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也身为上将军,对于军况自然十分熟悉。
他刚来,便已经感觉到,楚恒已经彻底收服了这一万秦军的军心。
这让白也眉头一皱。
如果是秦国土生土长的将领,这倒也没有什么。
可白也心里很清楚,这个赵恒主动来投,背后肯定带着某种特殊的目的。
所以,无论是秦王还是白也,心里都十分提防。
“上将军,不知找属下是有何事?”
见白也来了,楚恒便让手下继续玩,自己亲自接待了白也。
白也开门见山道:“本将军已研究两种军势相合月余,丝毫不得进展,需要你一同参与研究。”
军势之法是楚恒创造的,一开始白也忌惮目的不纯的楚恒,自然不会让对方参与其中。
可现在,白也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对此,楚恒无奈道:“上将军,你太看得起属下了,属下如今对军阵之法尚且还未研究透彻,又如何进一步研究两种军势之法的相合之势。”
白也沉默了下,便问道:“你有何要求,尽可提来?”
一时间,双方似乎心照不宣。
楚恒笑笑道:“仅凭一万人,怕是研究不出什么有效的相合之势,若是有五万人,再给属下一点时间,没准能有些效果。”
秦王和白也忌惮楚恒,同样的,楚恒也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
所以,楚恒不但没有低调,还直接高调的表示,要好处。
嗯,想要研究成果,那就加“研究经费”。
楚恒这番姿态,像极了专家拿着某个ppt骗经费时的样子。
然而,白也并未一口拒绝。
“三万,我只能给你三万军队。”
白也自然知道,对方是借着这个机会,在向自己要军权。
评估了下,五万略微有风险,但三万却刚好在可控范围内。
“行,属下一定尽快研究出相合之势。”
楚恒信誓旦旦的保证着。
至于什么时候研究出来,那就看楚恒的“心情”了。
楚恒又不傻,怕是研究出来之日,便是对方卸磨杀驴之时。
而现在,双方之间有着利益捆绑,反而处于“蜜月期”。
于是乎,楚恒手底下,又新增了两万将士。
不同于第一次,这次听说“楚军”要加新人,其他军团里的士兵都是踊跃报名。
毕竟,谁不想跟着一个有能力,又对下属十分慷慨的将军呢?
唯一心情很不美丽的,那便是其他军团的掌军者了。
楚恒以挑选精锐,研究新兵法的名义,是一点都不带客气的。
都是挑选军中棒棒的小伙。
有着“大义”加身,其他将领只是恨得牙痒痒,却一点都没有办法。
至于说会得罪其他将领,楚恒一点都没有这个顾虑。
要是自己真的跟这些将领都处好关系了,那才是真的出问题了呢。
作为一个外来者,主打一个光荣孤立。
楚恒“扩军”后,倒是也有模有样地开始练军。
当然,他不是在研究相合之势,而是在熟悉军阵之势。
对外,则是美其名曰,先把军阵之势练透了,再进一步研究两种兵法之势相合的事情。
对此,白也并没有说什么。
因为,楚恒给出的解释,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若是军阵之势都没有彻底掌握,谈何研究两种军势相合呢?
光阴似箭,楚恒这一从军,便已过去了一年。
秦王和白也并未得到某人的研究成果,却收到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
那就是,韩国的苏仪又开始游说诸国,企图组织各国兵力,发动对大秦的第二次大围攻。
这可把秦王气坏了。
这斯一直鼓吹秦国威胁论,到处游说其他国君一起攻打自己的秦国,简直可恶。
虽然说,秦王确实有一统北域的野心,但我有野心是我的事,可容不得旁人这么明目张胆地到处乱说。
苏仪很能说,这是公认的,被人称为一张嘴,可抵百万兵。
别人是动手打人,他是动嘴要命,主打一个君子动口不动手。
第一次诸国大军,便是在苏仪的游说之下成形的。
最为致命的是,苏仪说的是事实,秦王如今太强了,已经成为诸国的心腹大患。
所以,苏仪游说,其他几国也乐意一同出兵,不说灭掉秦国,能打得秦国元气大伤,便也是极好的。
只不过,第一次联军攻秦,被白也打得大败而回,让其他各国的国君,对于第二次伐秦有些犹豫。
虽然第一次伐秦,并未伤及根本,但各国损失也是不小的。
本来各国国君都想着,休养生息几年,再“众筹一下”,给秦国再次来一点小小的震撼。
但苏仪却不这么认为,他不断游说其他诸国,提及秦国的国力在与日俱增,若不尽快遏止,恐有大患。
苏仪还举出了一个十分强有力的“证据”:秦国军中正在研究一种十分可怕的兵法之势,若让秦军研究成功,则秦军将天下无敌,势不可挡。
不得不说,苏仪这个老六是懂游说的,这家伙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内幕,竟然知道秦军在偷偷的“发育”。
原本,诸国国君是有些犹豫的,可听苏仪这么一说,就有些坐不住了。
秦军本来就强悍,若是让他们再研究出更强的兵法之势,那还怎么打?
于是乎,在某人蝴蝶翅膀煽动下,苏仪的第二次游说,十分成功。
各国出钱出力出兵,再次组织起伐秦大军。
秦王收到这个情报后,顿时也沉默了。
有一瞬间,秦王都怀疑,这便是楚恒真正来投靠大秦的目的。
故意以新军势之法,来加强各国对秦国的敌意。
这么一想,似乎还很合理的样子。
但转念一想,秦王便又打消了这个疑虑。
毕竟,那军势之法的效果,是实打实的。
而且秦王听白也说过,两种军势之法相合,是可行的,只不过需要时间去研究而已。
秦王不信楚恒,但他信白也。
但现在问题来了,新的兵法之势还没研究出来,已经自带仇恨光环,吸引了一大波伐秦大军。
对此,秦王只能召开国家级别的会议,讨论如何应对这次诸国的伐秦之师。