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2024年行情 > 第1342章 年“反内卷”新风向:哪些行业将率破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42章 年“反内卷”新风向:哪些行业将率破局?

我们时常会听到“内卷”这个词,它形象地描述了行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的现象。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部分行业更是陷入了伯川德式竞争的困境,给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不过,2025年,随着“反内卷”政策的逐步推进,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些行业开始走出供给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近年来供给侧的变化。自2015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以来,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得到了有效去化,企业利润也得到了明显提振。然而,近年来,由于疫情期间外需激增、经济结构调整下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竞争等原因,部分行业产能出现了快速扩张。但随着疫后全球供应链修复、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国内需求走弱,这些新增的产能开始面临消化难题。行业内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企业不得不通过恶性价格战来抢占市场份额,从而陷入了“内卷”的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持续震荡走低,指向了供给侧的相对富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率在过去三年中趋势性下行,来到了近十年来的相对低位。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数据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可以说,“内卷”已经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打破这一困境,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这是继同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顶层会议第二次明确表态“反内卷”,并且措辞也从“防止内卷”升级为“综合整治”,态度更加坚决。与此同时,多个行业协会也通过发表倡议书、开展座谈会等方式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产能优胜劣汰。

在“反内卷”的政策导向下,部分行业供给有望加速优化出清。一方面,随着政府补贴退坡、行业自律强化等,低效产能有望遵循市场规律有序退出;另一方面,2024年以来,并购重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优化,相关案例井喷,这将进一步加速供给侧的优化进程。

那么,在“反内卷”的大潮中,哪些行业有望率先走出困境呢?基于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律,我们可以从当前供给能力、供给变化趋势和行业盈利状况三个维度来构建细分行业供给结构比较框架。

当前供给能力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产能利用率和库存水平。产能利用率反映了行业的生产效率,而库存水平则反映了行业的供需关系。当产能利用率和库存水平均降至较低水平时,或指向行业在经历去库和去产能后供给结构优化,进入供给有望出清的阶段。

供给变化趋势方面,我们主要关注扩张性资本开支和维持性资本开支。扩张性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增加产能规模,而维持性资本开支则主要用于保持现有产能的正常运转。通过比较扩张性资本开支同比和资本开支\/维持性资本开支两大指标,我们可以刻画出行业产能扩张的激进程度。

行业盈利状况方面,我们主要关注毛利率和亏损企业占比。毛利率反映了行业的盈利能力,而亏损企业占比则反映了行业内企业的生存状况。当毛利率降到低位且亏损企业占比上升到历史峰值时,说明行业盈利压力较大,亟需进行供给优化。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我们可以对周期、制造、消费和tmt四大类、157个细分行业的供给情况进行全面梳理。通过比较各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库存水平、扩张性资本开支、维持性资本开支、毛利率和亏损企业占比等指标,我们可以筛选出供给结构已在优化、有望率先出清的细分行业。

例如,在周期行业中,建筑地产链(如装修建材、水泥、普钢等)、能源金属(如锂、钴等)、电力(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以及部分化工品种(如纺织化学制品、化学纤维等)均表现出较强的供给出清动力。这些行业在经历去库和去产能后,供给结构得到优化,有望率先走出困境。

在制造行业中,新能源产业链(如锂电池、锂电专用设备、风电设备等)以及部分机械产品(如机器人、激光设备等)也表现出较强的供给出清动力。这些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有望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来实现更快的发展。

在消费行业中,家电家居(如厨电、黑电等)、食品饮料(如乳品、食品加工等)以及医药(如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等)等行业也呈现出供给出清的趋势。这些行业在经历市场调整后,开始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望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tmt行业中,电子产业链(如集成电路制造、LEd等)以及通信设备、安防设备等行业也表现出较强的供给出清动力。这些行业受益于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增长,有望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综上所述,结合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律,我们可以筛选出当前供给结构已在优化、有望率先出清的细分行业。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地产链、新能源、电子等多个重点板块,包括锂电专用设备、纺织化学制品、风电设备、化学制药、仪器仪表、电池化学品、食品加工等多个细分行业。对于这些行业而言,供给结构的变化只是行业基本面反转的充分条件,后续还需要重点观察需求修复的持续性以及是否能够实现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和补库。一旦需求开始改善甚至反转,这些供给本身已接近出清的行业或将更快走出“内卷”、提供更大的基本面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