉富贵拿着一根点着的香,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烧了纸钱,放了一挂鞭炮,算是把请回来过年的祖宗们送走了。
过完年后,吉祥家紧锣密鼓地为去江宁府寻亲做准备。年前就找人重新定制了一辆马车,主要是宽敞结实又防震,又去牲口市场买了一匹正在壮年的马。准备把以前用的骡子也带着,和马换着拉车,路途太远了,害怕一匹马撑不到江宁府。
离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吉祥找到了奶奶,“奶奶,你还记得启叔的模样吗?你画下来吧,这样好找些。”
“记得,当然记得,不过现在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说着眼睛湿润了,家里没有会画画的,吉祥专门买了画画的材料和工具。
奶奶在京城生活了十四年,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还会针灸医术,是京城有名的才女,画自己儿子的画像当然没有问题。要不是奶奶的父亲厌烦后宫妃子们勾心斗角牵扯无辜的生活,奶奶也可能是哪个大家族的老夫人了。
不一会,一位温文尔雅的三十左右的男子跃然纸上,淡眉凤眼高鼻梁,也是一个温如玉的谦谦君子,眉眼有些像奶奶。
“你启叔也读过书,不过你启叔的爷爷是从临安城流放到北地的,是不能科考的。”
“你启叔的爷爷是被别人牵连的,那个人平反昭雪了,刘家自然撤了惩罚,本来让启儿一家去临安府看看抄没的房屋田地能不能归还,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落脚在江宁府。”
“奶奶放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启叔带到你面前,到时您亲自问他。”奶奶笑了起来,爱怜地摸着吉祥的脸。
“吉祥辛苦了,上天给我的福气,把你送到我身边。”
“奶奶,遇到你也是我的福气。”
吉祥脸在奶奶手里蹭了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